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浩偉
摘要: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11爐于2013年4月發生A引風機失速,嚴重影響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為解決此問題,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A引風機風機失速的主要原因是風煙系統阻力超出設計值,在機組大負荷運行時,A引風機運行工作點落入風機性能不穩定區域內,導致引風機失速。
關鍵詞:引風機系統阻力空預器積灰失速
1 概述
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于2012年7月對11號爐進行了SCR煙氣脫硝裝置改造,配合脫硝工程改造需要,成都電力機械廠對引風機進行了引增合一改造,新改造引風機為動葉可調軸流式風機,型號為HU25040-22。2013年4月,#11機組運行中發生A引風機失速,為了解目前引風機的實際運行狀況,風機性能及與系統匹配情況,為分析問題及綜合治理提供數據基礎,我們從機組運行中采集數據,加以分析,得出引風機失速的原因,并提出綜合治理方案。
2 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11鍋爐及引風機概況
2.1 鍋爐概況
#11鍋爐投產于2007年4月,為東方鍋爐廠生產的DGl065/17.4-II2型亞臨界參數、自然循環、一次中間再熱、單爐膛平衡通風、四角切圓燃燒、固態排渣、緊身封閉、全鋼構架的∏型汽包爐。
2.2 鍋爐配備有兩臺動葉可調軸流式送風機、兩臺動葉可調軸流式引風機、兩臺離心式一次風機。其中兩臺引風機布置在電除塵后分別由垂直方向吸取煙氣,煙氣經消音器后由進氣箱引導為水平軸向進入引風機,煙氣經兩臺引風機升壓分別經低溫省煤器進入脫硫吸收塔后經煙囪排出。
2.3 在鍋爐BMCR工況下,空預器阻力1360Pa,電除塵阻力500Pa,低溫省煤器阻力約600Pa,脫硝SCR區阻力為500Pa,脫硫系統阻力約2000Pa。
2.4 鍋爐引風機性能參數(見下表)
■
3 #11爐A/B引風機改造后在12月8日進行了風機熱態性能試驗
3.1 #11爐主蒸汽流量在額定蒸發量956t/h工況下,進行了引風機的熱態試驗,風機熱態試驗數據與計算結果見表2。
■
3.2 實驗結果
A、B引風機實際運行工況點見圖1,由圖可知,A、B引風機工作點對失速線的偏離值分別為27%、30%,均大于25%。
■
4 #11爐A引風機失速經過
2013年4月6日19:13,#11機加負荷過程中A引風機運行中失速,電流由294A降至173A,B引風機電流由310A突升至378A,#11爐A、B引風機動葉開度突開至100%,爐膛負壓由-13Pa突漲至1650Pa,判斷為A引風機運行中失速,快速將#11機組負荷由270MW降至226MW,調整#11爐A、B引風機動葉開度后,將AB引風機電流調平后維持穩定。
5 引風機失速原因分析
5.1 19:10 A、B引風機電流偏差為7A,動葉開度為90%,動葉開度較大,引風機運行進入不穩定區,19:13 A、B引風機電流偏差達到16A,風機跨入失速區。
■
5.2 引風機管道阻力主要來源于空預器
引風機的管道阻力主要由脫硝SCR區、空預器和電除塵、低溫省煤器和脫硫設施的阻力構成。由表4可看出,4月6日A引風機失速前,空預器的阻力遠遠超過了設計值(1.36KPa),引風機動葉開度為A側91%、B側89%,這時引風機已落入不穩定區工作,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空預器阻力大大超出設計值造成的。
■
5.3 A引風機運行發生失速原因分析
A側引風機發生失速的原因主要是空預器運行阻力超出設計值較多,這樣在機組大負荷(280MW以上時),系統煙氣量過大,導致系統阻力超出引風機做功能力,致使引風機落入不穩定區域工作。
6 結論與措施
6.1 #11爐A、B引風機性能達到了考核試驗的設計值,其性能曲線的流量對應的全壓值是可信的。由于機組運行中空預器積灰、堵灰日益趨于嚴重,空預器運行阻力遠遠大于其設計值,風機大負荷運行時落入失速區運行。
6.2 A引風機發生失速的主要原因是風煙系統運行阻力超出正常值,落入不穩定區域運行所致。
6.3 措施:機組運行中保持A、B引、送風機電流偏差在5A以內,如機組負荷增減過程中,引、送風機電流出現大于5A偏差,應及時進行調整,防止運行中風機出力偏差過大發生風機失速、搶風。
6.4 做好空預器、低溫省煤器吹灰工作和脫硝系統聲波吹灰器運行檢查,對空預器執行連續吹灰,防止風煙系統特別是空預器積灰、堵灰加劇。鍋爐運行中,引風機動葉開度不得大于85%,防止風機出力過大落入失速區。
參考文獻:
[1]大唐太原二電廠六期集控運行規程和輔機運行規程.
[2]成都電力設備廠的軸流式通風機說明書.
[3]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11爐引風機熱力性能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