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求逐漸提高,這就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也在日益完善。本文結合實例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引 言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專業性強、施工復雜,其施工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只有科學合理的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才能更加有效的發揮混凝土應有的作用,更好的為建筑工程服務。
1 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混凝土施工規模較大,涉及范圍廣泛,施工技術復雜,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有幾個十分關鍵的措施,這些關鍵措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①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對模板和支架進行充分的檢查,內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形狀、尺寸大小和標高等方面。特別要針對模板的穩定性、模板裂縫和孔洞的封閉情況等要有具體的把握,這樣才能避免模板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位移或者松動的情況發生。②在使用模板時,要特別注意清理模板里面的雜物,并在使用前對模板進行澆水,保證模板的濕潤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會出現膨脹現象,這能有效避免漏漿現象,但是要嚴格防止模板多吸收水泥漿帶來混凝土保護層的疏松。③要對鋼筋的種類、數量、規格等進行認真的檢測,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質量,還要對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以及預埋件的規格和數量等進行嚴格的檢查。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概況
某地區的兩棟住宅小區和地下車庫工程需要使用混凝土施工技術,9#、10#住宅及2#地下車庫工程,總面積為49447m2,剪力墻結構,車庫為地下二層,層高3.6m;主樓地下三層,層高分別為3.6m和2.9m;地上9#樓19層,10#樓21層,層高均為2.8m,檐高為54.6m和60.2m。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3.1 混凝土的輸送
混凝土的輸送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點工程,本工程由于受場地條件的限制,混凝土輸送在地下部分采用42~47m泵管長度汽車混凝土泵和混凝土地泵輸送相結合的方式,即9#樓及地下車庫的西段采用混凝土地泵輸送;10#樓及地下車庫的東段選用汽車泵輸送混凝土。地上主體結構混凝土輸送選用2臺HRT80B型混凝土地泵。9#樓、10#樓各一臺如圖1所示:
3.1.1 施工流水段的劃分
混凝土運輸工程量較大,因此,需要進行階段性的劃分。地下室底板以⑨軸與⑩軸之間的南北向后澆帶為界,劃分為兩個大施工段即東段和西段。地下室墻體和頂板以南北向后澆帶和主樓與地下車庫之間的東西向沉降后澆帶為界,劃分為四段進行流水作業。地上主體結構施工以自然單元劃分,9#樓分為三段,10#樓分為四段,各自形成小流水獨立組織施工。
3.1.2 泵管的敷設
泵管敷設比較復雜,敷設時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管道盡量減少拆裝次數,混凝土輸送管的方向盡量少變化,彎管數量盡可能減少,施工時防止管內混入空氣,形成堵塞,輸送混凝土之前,先壓水沖洗管道,再壓送水泥砂漿?;炷恋乇貌贾迷诘叵萝噹斓谋眰龋叵禄炷潦┕r,能使用汽車泵的部位盡可能使用汽車泵,不能使用汽車泵的采用混凝土地泵澆筑,泵管由北側坡道處搭設井架將管引入工作面標高位置,再沿水平方向鋪設至混凝土澆筑工作面;地上結構混凝土施工時泵管沿水平方向進入首層,9#樓立管選在中間單元,10#樓立管選在東起第二單元,如圖2所示。由單元衛生間下水立管預留洞向上至各樓層,再鋪設水平管至所澆筑的作業面。水平管布置:地面水平泵管選用泵管專用固定卡具,在管道連接處固定牢靠。水平泵管用?準48鋼管搭設的馬道將管道水平支墊。轉彎部分采用彎管連接,采用泵管專用成品彎管。彎管處用?準48鋼管和預埋的鋼筋固定彎管。垂直管布置:垂直管在單元衛生間下水立管預留洞向上至各樓層,每層用木楔在樓板處進行加固,地面水平管與立管交接處90°彎管受沖擊力最大,必須牢固固定。布料桿布置:采用?準48鋼管進行加固,系緊攬風繩,四周撐牢,防止移動,布料桿按照施工部位置于施工段中央。
3.1.3 混凝土泵送
施工前應該做好詳細的交底工作,明確相關技術要求。施工現場設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和調度,配備相應的通訊設備(在高層施工時上下聯系采用對講機),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炷凛斔捅脝雍?,先泵送適量水以濕潤混凝土輸送泵的活塞及輸送管的內壁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位,并檢查管道是否有漏氣現象,如果有,要立即處理。混凝土應保證連續供應,以確保泵送連續進行,盡可能防止停歇。若不能連續供料,放慢泵送速度,以保證連續泵送。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準向混凝土拌合物中隨意加水用以增大其坍落度。泵機料斗上應加裝篩網,其規格與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相匹配,并派專人值班監視喂料情況,如發現大塊物料時,應立即撿出。
3.2 底板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方法的選擇應該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澆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層、薄層澆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頂”的連續澆筑施工?;A底板采用分條、分段、單層斜面,連續推進,自然流淌,一次到頂的混凝土澆筑方案。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條澆筑帶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動器。振搗方向為:下層垂直于澆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層振搗自上而下。表面處理:混凝土澆完按標高拍打振實后用長刮尺刮平,趕走表面泌水,初凝后終凝前用木抹子搓平2遍做法,封閉其收水裂縫,然后覆蓋塑料布注意澆水保濕養護。
