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關于會計失真問題歷年來成為專家學者比較重視的課題研究之一,會計失真對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為會計信息是經濟決策的主要依據,準確的會計信息有利于決策的科學化。本文通過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概括,闡述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會計信息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對策
1 會計信息失真的概述
會計信息分為絕對會計信息和相對會計信息。會計絕對信息是會計信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面再現,其不僅包括企業的財務情況,還包括企業的經營成果、現金流等,此種會計信息是一種理論上的真實,其在某種程度上并不能滿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相對會計信息是對企業的基本經濟活動特征進行準確的描述,只要其不歪曲企業經濟活動就可以,相對會計信息在會計實務中應用比較現實。
1.1 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
1.1.1 按會計失真信息的產生分類。①會計事項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事項由于自身的不真實而導致其反應的會計經濟活動信息不真實,也就是我們通常稱之為的“假賬真算”。②會計處理失真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雖然會計事項入市的反映了經濟活動,但是在具體的會計處理中由于錯誤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發生這種情況既有故意因素也含有疏忽大意之舉,對此情況我們稱之為“真賬假算”。
1.1.2 按會計信息失真主觀有意與否分類。①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會計人員出于某種目的,在主觀上存在故意,將真實的會計信息進行虛假操作,欺騙會計信息需求者,此種會計信息失真是最難防治的,也是危害最大的。②無意失真。是會計工作人員在主觀上沒有故意意識,只是由于他們的經驗不足或者判斷失誤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其中會計失真不是以獲取非法經濟目的為手段的。
1.1.3 按會計信息失真的內容分類。①技術性失真。技術性失真是由于人們按照會計技術方法不能準確的、客觀理解會計事物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造成技術性失真最終原因就是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造成的。②制度性失真。制度性失真主要是從社會制度角度分析,其分為客觀性制度性信息失真和主觀性制度性信息失真。客觀制度性信息失真是指會計準則以及制度上的缺陷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主觀性制度性失真是因為企業的代理關系造成的。③時效性失真。主要是會計信息報告公布時間的不正當延誤而造成的。
1.2 會計失真的表現
1.2.1 憑證作假。憑證作假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形式,憑證是會計信息處理的基礎,是體現會計經濟活動的最主要載體,如果在憑證上作假,那么其產生的錯誤信息將產生廣泛的影響,而且憑證作假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外界人員很難對企業的額憑證進行審查,既使內部人員也不能對會計憑證進行細致的查閱。
1.2.2 報表作假。報表作假是利用會計制度漏洞,為了迷惑外部會計信息需求者,對外提供一份虛假的會計報告,此種信息作假方式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報表作假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表賬不符、表表不符、虛報盈虧等等。
1.2.3 賬簿作假。賬簿作假主要體現在記賬、算賬、結賬的過程中,賬簿作假是企業管理人員經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企業的管理者為了一些私利,他們會在會計賬簿上弄虛作假,將沒有的或者篡改的會計賬務記錄到賬簿中,比如“掛賬”、“賬外設賬”等都是賬簿作假的表現方式。
2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2.1 會計信息失真的經濟學原因分析 首先我國經濟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等的現象;其次會計政策選擇具有靈活性,我國會計法規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有一個比較自由的選擇權,也就是說企業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自主的選擇其采取的會計政策,這樣就為企業預留了一定的自主權。
2.2 會計失真的主觀原因分析 主觀原因主要是指由于會計人員自身的因素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首先企業的管理者思想意識淡薄;其次會計人員受利益驅動會做出虛假的會計信息。
2.3 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原因 首先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產生的主要工作者,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他們在工作中不能堅守職業道德,以及不能對經濟活動進行準確的判斷,而造成對會計信息的判斷失誤;其次會計人員管理制度落后,對會計人員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會計信息工作的公正、公平;最后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
3 加強會計信息失真管理的對策
3.1 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不斷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依據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來建立并且維護會計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斷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可以定期組織會計人員參加相關的學習,利用一些會計失真信息的實例對會計人員進行日常教育,提高他們的會計工作意識。
3.2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首先,要不斷完善會計法規準則,約束會計信息的質量。在制定會計準則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經濟形勢進行及時的變通,以積極地應對各種經濟項目和費用的分攤等問題,增強會計工作的客觀性,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其次,要不斷完善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
3.3 加強會計審計質量的提升 首先要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以避免在會計審計過程中出錯;其次要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會計事務所等會計中介結構的監管,提升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傅維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9).
[2]李傳林.簡述會計職業判斷與會計信息質量[J].價值工程, 2010(09).
[3]李淑芹.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和防范[J].新財經·上半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