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張謇財政思想初探

2014-05-30 20:41:16蔣國宏
理論觀察 2014年5期

蔣國宏

[摘 要]張謇對清末民國時期的財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考慮,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財政思想,體現了儒者情懷和以民為本的宗旨。他主張從中國國情出發制定財政政策,把國家財政建立在經濟繁盛、人民富庶的基礎之上,強調要體恤民艱,反對橫征暴斂,認為政府在厲行節約的同時應切實履行職能,促進經濟發展。這些思想對克服當時的財政困難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對我們今天做好財政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張謇;財政思想;地位;方法。

[中圖分類號]K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5 — 0067 — 04

張謇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一個崛起于東西方之間、處于過渡時代的歷史人物。胡適稱之為“偉大的失敗的英雄”,說他“獨立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于一方,而影響及于全國。”〔1〕P3他曾先后擔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總長和北洋政府農林、工商總長和全國水利局總裁等職。他關注社會現實,心系百姓疾苦,矢志拯救民族危亡,進而實現國家富強。他了解世情、國情和民情,勤于思索和探究,在融匯古今財政理論的基礎上,對清末民初我國的財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闡發了自己對財政問題的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財政思想。對此學術界尚無人論及,筆者擬從其論著入手爬梳整理,就其關于財政的地位和原則、關于開源和節流的思路和方略等方面的思想進行闡述,以求教于方家。

財務為庶政之母。任何公共管理活動都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張謇對財政的重要性有著特別清醒的認識,把它比喻為人的血液,說“財者,譬之人身,猶精血也。精血枯竭,命且隨之”,〔2〕卷一P1強調它是開展行政管理活動的前提,“國無政不理;政非財不舉。”〔2〕卷一P117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創巨痛深,實與亡國無異”〔3〕 卷五P2289,清政府認識到不能在老路上繼續走下去了,被迫改弦更張、施行新政。張謇認為,財政是興辦一切事業的先導,對于實行新政、加強國防、發展教育、推進政治民主、實現國家的現代化顯得尤為迫切,說“要政待舉者無窮,尤要者尤宜亟舉;言其表則海軍尤要,言其里則地方自治教育費為尤要。然非有財政之預備,則一切且無從而舉,何有于兼籌表里也?”〔2〕卷一P116

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財政問題成為困擾革命黨人的難題之一,也是左右民初政局的一個關鍵要素。一方面,新興資產階級對前途充滿期待,以為大力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時機即將到來,百廢待興;另一方面,內憂外患尚未消除,經濟凋敝,而傳統財政來源或被民國政府免除,或被地方各省截留,關稅、鹽厘等重要財政收入又把持在帝國主義手中。中央財政匱乏已極,軍政費用極端困難。當時南京十余萬軍隊軍費沒有著落,嗷嗷待哺,伙食從干飯改為稀粥,以后連稀粥也難維持,以致軍隊面臨嘩變的危險。辛亥革命后,建立臨時政府迫在眉睫,各方均希望張謇能出任財政總長,張謇以“實不敢以全無把握之事濫竿充數”推辭〔2〕卷一P234,(后被推為實業總長)張謇認為,當時的中國國家不統一,而外患日亟,“中國第一急務,不外整理財政。茍得整理財政,增加收入,中國前途不必憂矣。”〔2〕卷一P226顯然,開辟財源,重振財政實為當務之急。

張謇認為,做好財政工作必須貫徹以下重要原則:

一是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照搬照抄別國的經驗或做法。他說“財政之要,須審度國家政治歷史、人民生活程度以為衡。若強援歐美強國取民之制,以組織不完全之法,施之觀念不同、救死不贍之人民而責以擔負,削足適履,所傷實多,未見其有濟也”〔2〕卷一P117。也就是說,在中國稅種的選擇、稅率的高低都要考慮到具體國情,而不能簡單照搬別國的做法。

二是在財政工作中應實行仁政,輕徭簿賦,省事安民,與民休息,反對橫征暴斂、苛政擾民。他贊賞漢初黃老清靜無為的思想。這是因為,一方面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一種極為高明的統治思想,曾使社會安定,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如漢初的“清靜無為”催生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另一方面,清末政府亂作為的結果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發展,相反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官員借機敲詐勒索,大大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企業對此深惡痛絕。1903年,張謇東游日本進行了考察。考察給張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政府深諳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之道〔2〕卷6p483,給予企業比較寬松、自由發展的環境,不對其進行過多的干預。他借用“土煩則草木不生,水煩則魚鱉不長”的古訓,認為苛政以惠民始,以害民終,絕非仁者所當為,“是以擾而煩之者禍之矣,于何云福?夫以國利民,福為名始,而以國害民,禍為實終,仁者不為也。”〔2〕卷一P281而且如果一味征斂,則“民必不堪命”,勢必導致政局的動蕩。

