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璠
2014年2月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快餐連鎖店麥當勞在越南胡志明市開張。這是麥當勞在越南第一家分店,標志著麥當勞正式開始征服全球第120個國家的市場。不過,麥當勞此次“落戶”越南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它的特許合伙經營者,著名投資商人、越南政府總理阮晉勇的女婿阮寶黃。
8歲就是企業家
1975年,不到兩歲的阮寶黃和家人乘坐著美國C—31運輸機離開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飛往美國。他的父親阮邦曾是被越共推翻的阮文紹政權的內閣副部長。他們在弗吉尼亞州生活,阮寶黃是4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
這個曾經的官宦家庭在美國的最初幾年很不好過。為了糊口,阮邦在必勝客當了清潔工。當老板叫他去打掃廁所時,這個大男人生平第一次流淚了。靠著沒日沒夜的工作,阮邦終于攢夠錢買下了一個公路休息區的一半股份,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然而,從官員到小販的巨大落差仍時刻困擾著阮邦。阮寶黃回憶,他小的時候有一次聽到父母吵架,父親大吼:“我什么都沒有!”
美國人對亞洲面孔有一種刻板印象——成績好,但不善交際。聰明的阮寶黃確實學習很好,但他更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人緣。因此他極力想要抹去自己身上的越南印記,他反感學習越南語,對越南傳統節日也十分抗拒。
1992年,阮邦突發心臟病差點要了命,之后他就希望孩子們都成為醫生。因此,阮寶黃1995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后,又接著讀完了醫學預科。之后,他和家人搬到芝加哥,在西北大學醫學院和凱洛格管理學院分別獲得碩士和MBA學位。
這一時期,阮寶黃和他的同學們發起了人生中第一項事業。為了更好地完成作業,他們把課堂筆記和學習材料聚集到一起,彼此分享。后來,很多人都來索要他們的筆記。于是,阮寶黃和同學們成立了一個小型公司,出售自己編寫的學習材料,并很快將其賣到了130所學校的學生手中。研三時,阮寶黃和同學們把公司賣給了一家科學類出版商。回憶過去的經歷,阮寶黃曾說:“我覺得從8歲那年第一次賣報開始,我就是個企業家了。當時做這些事情主要是出于新奇,但現在回頭看,那就是商業。”
接下來,阮寶黃和同伴用出售公司的錢成立了一家遠程醫療學習公司。1998年,第一輪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阮寶黃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風投公司。“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在很多資源都投入到網絡的年頭,我卻從做程序轉到了資本運營。”阮寶黃的轉型非常成功,他的風投公司很快受到高盛的關注。后來阮寶黃加盟高盛,在那里做過一段時期合伙人。
回越南挖掘商機
越南1986年改革開放后,阮邦和在越南的家人取得了聯系,并多次見面。隨著年紀的增長,曾經反感自己越南身份的阮寶黃意識到,那里有他的親人,還有巨大的商機。2001年,阮寶黃回到越南,在慈善機構“微笑行動”工作,專門負責治療唇腭裂的兒童。當時的越南人還不是很能接受阮寶黃這種“香蕉人”,他蹩腳的越南語也經常讓自己陷入尷尬。“總有人問我:‘你是哪里人?我說我出生在越南,但他們還要問:‘你究竟是哪里人?我只好說我在美國長大,他們才說:‘這就對了,你是美國人,不是越南人。”阮寶黃回憶說。
回到越南后不久,天生的商業嗅覺讓阮寶黃發現了很多機會,于是他決定回到天使投資的老本行,出資支持一些本地的初創企業。起初阮寶黃只打算做3個月嘗試一下,但這個期限延長至6個月、12個月……結果12年之后,他仍然在做這行。阮寶黃說:“我感覺到這里有發展自由市場的真正推動力和辦企業的活力。”
2003年,阮寶黃遇到了另一個巨大的機會。美國IDG資本的創辦者帕特·麥戈文第一次到越南,通過當地的美國商會認識了阮寶黃。他們從早上一直聊到中午,分享了彼此對社會發展進步的看法。麥戈文認為阮寶黃是越南當地少有的了解美國商業模式的人才,決定與他一起創辦一個風投基金。
2004年,IDG成立了越南分公司,阮寶黃為管理合伙人。當年公司就成功募集了1億美元,這在越南是從未有過的。“我們非常小心地確保市場了解我們的角色。”阮寶黃說。10年內,IDG在越南投資了超過40家公司,包括科技、媒體、電信和消費品行業。在此過程中,阮寶黃也創辦了一家自己的旅游餐飲服務供貨企業。
阮寶黃的命運真正發生改變,是在2008年。這一年他在胡志明市迎娶了越南政府總理阮晉勇28歲的女兒阮芳清。從此之后,阮寶黃在媒體上變成了敏感人物,幾乎很難聽到關于他的最新消息,直到去年爆出他將把麥當勞引入越南的新聞。
開100家麥當勞分店
在出任政府總理前,阮晉勇曾擔任越南中央經濟部部長、越南國家財政貨幣委員會主席、越南國家銀行行長等職務,是越南經濟改革的關鍵人物。對于越南的對外開放,阮晉勇也始終抱著支持的態度。因此,如今的越南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封閉。早在麥當勞之前,越南國內已經開設了幾十家肯德基和十幾家漢堡王,2013年還迎來了星巴克。阮寶黃也曾于2007年將必勝客引入越南,如今已有6家分店。
麥當勞決定進入越南后,在將近1000名申請者中選擇了阮寶黃作為當地合伙人。外界紛紛猜測,阮寶黃的總理女婿身份是決定因素。但阮寶黃對此否認,他說,4歲時他第一次吃到麥當勞,就對炸雞和圣代念念不忘。14歲時,他成了麥當勞的店員。“我在麥當勞打工時,就夢想有一天,我能回到越南,在那里開一家麥當勞餐廳。”后來,在工作中與餐飲商打交道時,他經常被問到,為什么越南沒有麥當勞?這堅定了阮寶黃把麥當勞引進越南的決心。
2004年,阮寶黃曾到麥當勞在伊利諾伊州的總部,私下拜訪了公司的很多高層,但被告知:“我們還沒決定開拓新市場。”阮寶黃悻悻而歸,但一直沒有放棄。“過去10年間我一直在努力促成這件事,時常和他們保持聯系。”2013年,麥當勞終于解決了牛肉供應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問題,向越南市場回復了“YES”。
麥當勞公司亞太、中東以及非洲地區主席戴夫·霍夫曼對媒體表示:“隨著麥當勞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我們在尋找一個既有敏銳商業頭腦又對我們的品牌有著獨特理解的合伙人,阮寶黃就是這樣一個理想的商業合伙人,他既擁有顯著的商業背景,也不乏在越南創業的傲人業績。”
過去12年,阮寶黃在推動越南開放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他看來,此次麥當勞“落戶”越南,將對這個國家的進一步開放帶來積極效應。他說:“對外面的人來說這是一種象征。麥當勞宣告進軍越南之后的幾個月,人們開始跟我打聽越南和了解越南,比之前任何時候都多。”阮寶黃的目標是,在10年內將麥當勞在越南的分店數目增加到至少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