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東
摘 要:本文通過對南疆傳統民居的調研與實地考察,結合實際項目的實踐得出南疆傳統民居的特色的理論與新農村建筑設計實踐的經驗總結。
關鍵詞:南疆民居;新農村
1 引 言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地域遼闊,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這些地理和人文因素對當地民居建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 南疆傳統民居的特點
天山以南的南疆盆地聚居了主要的少數民族,其民居保留得更為傳統。以喀什為例。喀什夏季日照強,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干燥少雨,風沙大。傳統民居多以土坯、燒結磚建筑為主。房屋平頂,屋架木梁檁鋪蘆葦席,上抹摻蘆葦桿黃土。后期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民間自建房出現了以燒結磚為主要墻體材料,木、土屋蓋的混合結構。建筑布局上,多圍合成相對封閉的庭院。這種封閉式庭院不僅有良好的夏季遮陽、冬季保溫、保濕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防風沙功能。同時,也滿足了居民的私密、安全等心理需要。
喀什居民多以農業為主。民居的庭院空間布局充分結合了農業生產的需求。庭院主要分前后院,后院是牛羊養殖和肥料、農耕器械的存放;廁所往往也會設置在后院。前院為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院內多搭葡萄架栽種無花果、石榴等果樹,營造了舒適的起居活動空間。
房屋多為方形,其平面布局形式主要有“一”字形、“L”形、“U”字形,以中間的主廳為中心,其他的房間圍繞主廳在兩端布置,通過外廊連接。外廊的檐下空間在一樓被稱為“蘇帕”,樓上的部分稱為“皮夏以旺”,都是是重要的起居空間。
3 南疆傳統民居存在的不足
當地居民的智慧造就了具有適應當地氣候的民居形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喀什當地的傳統民居也存在著不足。①喀什當地因地廣人稀,民居建筑普遍分布較散,多沿鄉村干道建造。不利于給排水、電、暖等市政管網及其他公共配套設施的合理規劃與利用。另外,零散的布局也不利于抵御風沙和冬季的嚴寒。②市政配套設施缺乏,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如無市政排污,民居中的廁所多為旱廁。牛羊圈養在民居庭院內,因無較好的排污條件,也給居民衛生條件造成不足。③喀什處于地震多發帶、多數地區抗震烈度在Ⅷ度或以上級別。而原民居單體建筑中并無合理的抗震設防構造措施。安全性明顯不足。
4 南疆新農村建筑設計的實踐
根據對南疆喀什地區傳統民居的研究,分析得出當地民居的特點,同時也發現了其存在的不足。下面以新疆喀什疏附縣吾庫薩克鄉安居房工程為例,對當地民居新農村的建筑設計進行探討。
(1)在新農村安居房整體規劃布局上,采用集中連片規劃、組團式規劃布局,避免布局分散。改善了原有的防風沙、冬季御寒的不足。為鄉村交通規劃、給排水、電、暖等市政管網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基礎,為配套公共設施設計提供條件。規劃設計中,將獨立的6戶或8戶組成一個方形小組團(附圖:鳥瞰效果圖),組團中心設計交往、活動的廣場。再通過小組團通過重復、對稱等方式拼接,衍生成整個居民區。為了更好地防風沙,組團間交通的道路盡量避免直通,通過適當的錯位的方式組織交通。在合適的位置設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清真寺、村委會、社區中心等公建配套。從而打造與現代化生活接軌的新農村民居。
(2)統一規劃設計市政給排水官網及區域集中供暖管網,改善原民居在這些方面上的不足。在每戶內設計沼氣池,廁所及牛羊污物可以排放至沼氣池,解決原民居中在這方面的衛生問題;同時,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可以用作燃氣使用。集中供暖改善了冬季采暖條件。
(3)在建筑設計方面,盡量保留原有民居的平面布局,包括庭院式布局及建筑的平面布局。安居房的設計對原有民居的庭院空間進行了改進,將建筑門前的葡萄園與及蔬果園、牛羊圈通過圍墻分開。每家的院子均設前后門,前院門為人的主要出入口,后院門為牛羊牲畜、農作物和農用器具的出入口,從而很好的組織了居民的起居生活與農業生產的流線,對原有民居混流的現狀進行了很好的改善,更好地營造了居民的生活空間。建筑設計中,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自然條件和原有的文化、生活習慣,保留了傳統民居中的布局形式,通過外廊將各功能房間串聯起來,保留當地民居中重要的起居空間——“蘇帕”、“皮夏以旺”。在安居房設計中,不在后院單獨設置旱廁,而是結合廳、房設計廁所,并配上衛生潔具。而生產農用器具的庫房則與后院結合設計,靠后門就近設置。目的是為了居民生活空間、農業生產空間各自集中,分區相對獨立。(附圖:戶型平面圖、鳥瞰效果圖)
(4)建筑造型上,保留傳統民居的文脈,采用清水磚外墻。通過庭院、錯落有致的建筑的組合,營造了現代的、保留傳統建筑文脈的建筑形象。為結合當地地處高地震烈度區和當地的建筑材料和經濟水平,建筑結構采用了磚混結構,屋蓋改用鋼筋混凝土屋蓋,以增加房屋的安全性。同時按國家規范設計抗震措施,設置構造柱、圈梁、墻體拉結筋等,大大提升了當地民居建筑的安全性。(附圖:建成實景)
5 結 語
綜上所述,新疆南疆傳統民居是特定的地域性與文化性的建筑產物。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南疆民居也得到了發展。在當代建筑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讓新疆民居的魅力得到傳承,如何讓新疆民居更好地適應當代新疆居民的生活、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通過對南疆傳統民居的調研與實地考察,結合實際項目設計的實踐得出理論與實踐的經驗總結。
參考文獻
[1]茹克婭·吐爾等.特定地域文化及氣候區的民居形態探索》.華中建筑,2008年04期.
[2]陳震東.新疆民居.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