李道浪
摘 要:城市的綠地作為美化市容,老百姓休閑娛樂的公共場地和重要的生態宜居城市的組成成分,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在大多數亞洲城市,城市規劃區的綠地往往采用西式策略,這樣的規劃難以實施或改造,因為這類綠地系統的規劃需要通過高密度緊湊的形式來完成。隨著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合理綠地區域將作為城市綠色系統發展的替代模式,使得景觀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關鍵詞:城市;綠色文化;系統;規劃;發展戰略;格局
1 城市綠色地域規劃區的介紹
綠色城市對老百姓具有普遍吸引力,這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超越了文化鴻溝的概念。城市不同的綠色化程度,往往會受到同期社會對于綠色革命的態度和政治氣候。一個城市高品質和大范圍的綠地區域集中體現了城市管理者良好的規劃和管理。不同部門管理者制定多種方式來保護城市植被,這其中包括許多開明的和知情的管理者、規劃者。市民渴望創造綠色城市和花園城市,許多城市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綠化系統的新發展。城市可持續性發展越來越需要減少污染,同時要增加綠色區域的規劃,改善的老百姓居住環境。
緊湊型城市的特點是樓宇間有限的道路空間使得綠化植被的緊密并列,有些城市開發新的領域或現有的未開發區域進行綠化,這樣的緊湊性需要更多地關注提供綠色空間和環境福利。如果綠地被剝奪,一個城市變成了綠色城市的對立面,現有植被和可種植空間大大減少,將嚴重降低環境質量、生物可持續性和人體健康。
2 新時期下城市綠色環境區域的規劃設計策略導向
(1)城市可以使用新型多功能公園,以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的生態功能。要設法保持和恢復自然生態社區,城市公園可以幫助保護本地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可以保護河岸地區、濕地和其他城市綠地區域系統,生態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專門的保護措施。孤立的自然區域可以避免原生植物、動物物種和自然生態的中斷受到影響,而城市的公園可以作為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系統,并有助于恢復和保持重要的生態功能和服務功能。以美利堅合眾國為例,芝加哥野生自然保護區的綠色區域,其中包括超過20萬英畝的受保護的自然的土地,受保護的土地,包括林木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聯邦土地和私人擁有的土地。他們的目標,是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包括保護土地和水域,以保障生物的棲息地,該地區的自然群落網絡將大到足以維持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復雜的相互依存的物種和自然群落。維也納是一個十分典型綠色的城市。從西部到南部的維也納森林延伸到城市。在維也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萊恩茜動物園也是作為了野生動物保護區,與維也納的多瑙河濕地的大小幾乎相等。在萊恩茜動物園,維也納森林的山毛櫸和櫟樹的原生植被基本被保留,野豬,鹿,歐洲盤羊可以在野外進行觀察。多瑙河濕地從維也納東邊伸出并覆蓋約2000公頃的土地,形成了最大的連續河流濕地,原始森林景觀是許多罕見的植物和動物物種。
(2)建立相對獨立的綠色區域保護開放區域。城市公園的娛樂和社會價值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將公園、綠色區域、河流廊道,以及其他自然資源聯系起來,將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相互依賴、相互關聯的綠地系統,為野生動物的居住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更大的利益。它可以幫助人們供鍛煉的機會,可以對付當今肥胖和發病型糖尿病的趨勢,并加強情感的建立。綠色區域網絡將設計和建造道路網絡等內置的基礎設施作為基礎,作為一個城市的發展,這也是很重要的規劃和保護城市綠色基礎設施的舉措。在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當地政府啟動的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已經取得明顯效果。在2010年,全郡開始加入綠色區域系統網絡工程的建設,完成全郡綠色網絡的開放區域和保護耕地的建設,這些開放區域包括溪谷公園、生態保護區、步道走廊,綠地網絡等。
(3)增加綠色區域布局的科學有效性和合理性。在總體規劃層面,城市綠地區域的問題主要來自于規劃者對于城市自然空間和城市規劃系統的限制因素的特點控制不足。城市管理者十分重視在城市中心建設大面積的綠地,但在城市周邊地區的綠地被忽視了。此外,由于城市綠地區域規劃方面是嚴格按照行政區劃分布,綠地系統失去其完整性,合理性的空間格局。城市發展規劃的進度與生態恢復周期的進展不匹配。在專項規劃層面,城市綠地區域在中國的問題是過分強調綠地數量,但其布局的合理性被忽略。同時,基于空間結構和綠地布局的要求,城市發展水平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往往被忽視。目前城市綠地區域規劃實踐的布局,存在的問題是在損害現有土地的質量和數量,以“填充”的方式來規劃綠地,常常也出現了重復的布局模式。對于經濟不發達的城市,預算是十分緊張的,公園和綠色系統區域的建設資金往往是達不到預期要求。它被認為是城市經濟發展中一種負擔不起的奢侈。然而,基礎設施確實是作為一種必需品,不僅僅是美化市容,也是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的硬件條件。通過合理規劃綠色基礎設施,老百姓可以更好地享受公園等綠地區域帶來的健康環境,這應該是城市規劃和開發成為一體的綜合系統的基本需要。
3 結束語
世界各國的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綠地規劃情況令人擔憂,因為政府把發展作為第一目標,為此犧牲了優美的自然環境。滿足人民基本需求和發展愿望的迫切需要可能掩蓋綠地和其他環境問題,快速的城市化和集約化,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城市,可能會危及環境規劃。而個別城市在實施綠化勢在必行的問題上充滿種種限制和約束。城市綠化,作為普遍的環境問題,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資源支持,加強相關的政策出臺措施。
參考文獻
[1]CJJ/T85-2002城市綠地分類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張曉佳.城市規劃區綠地系統規劃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6.
[3]戴菲,艾玉紅.日本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特點與案例研究(上)[J].中國園林,2010(8):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