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勇
摘要: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關系著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黨和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此來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促進國家的發展。本文分析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認為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歷史必然性要求,并提出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策略與途徑,提出通過強化隊伍建設與強化監督機制來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旨在拋磚引玉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獻計獻策。
關鍵詞: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進策略途徑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在此前提下,全國各級黨組織都積極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高對執政規律理解的認識,積極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筆者認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將是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針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推進策略與途徑,下面談談本人幾點意見。
1 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根本宗旨是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是與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最直接,是黨聯系群眾最好的橋梁和紐帶。要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核心任務和基本職責,努力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黨的一切工作都能獲得群眾的支持。因此,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對于加強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歷史必然性
2.1 是推動基層黨組織工作轉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在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正在迅速轉型,“四個多樣化”已經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際形勢以及現階段艱巨的改革任務,我們黨要帶領人民群眾朝著正確的發展方向繼續前進,開創新的發展局面,就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及時推進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和工作機制等的轉型升級。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把現階段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上來,通過提升服務能力來提高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的執政能力,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落實黨各項任務的重要戰斗堡壘。
2.2 是推動黨能夠更好的發揮職能作用,履行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現階段的政黨爭執中,執政黨履行其自身職能主要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依靠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執行機構。二是依靠對社會關系的制約和調和(即社會手段)。執政黨運用自身的執政手段,既可以取決于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環境,也可以取決于黨的執政架構以及執政資源。在我國,縣級以上機關掌握著國家的權利和大部分的行政資源。中央和縣以上的地方黨委可以運用國家和黨所賦予的政治權利和社會手段來行使領導權。而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其最主要的實施領導權利的手段就是通過社會手段。基層的黨組織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就需要把這種服務理念貫徹到平時的工作當中,開展活動、推進工作,都以服務的理念,使自身成為服務型黨組織,從而動員和帶領人民群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2.3 是黨保持其自身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新形勢下,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現階段對于黨來說,保持自身的先進性,是黨經受考驗、化解危機的必要條件。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就是保持黨自身先進性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們黨必須堅持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使其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總抓手,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自我完善、自我改革、自我創新,提高自身組織能力,始終保持勃勃生機。
3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對策
在國家建設中基層黨組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黨組織中的中堅力量。步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體制也發生了很大變革,在這種情況下,基層黨組織的任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我們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導向,將管理與服務相互融合”的原則,切實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3.1 強化隊伍建設
3.1.1 從基層領導班子抓起,建設能力強、作風正、公信力強的領導班子。基層領導班子是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因此應該從基層領導班子抓起,創新、完善用人唯賢的用人機制,重視實踐性人才。基層領導班子在選用人才時,應該重視實踐型人才,采取公開選拔的方式,遵循擇優錄取的原則,吸納業績突出、服務能力強、思想認識優秀、群眾信任的人才,尤其要大膽提拔使用符合上述條件的年輕人才,以此來提高基層領導班子的綜合實力,促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對于一些不勝任本職工作,服務能力差的班子成員,要及時予以替換,如果內部沒有能夠勝任的人選,可以由上級進行調配,也可以面向社會吸納人才。總之在選人用人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來篩選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同時,要強化對基層黨組織成員的培訓,大力培養服務型人才,努力提高班子成員的素質,夯實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基礎。
3.1.2 完善黨員教育機制,強化黨員隊伍素質教育。黨員教育是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員服務意識的有力措施。因此應該進一步完善黨員教育機制,加強黨員隊伍教育和培訓,大力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在開展學習型教育時,要豐富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基層黨校、遠程教育等方式,并且要完善相關制度,例如黨員干部談心談話制度、教育培訓制度、考學評學制度等。教育培訓的內容要與時俱進,既要注重理論和業務的教育,提高黨員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也要注重黨性教育,確保基層黨組織的純潔性、先進性。要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黨員樹立以“為民務實清廉”的服務理念和清廉意識,努力提高黨員隊伍的服務水平和業務素養,使基層黨組織能夠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
此外,要通過學習教育來促進基層黨組織的職能轉變,使黨組織由管理型向服務轉變,使黨員干部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在開展學習教育中,要讓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人民群眾是根本,一切工作都要服務于人民群眾,始終將為人民群眾服務作為工作的根本宗旨,使執政為民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3.2 強化監督機制。要確保黨員干部能夠真正做到執政為民,服務于人民,在加強學習教育、建章立制的同時,要強化監督機制,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實際言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采取重點監督與日常監督相互結合,群眾評議與組織談話相互結合,紀律監督、黨內監督、輿論監督以及群眾監督相互結合等監督方式,形成完善健全的監督機制,促使黨員干部認真履行自己的使命,依法運用自己的權力。此外還要制定與監督機制相互配套的考核制度,以及群眾評議和黨員評議結合的民主評議制度,對于服務水平較好的黨員干部,給予一定的表彰,對服務水平較差的黨員干部,要加強教育,通過監督機制和考核制度,全面促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4 總結
當前,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全國各級黨組織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高對執政規律的理解和認識,積極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指示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認識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切實采取強化隊伍建設、強化監督機制等有效措施,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基層兩個文明建設的堅強戰斗堡壘。
參考文獻:
[1]吳劍銘,邱海軍,臧佩洪,周興年,許潔冰.把宗旨鐫刻在黨的旗幟上——張家港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群眾,2013,07:51-52.
[2]郭龍龍.創建服務型黨組織 助推轉型跨越發展——陵川縣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前進,2013,10:37-38,54.
[3]吳敏.加強渠道建設是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有效途徑[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3:62-64.
[4]李鴻儒.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共產黨人,2013,09:14-15.
[5]田生海.加強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若干思考——以三明市為例[J].科技視界,2013,33:413,415.
[6]洪海清.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途徑淺析[J].才智,2013,
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