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昭
外國專家也能成為中國領導人的智庫?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國外的70多位專家進行座談,共同探討了中國經濟如何實現創新升級等問題。其中,來自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的專家引起了人們關注。其實,這個組織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已共同走過了61年。近日,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在英國專訪了該集團的主席斯蒂芬·佩里(下文稱佩里),請他講述和中國的緣分。
61年前的“破冰”之旅
在中國人眼中,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因為它與新中國的成長和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蘇冷戰,出于戰略需要,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蘇實施貿易封鎖。為打破這種封鎖,1952年4月,在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東西方民間團體和商務人士在莫斯科舉行國際經濟會議。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帶隊出席,尋求與西方的合作途徑。會上,中國代表團將英國視為打開歐洲市場的突破口,與英國代表團進行了初步接觸,一些英國商人開始萌發了跟中國做生意的念頭。
1953年,倫敦出口公司董事長杰克·佩里率領的15名英國公司代表組成“破冰者”先遣團,突破西方對中國的封鎖,訪問北京。7月6日,代表團與中國政府簽訂價值3000萬英鎊的《貿易安排協定》,這是西方國家工商界與新中國簽訂的第一個貿易協定。同時標志著48家集團正式成立,倫敦出口公司成為其中最早也是時間最長的成員之一。這位勇敢的英國商人杰克·佩里,正是48家集團俱樂部現任主席斯蒂芬·佩里的父親。在英國,他們被分別稱為老佩里和小佩里。
環球人物雜志:您父親當時沖破重重阻力來到北京,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佩里:我父親的想法很簡單,通過之前的交流,他對中國有了深刻了解,認為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是不公平的,于是他率隊耗時10天,輾轉香港到達北京。
我還記得,父親曾寫信給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冀朝鼎,信中說“我一生有兩大愿望,一是打破對中國的封鎖,二是促進英中貿易發展;我還有兩份愛,一是我愛我家,二是我愛中國。”
環球人物雜志:當時家人對您父親的這一舉動是什么態度?
佩里:家人都不支持父親的行動,一是(朝鮮)戰爭的硝煙還在彌漫,二是去中國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路途艱辛,而且還充滿危險。盡管如此,父親毅然決然地要到中國去,為此他還放棄了穩定的工作,甚至有一兩年的時間,他幾乎失去了經濟來源。當時我還不到5歲,還不懂家人的擔心意味著什么。但我知道,父親去了一個遙遠的國度,一個他喜歡的國家,一個值得去的地方。
得到中國高層決策者尊重
1954年6月,英國與中國建交,當時為代辦級外交關系。1972年3月,雙方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正是那一年,佩里跟隨父親到了中國。打那時至今,他已訪問中國200多次了。
在采訪中,佩里給記者看了一張珍藏多年的照片,是他與一位采茶姑娘的合影。這也是他多年來為中英貿易往來所做努力的見證。當時,倫敦出口公司是中國茶葉最大的購買商。佩里很想知道,這些茶葉是在什么地方種植,怎樣采摘,又是如何烘干的,以便更好地向外推介。1977年,他和幾個外國同行,參觀了西湖龍井茶的主產地梅家塢村,一位年輕姑娘向他們演示了整個采茶過程。隨行的妻子抓拍下那一瞬間。佩里記得,那天天氣有些濕冷,但他心里卻很溫暖。雖然不知道照片中姑娘的名字,但這張照片佩里一直珍藏至今。
佩里所做的事還不止于此。上世紀70年代初,佩里幫助中國陶瓷產品打入歐洲市場;1977年,他首次將英國足球俱樂部介紹到中國,鄧小平還出席觀看了比賽;上世紀80年代,佩里又為中國的煙草業合資合作牽線搭橋;他還將西方音樂劇引入了中國……
上世紀90年代初,佩里正式出任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如今,該機構已成為中英兩國非政府層面貿易交流的重要組織,其成員有資本集團、銀行等機構的持有人或高管,也有政界和商業人士,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司法部國務大臣麥克納利等。高盛集團前主席、創立“金磚國家”概念的經濟學家奧尼爾曾評價:“48家集團有60年余的歷史,并因此得到中國高層決策者極高的尊重。我參加過48家集團組織的活動,他們邀請了中國最高決策領導人參加活動。在英國沒有多少人能夠得到這樣的資格,我覺得這一點相當特別。”
幾十年來,佩里家族也與中國領導人保持著親密的私人關系。談起他對中國領導人的印象,佩里說:“總體來說,中國領導人在帶領國民擺脫封建和貧窮、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成為全球主導力量的進程中,表現出色,成功地迎接了各種挑戰。”對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佩里認為他們“聰明、干練、有能力”。
2014年1月22日,48家集團俱樂部舉辦春節晚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發來賀信,贊賞和肯定佩里父子、48家集團俱樂部為發展中英關系所做的巨大貢獻。李克強在信中說:“60年前,杰克·佩里先生等老一輩‘破冰者以非凡勇氣和遠見卓識沖破重重藩籬,開創了中英乃至中國同西方國家經貿往來之先河。此后,兩國一代又一代人在‘破冰者精神的激勵和指引下,積極投身中英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有力促進了中英關系的發展……”
子承父業,續寫夢想
在佩里位于倫敦的家中,還珍藏著很多中國書籍、中國物件等。其中,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紅星照耀中國》是佩里最早讀到、最喜歡的關于中國的書。
環球人物雜志:中國夢是目前最熱的詞匯,您怎么看待這一提法?
佩里:中國夢是了解中國的密碼。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在很多方面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而這種轉變目前大部分西方人還都沒有意識到。其實中國夢是推斷未來中國影響世界方式的最佳出發點。
中國將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國民,以及全世界的人民。在經濟發展中,單純地追求財富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推動力,但必須有中國夢這樣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進行調和。事實上,中國夢與西方價值觀之間的差異,比那些批評者們所認為的要小得多。
環球人物雜志:中國夢在促進地區與世界和平上會起到積極作用嗎?
佩里:中國夢是否有助于促進地區與世界的和平,這取決于其他國家,諸如美國對其的反應。中國夢顯然不包括導彈或核武器這些內容,它也不是一種計算機病毒,不可能讓人們的思維混亂。
環球人物雜志:然而目前,亞洲某些地區的形勢確實有些緊張,比如日本與中、韓等國的關系。
佩里: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你可以參考。日本首相安倍奉行強硬的外交政策,試圖利用一些亞洲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擾,并借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機會,與亞洲、非洲國家領導人一起構筑遏制中國的包圍圈。其實,國際社會不希望看到日本軍國主義再度復活,安倍在國際舞臺上玩的游戲十分危險。
環球人物雜志:從您的回答上看,您已經是個中國通了。
佩里:推動英中關系發展是我畢生的工作。父親的形象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我覺得應該像父親那樣繼續譜寫英中關系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