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煤礦生產中,加強煤礦安全管理是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煤礦的安全性則取決于人的安全行為以及物的安全狀態,而且人的安全行為是和人的安全心理有著密切聯系的。本文就如何做好煤礦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安全管理煤礦生產安全事故
安全是當今世界上人們及其重視的一個重大課題,安全已成為日常工作生活、生產運作過程、科學物理實驗、經濟有效運作等各類活動不能忽視的先決條件。在安全生產中,應當將發生事故后的調查轉變成事故發生前的預防工作,并且可以根據生產者的心理規律以及客觀規律制定出生產安全預防的措施,建立全新的煤礦安全管理體系。
1 煤礦生產中不安全行為發生的原因
1.1 由于煤礦企業管理者重生產疏安全。煤礦企業管理者更多的是重視企業生產和經濟效益,沒有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歸于實踐,安全生產意識膚淺。
1.2 煤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沒有及時開展。煤礦職工的綜合素質偏低僅僅是產生安全隱患的客觀原因,而煤礦生產管理者對職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的滯后是造成煤礦安全事故的不可忽視因素。
1.3 煤礦組織管理混亂。很多煤礦受條件限制,致使管理的組織結構和人事配備不完整,安全規章制度不健全,生產人員對于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不力,從而為煤礦生產埋下了隱患。
2 煤礦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2.1 后果嚴重性。長期以來,我國在煤礦生產領域始終堅持“安全第一,加強管理”的原則,重視對生產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工作,以改善全國的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對于保證煤礦企業的安全作業至關重要。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一旦忽略某個環節,出現管理不當,就容易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引發惡性安全事故。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煤礦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重大,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安定與政治穩定。
2.2 管理不易性。煤炭安全管理相當復雜,具有很大的難度,首先主要是因為引起事故的因素復雜眾多;其次是因為煤礦事故的不可預知性,由于煤炭生產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一些不可預見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等使得安全管理變得尤為復雜。
2.3 安全意識薄弱。由于煤炭企業領導人員與技術生產人員流失情況嚴重,一些高等院校學生又不愿意到煤礦一線工作,企業缺乏大量人才。調查資料表明:在采掘第一線的煤礦工人中,農民合同工、輪換工等占全部工人的百分之八十五,但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給安全生產帶來一些問題。
3 煤礦安全管理策略和方法
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有一個著名的安全三角理論,即在礦山企業生產中出現的安全事故中,嚴重傷亡、輕傷以及無傷害事故的比例為1:29:300。這一結果告訴我們,在進行煤礦安全管理時,不僅要預防那些嚴重危害人身安全的生產事故,還要從根本上預防那些非人身安全生產事故,規范安全生產管理。
同時,從安全工程學角度分析,安全事故的發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物的不安全性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據調查,目前我國每年發生的煤礦安全事故中,有八成以上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其中,違規操作、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是造成煤礦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管理,開展煤礦安全心理教育活動,穩定職工安全心理狀態對企業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煤炭企業可以采用理論聯系實踐的培訓方法,依據煤炭工人的實際情況,以理論指導實踐,將乏味的課堂教育變為直觀的生產教育。同時,培訓者要堅持以實踐操作培訓為主,將理論和實踐學習有機的結合,易于職工接受和掌握。
3.2 培養礦工良好的心理素質。煤礦生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生產環節中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嚴重影響著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穩定發展。在生產環節中,企業不僅要加強安全制度建設,還要通過各種主題培訓提高礦工的心理素質,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3 加大技術及設施的投入。為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目的,應依托科技力量,加大技術及設施投入。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積極引入高科技含量的礦井裝備,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改造規劃;②加大煤炭生產技術及工藝的改革力度,引入、應用并推廣那些新技術或者新工藝;③不斷完善煤礦生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對煤礦生產所涉及的設備、參數等予以全天候的嚴格監控,如設備運行狀態是否正常等。
3.4 加強煤礦安全宣傳教育。要提高煤礦生產企業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企業就必須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樹立全新的安全教育理念,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活動,強化職工安全意識,創建企業特色安全文化,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安全氛圍。另外,企業還要適當加大安全宣傳教育的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煤炭生產安全宣傳機制,增強宣傳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礦安全生產關系到我國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因此,加強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生產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是當前煤炭企業的重要工作任務。企業管理者應在整個企業內部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強化職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以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桂祥友.煤礦安全管理方法及問題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8(1).
[2]王雪峰,王波.地勘隊伍改革發展形勢和對策——寫在地勘隊伍屬地化管理10周年之際[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07).
[3]高智.煤礦生產中的安全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5).
[4]張愛軍.淺談煤礦生產與安全管理[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6).
作者簡介:彭濤,男,碩士,助教,現于貴州理工學院采礦工程學院從事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