三是政府應讓利于民,而不能與民爭利。辛亥(1911年)五月,張謇入京。攝政王載澤召其與盛宣懷一同商討四川鐵路收歸國有的方法。盛以鐵路工款中有三百余萬為川紳所虧欠,政府不應承擔為由,主張僅以實際所用的部分還給四川股民。張謇則主張全額補償股民,提出川路資金“輸出者川之人民,虧挪者川之紳士”,不能混為一談,要把虧欠挪用路款的紳士與普通股民區別開來,主張“一面查追紳士,一面允給川人,”并認為政府與百姓之間絕非普通的商品交易關系,倘若是甲商與乙商之間的關系,適用處理經濟糾紛的方法并無不可,但政府與民眾的關系具有特殊性,政府“不當與人民屑屑計利”,而且川人爭路款,并無反政府的意圖,因此尤須審慎。載澤無言以對〔2〕卷六p874。后來,正是由于清政府對張謇的建議未予采納,處置失當,才使四川的保路運動愈演愈烈,并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

財政的主要功能在于為實現國家的職能而籌集和安排財政資金。一般而言,財政涉及收與支兩方面。在開源方面,張謇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借用外債,改革鹽政也很有必要,但最重要的還是發展農工商實業。

1.借用外債

張謇認識到“借債政策,關系國家存亡大計,一日無確當的解決,即國家大計日陷于杌隉之危境。”〔2〕卷一P165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張謇對借外債有著理性客觀的認識,一方面,由于中國當時“貧窘達于極點”,借款用以救濟“誠屬萬不得已之舉”。〔2〕卷一P166同時,借用外債是解決國內資金短缺、發展實業的客觀要求,說“中國物產豐饒,事業繁多;苦于人才缺乏,母財滯澀,卒至持笥而號寒,倚困而啼饑。”另一方面,外資“利之所在,害亦因之”〔2〕卷二P169,所以認為,凡是都是一分為二的,對待外債也應當辯證地看,關鍵是要趨利避害。他批駁了那種因噎廢食,對借用外債一概否定的看法,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借,而在于以什么條件借,如何使用。民國12年(1923),他在《論導淮致齊督軍函》中說,“今之社會,動曰借債亡國。走寧不知借款之有弊。但如富家敗子,飲食男女,任意揮霍,不足則仰給于人,而子母本息,循環相生,不數年而祖先遺產,不復為已有。又如崛起后進,欲謀生業,苦于徒手,暫貸諸人;他日業成而永久,收入之數,支抵有期限之債務外,其所得且倍蓰,則振興之機,寧不賴外資之過渡?故世界各國之興大利,除大害,無一不借外債。亡不亡,視用債與還債之屬于生利抑消耗,而不在借不借也。”〔2〕卷二P620他強調借款必須有一定的限制,必須簽訂合同,不能附帶任何政治條件,而且應用于有益于國家和民族的生利之事,用之于生產建設,而不能用于耗費。如果借債用于消費,“以有窮之借款,供無窮之揮霍,將何術以弭之?現時中國外債已達十萬萬兩以上,罄全國十年之歲入,毫不用于他途,猶不足為償還夙逋之用。”〔2〕卷一P167借債必須建立在有償還能力的基礎上,否則就好比“飲鴆自斃,勢必不救。”〔2〕卷一P166另外,借外債還必須考慮之后可能產生的后果,并早為之謀劃。因為“大宗外債驟輸入于內地,銀價之漲落,物值之低昂,貿易正負之差異,皆將增而生絕大之變動,久困涸轍之社會,亦或以驟增消費,生蒸蒸蕃庶之幻象”〔2〕卷一P168。

