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工程質量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和建設項目的投資效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分析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面臨的問題,研究新形勢下質量監管方式,提高監督效能,加強隊伍素質建設尤為重要。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建設工程質量監管工作中的方式、效能、隊伍素質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工程質量;監管方式;提高效能;素質建設
近年來,隨著工程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工程質量監督的范圍也越來越大,監督的工程技術含量要求越來越高,質量監督工作將面臨更加緊迫的形勢。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督效能,加強隊伍素質建設,確保大規模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切實發揮基本建設的投資和效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監督機構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任重而道遠。
1 當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面臨的形勢
我認為當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面臨的形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1 任務重、監督體量大
以我市為例,現階段正處在全面快速發展時期,工程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工程建設規模大幅增加,質量技術難度不斷加大。2013年我站監管市本級建筑工程一百五十七萬平方米,監管市政基礎實施道路工程三十五千米,2014年我站監管市政道路工程五十四千米,在建建筑工程三百八十余萬平方米。可以看出,目前的工程建設每年都以幾何速度增長,整體規模不斷達到歷史新高。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工程項目中超高層、大跨度、結構復雜的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在這種形勢下做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任務很重。
1.2 工程質量要求提高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以我市為例,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的70%要通過建筑活動轉化為社會財富,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這些資產的價值,從而影響到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同時,建筑工程涉及公眾安全,工程質量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當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國夢、以提高經濟發展和效益與改善民生為主線的經濟建設中,工程質量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全社會對工程質量的關注和要求也越來越高。
1.3 新形勢下面臨新問題
①快速增長的經濟與現有法律法規的沖突日趨明顯,給監督人員后期的監管工作帶來不便;②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技術參差不齊,現場管理力度不夠,個別總監監管的工程項目眾多,已不能履行總監職責;③相關建設程序的履行和參建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責任的落實還要加強和完善;④施工圖審查報告和原材料復檢報告仍存在滯后現象,邊設計、邊施工、邊整改的“三邊工程”仍然存在,給實體質量施工帶來隱患;⑤仍需加強對預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監管,避免惡意壓級壓價和行業壟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⑥雖然目前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得到遏制,房屋結構安全性能夠得到有效保證,但是保障性住房的質量問題有所凸顯,我們要特別關注,重點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的監督管理。
2 新形勢下質量監督工作新的要求
2.1 質監站的監督性質要進一步明確
雖然住建部令第5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明確了工程質量監督是為保證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對工程是否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的監督,是政府監管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監督機構是受建設主管部門委托執法,且長期以來,質量監督機構被定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靠收取監督費開展監督工作。這導致社會上對工程質量監督的性質存在一定誤解,把工程質量監督等同于類似工程監理的一般中介服務,甚至把質量監督機構看作工程質量責任主體之一,把我們的監督人員當成質檢員,給質量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2 監督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
目前,我們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沿襲了十幾年前的做法,實行以工程項目為單位,以定點監督為主的監督模式。具體表現為:對每個工程平均使用監督資源,由于監督力量不足,對需要重點監督的工程投入不足;對工程各方主體質量行為監督不嚴;對單個工程的質量問題關注得多,對整個地區宏觀質量形勢把握不夠;對具體的監督檢查工作花大力氣,對構建監管工作長效機制著力不多等。這種模式往往導致監督工作陷于微觀,既不能充分體現政府質量監督的行政執法特性,也無法有效提高監督效率。
2.3 監督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隨著監督工作量的增加,監督力量嚴重不足,人均監督面積從2000年的五萬平方米增加到當前的幾十萬平方米。同時監督人員本身素質仍需提高,有的監督人員對質量管理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及監督規定不熟悉,業務水平較低,打鐵仍需自身硬,專業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監管工作。
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質量監督工作,迫切需要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監督的法律地位和執法屬性,改進監督方式方法,加強監督隊伍建設,提高監督工作效能。
3 改進現階段監督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3.1 關于質量監督機構的定位
工程質量監督是我國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項基本制度,至今已走過了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期間經過不斷探索和創新,完成了監管方式從核驗制到備案制,從責任主體到執法主體的重大轉變,監督效能不斷提高。2009年取消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費,為監督工作“正名”提供了有利契機,也從自收自支的差額撥款單位轉變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向明確執法屬性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并且目前已有一部分監督站實現參公管理,從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趨勢來看,這是監督機構今后的發展方向。
3.2 轉變工程質量監督方式
總體的目標就是“要以強化日常監督抽(巡)查為基礎,以針對性專項檢查為載體,以加強處罰為手段”實行差別化管理來轉變今后的監督方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要強化日常巡查動態監管,規范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
(1)明確參建各方責任,落實法定建設手續
