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當地時間2月11日,加拿大聯邦公民及移民部通過“搭車”2014年度經濟行動計劃,向國會提交一份動議,稱將在年內終止聯邦投資移民和聯邦企業家移民兩項經濟類移民計劃。據統計,此前積壓的共計6.6萬個移民申請將被“一刀切”,申請者在繳納并被鎖定200萬加元(1加元約合6元人民幣)抵押金、苦苦等候至少1年多后,一無所獲地被“打回原形”。
據悉,在這6.6萬個移民申請中,有5.7萬個來自中國。于是,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加拿大意在對外國富人、尤其中國富人關上了投資移民的大門,背后一定另有原因云云。
事實上,加拿大此次“叫?!钡膬H僅是聯邦政府(不包括各?。┑膬身椊洕愐泼耥椖浚⒎蔷芙^所有經濟類移民,更非具體針對某國、某類移民。加拿大官方給出的諸如“投資移民比其他經濟類別移民支付更少的稅收,融入加拿大社會、環境的能力不及其他類別移民”等理由也顯得言不由衷。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加拿大對投資移民說“不”?難道“移民天堂”加拿大真的不再歡迎新移民了嗎?
答案其實并不復雜,那就是“提高門檻,變相漲價”。
首先,現任加拿大總理哈珀自上臺以來,加拿大的移民門檻一直在不斷提高,而且是全方位地提高。個中緣由,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
客觀原因,包括加拿大經濟結構轉型,逐漸由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化經濟模式,轉為以能源、資源和服務業為主的后工業化經濟模式,這不可避免地造成對技術移民消化能力的降低,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社會福利、保障缺口等不斷擴大,又讓加拿大對“納稅少”的投資移民和“不但納稅少而且占用福利多”的老年團聚移民產生更多排斥心理。
主觀原因,是哈珀所屬的聯邦保守黨歷來主張提高移民門檻。因為,他們起家于加拿大中部的“草原三省”,即艾伯塔、薩斯喀徹溫和馬尼托巴,其支持者是依靠石油產業和農業為生的人群,認為提高移民門檻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加拿大現政府不斷提高移民門檻的過程,恰和哈珀及聯邦保守黨逐步從少數執政轉為多數執政的過程相吻合,這當然不會是偶然的。
但加拿大又不可能真正對移民關上大門。
加拿大地廣人稀,是個傳統移民國家。據聯邦統計局去年底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出生于加拿大以外的加拿大公民總數高達68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20.6%,如果算上第二、第三代移民則更是驚人的數字。不僅如此,由于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加拿大勞動力和專才的缺口,主要依靠移民和外勞填補。所以,不論任何政黨或政府,都不可能釜底抽薪地將移民拒之門外。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只會“隨行就市”地調整,覺得來的人少了就把門檻調低,價格下降,反之就把門檻調高,價格上升,這種反復調整,自加拿大形成至今,已是司空見慣。
回過頭來看,在經濟類移民創立之初,其目的就是“弄錢”貼補加拿大的福利和財政。既然現在移民名額“供不應求”,那么自可“隨行就市”把門檻大幅度調高了。于是,移民部乃至聯邦政府就不斷放風稱,和其它移民國家相比加拿大的投資移民屬于“賤賣”,應該將現行的“投資80萬加元、鎖定5年后還本不付息”的投資移民門檻進行“翻番”,并將“還本不付息”改為既不付息也不還本……
人們注意到,在公布2014年度經濟行動計劃和移民政策調整動議的同時,聯邦財政部表示,在停止前述兩項經濟移民后,將增設一個“面向移民的高風險投資項目”和設立一個“基于申請人能力的商貿專才引進項目”。不難看出,這其實就是改頭換面的“投資移民漲價方案”:新的經濟類移民仍然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富人,只是不再叫“投資移民”或“企業家移民”;所謂“高風險投資項目”,就是改頭換面的投資移民投資費用,只不過數額肯定會水漲船高罷了。
所以,那些“鐵心”移民者,只要不怕漲價、不怕排隊,也許大不了再等幾個月,又能以“新經濟類移民項目”的名義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