2.整理鹽政

張謇對鹽政有著長期的研究,對整理鹽政在財政工作中的地位有著高度的認識,指出“整理財政,第一步即在整理稅政,企圖增收。現時中國稅收,特以鹽政最關重要”〔2〕卷一P226。早在青年時代,張謇就曾研讀了大量的中國鹽政古籍,了解中國鹽政制度嬗變的歷史。1894年參加殿試時他曾明確指出清代鹽商借官行私的弊端,并建議政府薄取鹽利、體恤民艱。1901年,他在《變法平議》中首次闡明了自己設廠聚煎、就場征稅的改革鹽法主張。1904年張謇作《衛國恤民化梟弭盜均宜變鹽法議》,對清代鹽法的流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主張恢復唐代劉晏就場征稅的方法,認為,實行就場征稅,寓鹽稅于出場價之中,由場商任繳,可以化私為官、化梟為商、增加稅入、減省輯私費用,利國利民。1910年,他又寫成《預備資政院建議通改各省鹽法草案》,提出了改革鹽法的七大主張,力主摒棄專商、破除引岸、實行就場征稅和自由貿易。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張謇出任實業總長兼理兩淮鹽政。就任之始,他就發表了《改革全國鹽政意見書》,指出“中國舊時專制政治之毒最為滅絕人道者,無過鹽法,”“專制之鹽法,盜法也,”〔2〕卷二P132-134主張廢止引岸,就場征稅。因此,有學者認為,張謇在清末最早高舉鹽政改革的旗幟,主張改革我國的鹽政制度,成為清末民初鹽政改革的中心人物〔4〕P153。

3.開墾荒地,發展農業

張謇提出,在我國,發展經濟為解決財政困難的根本途徑,也是實行新政、鞏固政權的有效保證,說“人民生計之瘠,母財之缺乏,與其取之于茫無知識、救死不贍之人民,何如略籌資本,經營榛蕪,開辟利源?國有產業之歲入增,則國民擔負之喘息減;喘息減則無疾視政府之心,而一切新政得以安行而徐舉。”〔2〕卷一P117他認為,農業為立國之本,是中國傳統的基礎產業,更是傳統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人不盡力,地不盡利,是為兩失,”〔2〕卷四P427姑且不論蒙古、西藏和東三省,即使在內地各行省中荒廢未墾之地也是不可勝計,因此主張辟天然之利源,舒民間之財力。張謇聯系江蘇的實際指出,在蘇北徐、海地區,水土深厚,地力肥美,與江南相比有過無不及。只是因為人民安愚習惰,又無政府提倡和資本家經營,致使地利盡失,一有兇荒,死亡枕藉,為外人所訾笑,所謂“坐臥于千倉萬箱之中,而束手餓斃者矣”,〔2〕卷一P117-118因此主張學習國外現代農業科技知識,設立公司,采用機器生產,發展資本主義大農業,以實現農業的近代化。

4.發展民族工商業,增強國力

張謇的財政思想是以發展實業、增強國力為基礎的。他強調,只有經濟持續發展才能使政府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源,所以必須立足長遠,大力發展經濟,培植稅源,反對殺雞取卵,急功近利。他認為老子“欲固取之,必先予之”的思路十分高明,可以說抓住了財政問題的關鍵,“誠明乎取也。”〔2〕卷一P73

張謇贊同孟子“無政事,則財用不足”的觀點,認為“因循懶偷,而欲坐致富饒,是何異卻行而求及前人,古今中外,無此前事”,〔2〕卷一P118主張大力發展經濟,培植稅源,而不是消極坐等,無所作為。1903年,張謇東游日本。他目睹日本實業突飛猛進、一日千里,感嘆日本政府的奮發有為,認為其 “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的做法“寧非吾中國所當取法者乎?”〔2〕卷六P493張謇目睹在清政府的統治下,地方官員一味榨取,多方阻撓,嚴重挫傷了民間發展實業的積極性,使他們視之為畏途的現狀,建議政府實行優惠政策,“凡工商機器制造之貨,創辦之始,概予寬免捐稅三年;若就本地零銷者,酌減捐稅之半。其初墾之田,恪遵雍正元年圣訓,水田六年起科,旱田十年起科,或量定為三年起科,五年起科,”“如是則農務、工務、商務必然不日著振興之效”〔2〕卷二P16。他認為,在風氣未開、民智低下、經濟發展剛剛起步、民營經濟尚較脆弱之時尤其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對于新興事業應采取鼓勵的政策,應在稅賦征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切實履行規劃、設計和領導經濟的職能,保護民間發展工商業。這也正是自言“天與野性,本無宦情”,“愿為小民盡稍有識見之心,不愿廁貴人受不值計較之氣;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2〕卷四P526的張謇在花甲之年出任北洋政府農林工商總長的初衷所在。

由于當時軍閥連年混戰,開支浩繁,政府財政十分困難,而另一方面,各地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停滯,開源無方,因此,節流自然成為緩解政府財政困難的題中應有之意。張謇的節流思想具體體現為裁兵簡政、厲行節約兩個方面。