在日常監管中要嚴格進行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管理,采取定期檢查與動態抽(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施工過程的監督頻率和力度,抽查建設法定責任履行情況,施工許可證及質量監督手續辦理情況,施工圖設計文件及重大設計變更審查情況;抽查設計單位、勘察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建筑施工企業和檢測單位資質,各責任主體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監理單位的監理方案、監理細則及實施旁站監理情況;建筑施工企業質量保證體系,質量責任制;質量檢測單位的報告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等內容。
(2)嚴格過程控制,確保實體質量
①要認真按照住建部5號令的要求,嚴格監管,規范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強化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突出對重點環節、關鍵部位的監管。如對保障性住房的監管力度要加大;對工業園區建設項目要堅持“做好服務,確保實體質量,逐步完善法定建設程序”的原則,做到“監、幫、促”,寓監督于服務中;對大跨度鋼結構、超高層建筑、特殊結構等高風險項目的質量監管,要嚴格實施專項施工方案論證制,凡未經專家論證擅自施工或不按論證方案組織施工的,一律停工,并按照有關條例規定對責任單位實施處罰。同時確保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安全,要加大對近年來住宅工程質量投訴熱點問題如樓板裂縫,填充墻裂縫,內外裝飾裝修抹灰層脫落,衛生間、外墻、屋頂滲漏,配電線路絕緣不符合要求等質量通病的治理。
②要督促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嚴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文件內容要求,做好原材料、構配件、預拌商品混凝土等材料的進場驗收和復檢工作;嚴格鋼筋加工和混凝土同條件試塊的監管;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嚴格按照相關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組織好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驗收,并做到原材料復檢報告、施工試驗報告與工程同步。
③加強現場施工圖設計文件及圖審意見的執行和落實工作。加大監管巡查力度,督促施工企業,工程監理單位認真執行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嚴格按照經審查合格后的圖紙施工,并強化圖審整改意見在實體上的落實。對存在重大涉及變更的項目,督促建設單位及時辦理變更設計后的施工圖審查,施工企業不得按照未通過施工圖審查的設計變更組織施工。
(3)規范自身監督工作,做到盡職免責
現階段,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后“玩忽職守罪”和被“問責”是質監站要承擔的責任,那么如何更好的保護好監督人員,維護好質監站的名譽,更好的做好新形勢下質量監督工作,規范自身監管工作是關鍵。
①規范責令整改通知書的書寫。質量事故發生后,能夠保護監督人員的往往就是日常的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統一規范的書寫會使監督人員的責任小的多。首先要明確寫明檢查部位,我們寫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往往只寫幾號樓幾層的分項檢查或分部檢查,這樣寫把監督人員未檢查到的部位的責任也承擔了,應寫明軸線位置和構件編號。同時要規范用語,書寫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要采用書面語,并和規范條文上的內容要一致,不寫模糊、有歧義的語句,杜絕使用個別、部分、局部等模糊詞語。
②落實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的整改和回復,關鍵問題要進行復查。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的答復時間應明確書寫在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上,最好限期回復,不按期答復的應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出具情況說明,說明整改不了的原因,到現場進行復查,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回復后很多都不規范,有的甚至將原監督檢查責令整改通知書的內容改一個字,如某分項檢查幾何尺寸超標不符合要求,回復給監理檢查整改后幾何尺寸符合要求,就把“不”字給去掉了,沒有具體的整改內容及整改方案,這樣的問題回復,我們不可接受。最好在回復中留有影像照片,整改前是什么樣子,整改后是什么樣子,一目了然。
③完善驗收程序,住宅工程要進行分戶驗收。
a.各分部工程驗收前,應讓建設單位提供各責任主體單位的書面驗收意見及驗收申請,驗收前各方責任主體的驗收意見應統一,不同意驗收的應讓建設單位組織整改,做到提前預驗。盡量杜絕驗收會上某一方單位不同意驗收的尷尬場面發生,提高驗收一次通過率,這也是提高監督效能的一種方式。b.驗收時各方參驗代表必須到位,如驗收時設計單位由于某些原因,參驗人員未到會參加,雖然建設單位通過電話確定設計方同意驗收,但必須等到設計代表到現場后方可開始驗收,并讓其對驗收意見進行簽認。c.對于住宅工程,一定要進行分戶驗收,分戶驗收通過后,再進行竣工驗收。同時建議建設單位在保障性住房使用前進行墻面刮白、鋪地磚、衛生間粘貼瓷磚等簡單裝修,以減少業主入住后的投訴。同時竣工驗收程序最好留有影像資料,書面資料配合影像資料能使驗收程序透明公正,驗收結果更明確。對于監督站,只進行驗收程序的合法性和參驗人員的合法性的監督,為監督人員提供更有利的保護。
其次是結合實際開展有針對的專項檢查。
當前我市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新技術、新材料不斷出現的現狀及我站建設工程監管上“高、難、深、大、雜”的特點,計劃針對鋼結構工程、預拌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保障性住房工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檢查。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實際監督工作,做到差別化管理,以抽(巡)查制度對于施工質量較好的項目進行宏觀控制,以針對性的專項檢查對重點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進行細部監管,進而提高監督效能,更有效地利用監督資源。同時要對嚴重違規的企業進行嚴厲查處,存在嚴重隱患的工程實體責令局部停工或停工,對違規的各方責任主體實施不良行為記錄和行政處罰等方式,切實保證在建工程的質量。
3.3 提高監管隊伍的素質
(1)以典型案例為指導,進行廉政教育,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監督隊伍黨風廉政建設,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增強監督隊伍的監督管理水平和執法意識,珍惜工作崗位,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做到警鐘長鳴。
(2)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結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全面修訂,對全站監督人員開展新規范學習的培訓;根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5號)中的要求,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和住宅工程分戶驗收工作,購置檢測儀器并進行培訓。
總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能否做好,直接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涉及城市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在今后,我們會繼續努力,充分認清當前形勢,以5號部令的出臺為契機,全面推進制度建設,加強監督執法,提高監督效能,強化自身素質,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做到“四個結合,一個提高”,即:把關鍵工程重點部位的針對性檢查和日常監督中隨機抽(巡)查有機結合起來;把施工前預控,施工中檢查和竣工驗收有機結合起來;把法定建設程序的履行情況,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情況和行政處罰有機結合起來;把建筑市場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先進的質量檢測設備和技術來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科技含量,從而切實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為推動監督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5號).
[2]吳慧娟同志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宣貫會上的講話.
[3]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動態總第357期.
作者簡介:白劍峰(1963-),男,漢族,山西省五臺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