3.3 框架柱混凝土的澆筑
澆筑柱子混凝土時,為了避免產生蜂窩現象,在底部應先鋪一層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保證接縫質量。為了避免發生離析現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如高度超過2m,應設置串桶分層進行澆筑。并相應設置分層澆筑工具:尺桿、手把燈,為了保證混凝土結構良好的整體性。考慮到混凝土的收縮沉降,因此澆2m高時,間歇1h,澆筑其它柱子,待混凝土初步沉實后,再澆筑至柱帽底下50mm。
3.4 墻體混凝土澆筑
墻體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法,每層高度50cm,分層高度采取尺桿和手把燈控制。澆筑高度至板底水平施工縫往上3cm。硬化后將上口浮漿剔除。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進行嚴格驗收,模板的底部邊角應嚴密牢固,可先澆筑5cm厚同標號水泥砂漿,以防漏漿造成爛根及麻面。施工縫按規范規定留設。然后在接茬處均勻澆筑5cm厚同標號水泥砂漿。入模時,要分層分步均勻下灰,每層澆筑高度不大于50cm。墻體澆筑時,下灰由中間墻開始,然后對稱向兩側進行,以免將門窗洞口模板擠偏,造成門窗口位移,在洞口處澆筑時洞口兩側澆筑高度大體一致。澆筑時做到“活完腳下清”,在清理好操作平臺上的混凝土時也要把模板邊的混凝土及時清理,尤其是在角落處,一定要在凝固前清理干凈以利于拆模。
3.5 現澆板混凝土澆筑
澆筑頂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振搗完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澆筑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施工縫及后澆帶的留置處用竹膠板或鋼絲網擋牢。下一次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縫及后澆帶應清除水泥薄膜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不得積水。使用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先均勻澆筑一層,后澆灌混凝土應仔細振搗,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3.6 樓梯混凝土澆筑
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同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施工縫位置:樓梯段1/3部位。
3.7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后澆帶混凝土采用高一級的無收縮混凝土灌實,按設計要求摻加膨脹劑,后澆帶在主體結構完成60d后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認真清理,鑿毛,沖刷,接槎處要加強振搗;為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后澆帶混凝土終凝后(一般為澆筑后8~12h)派專人覆蓋麻袋,保濕護養28d。
3.8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振搗是混凝土施工較常出現問題的環節,混凝土振搗選用?準50振搗棒并配合?準30振搗棒、附著式振搗器和平板振搗器。墻體、柱采用垂直拖振,隨澆隨振,棒快速插至底部,稍做停留,慢慢向上拔,空下略為抽動,至表面泛漿無氣泡時移至下點,間距約40cm,澆筑上層混凝土時要插入下層5cm。板混凝土振搗采用振搗棒在板中拖動,間距30cm并配合雙層網片處的插振,間距相同。振搗完成后用木抹子搓平。
3.9 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
施工縫的設置和處理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地下結構施工縫:地下室底板、墻體垂直施工縫均按照后澆帶劃分流水段不另設施工縫,并在后澆帶處按設計要求加膨脹橡膠止水條。水平施工縫在基礎底板(或基礎梁)向上300mm處留置。水平縫采用平口的接縫形式,設置3mm厚、高300mm鋼板止水帶。地下室外墻其它水平施工縫采用20×30mm膨脹橡膠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地下車庫出入口與車庫連接的施工縫采用8mm厚、寬300mm的橡膠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地上施工縫:地上墻體垂直施工縫依據獨立單元劃分的流水段設在門窗洞口過梁跨中的1/3范圍內。水平施工縫設在板底標高往上20mm處,拆模后根據50線在墻頂彈線、用云石機沿線上部5mm切割,剔除上部浮漿。頂板施工縫隨墻體施工縫位置而留置。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點環節,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因此,必須重視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關系到整個工程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視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認真按照規范嚴把質量關,確實做好混凝土工程的配料、攪拌、運輸、澆搗、養護整個工序。在整個施工工藝過程中,每道工序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影響,其中如有任何一個工序處理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參考文獻
[1]毛英強.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優化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0(21).
[2]趙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1(06).
[3]林燁歡.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18).
作者簡介:蔣云輝(1969-),男,土家族,貴州鎮遠人,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建筑施工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