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忠
摘要:水利工程作為基礎設施,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提供其質量。本文通過分析形成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提出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的措施,為水利施工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水利施工質量管理政策建議
隨著我國水利建設的步伐不斷的加大,水利工程的質量也不斷的得到了提高,但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目前無論水利項目的規模是大是小,在其基礎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中小型水利項目的建設中反映的尤為明顯。
因此我們在保證水利項目進度的同時還要想辦法保證質量。
1 形成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
1.1 管理不到位、不規范
雖然現在水利建設項目活動很是活躍,但我們也要看到整個市場的秩序和行為還是有著許多不規范的地方,伴隨著這些問題的就是質量意識的薄弱、管理手段的不科學、崗位責任制的無法落實、行政干預的過多等。
1.2 水利項目的設計標準較低
目前我們的很多項目都是由于其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充分,倉促上馬而造成的,這就使得設計人員在設計勘測過程中對環境等各類因素的考慮、結構的布局、設計的深度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方案比較粗糙,對強制性的標準也可能是能省則省,整個項目的設計質量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1.3 施工過程隨意性強
一個水利項目很可能在施工前進行了多次的轉分包過程,并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偷工減料,粗制濫造。農民工的廣泛使用使得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下降,同時也使其專業技術水平和施工水平隨著降低。
此外,項目在管理上的松散、體制的不建全,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后等等都使得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的隨意性加大。
1.4 水利監理市場的缺位
監理作為第三方對于水利項目起著十分重要的監督與管理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專業的監理隊伍人員素質不一而全,甚至有一少部分監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監理不到位,整個項目監理工作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是不夠的,長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措施。
2 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的措施
2.1 規范水利建設工程的秩序
想要理順水利工程建設的秩序這個問題,就必須提高對市場的準入與清除機制,同時對其建設活動的主體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和管理。另外還要加強對各類進場的材料進行檢查,杜絕以次充好,堅持將不合格材料阻在施工現場以外。此外,施工企業還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項目質量管理制度,嚴格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制,積極落實崗位責任制。
2.2 落實項目法人職責,實行市場動作
對于基本建設項目我們一定要堅持按照相關程序辦事,依法展開招投標活動,對參建的施工單位做好資格審核工作,加大施工現場的施工管理,對每個結束環節和部位都要及時的進行自檢和復檢工作。合理分解施工進度和計劃,對于盲目搶趕進度和工期的必須堅絕杜絕。
2.3 提高水利工程的設計標準和要求
對于水利項目的設計單位我們要嚴格貫徹《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的水利部分,遵守《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條例》的相關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項目設計工程。推進設計的監理制度,杜絕設計質量低下的項目,防止因設計不周全而造成的工程事故。加大對圖紙的審核工作,防止不合格設計圖紙進入施工現場。
2.4 強化水利項目的施工管理工作
我們要從多方面對施工工序做好控制,加大對施工環節的動態管理和控制。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各項檢查制度,把質量管理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中。加強施工單位的內部管理,嚴格遵循各項標準與規范,精心組織施工活動。加大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對施工人員采取持證上崗制度。
2.5 加大對水利工程質監作用
加大質監人員在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學習,提高質監人員的素質,在開展質監活動期間必須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并能堅持原則,工作踏實、肯干。此外,質監人員還應將質量監督工作與施工圖審查等制度等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有效的質量體系,做到超前控制,督促及時、整改到位。
3 結論
管理是水利工程充分發揮興利除害功能的關鍵,是整個水利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工程管理是基礎,用水管理是中心,組織管理是開展這些工作的組織保證,經營管理則是促進鞏固與發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采用經濟手段發揮工程最大效益的關鍵。
根據新形勢下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管理工作上來,確保工程的安全和提高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才能有利于水利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水利管理工作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王方誠.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6).
[2]曾濤.論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價值工程,2011(09).
[3]黃明.做好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確保水利工程安全運行[J].中華民居,2012(03).
[4]姚衛民,王曉紅,楊晉.淺議渭南市港口抽黃灌區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J].陜西水利,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