1.精簡機構,裁汰冗員

清末吏治腐敗,冗員充斥。這不但造成行政混亂,降低了行政效率,而且增加民眾的負擔,加劇封建國家的財政困難。張謇認識到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精簡機構,裁汰那些寄生在政府機構里無所事事,有時反而添亂的冗員著手。早在《變法評議》中,他就主張要“省不急之枝官”,進行機構精減,說“省疊床架屋、監臨牽制之官,而益分門別類、專責辦事之官,不猶愈乎?”〔2〕卷一P51他還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在地方各省,既然已有督撫專掌外交、海軍、陸軍,則將軍、都統之類官員可省;有布政使專掌賦稅之官,行折漕之法,則漕運總督以下各屯衛官及關監督可省;有農商道,則鹽運使、織造以下之官可省;有工科道,則河督以下之官可省矣。在中央,理藩院職掌與外交部相同,大理寺同于刑部,太常、鴻臚、光祿、鑾儀同于禮部,太仆同于兵部,因此,這些機構完全可以撤銷或合并。欽天監可隸于文部,內務府、太醫院可隸于內務部。〔2〕卷一P51后來清政府的改革與這些思想基本一致。

機構改革涉及諸多方面,特別是由于它損害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要真正實行起來總是阻力甚多、困難重重。19世紀90年代,江寧藩司所屬厘捐局在江北11州、縣設有捐卡187處,而通州、海門兩縣即多達57處,幾乎占江北捐卡的十分之三。其中石港、雙甸兩處捐卡每年收捐不及千串,而開支卻高達三千串,按理應予撤除,而總局卻聲稱其“雖入不敷出,然關系他處極重大”,“裁去不便”,聽起來冠冕堂皇,好像慎重捐務,實則是由于私利作祟,因為通海為著名優差,藩司總局“凡換一人,可賣四五千金”。如果實行包捐則“此可賣四五千之差價失矣”〔2〕卷三P758。正是由于地方官員因少了中飽的機會而對改革百般阻撓,致使通海包捐這項既利國又利民的改革最后失敗。張謇因此感嘆,“為民減一幾希之累如扛鼎,為國去一駢冗之吏如拔山”〔2〕卷二P508,減輕百姓負擔、裁減冗員實在是太難了。

1913年9月11日,張謇被任命為北洋政府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他在經過認真的調查后克服重重阻力、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將兩部并為一部,原農林、工商兩部共設八司,改革后僅設農林司、工商司、漁政司和礦政局共三司一局。1913年12月26日,張謇在一則通告中指出,職位是官員的基礎,只可為崗求人,而不應因人設崗,說“國家設官分職,有職然后有官,用人者為事務求人才,非為個人謀位置…”。〔2〕卷一P286他留下學有專長或熟嫻部務者,將那些有職名無所事事者裁汰,并制定農商部官制,規范官員行為,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經過改革,農商部人數從原來的400多人減少到126人, 削減了2/3以上。由于機構精干,又選用了具有真才實學的專門人才,文牘主義、相互扯皮現象有所減少,工作效率因此大為提高。這是張謇就任農商總長期間能取得巨大成績的重要原因〔5〕,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能夠出現所謂“黃金時期”創造了條件。

20世紀20年代初,江蘇財政困難,預算赤字達三百萬元。為節流計,張氏請求裁撤運河工程局及吳淞商埠局。他認為,在所有開支中,那些事關教育、實業的“不可因節而廢,可節者其惟行政空言之機關”。而無論是淞埠督辦經辦的商務,還是運河工程督辦管理的水利均屬于民政的范疇,既然省、縣都有職能機關,那么,根本無需再設此機關,何況這些機關的存在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相反還產生因人生事、相互阻礙等諸多負面影響,說“民政之在縣,乃至在省,既各有官矣,復安用此? 比既有局,乃有專員,系屬者且有無數之員。事猶事也,冀其易舉,而或反得難;而廩食則既耗矣。食少而食之者多,主者即推其食食之,而食者固未能飽,而事仍不盡舉,毋亦類于煦煦孑孑之所為。”〔2〕卷二P616他認為,裁撤這兩個機關的好處至少有二:一是可以節省不小的一筆開支,二是可以驅使原來那些素食者從事生產經營,這對地方實業發展不無裨益。他還表示,過去我們一直批評北京中央政府,但其尚能從大局出發,“不恤—家之哭,而裁冗員以累千計”,我們江蘇又怎么能“笑人未工,忘己之拙,猶惜此駢姆枝指之機關,竭勞農勞工之力,以養不農不工之人,令一路哭耶?”〔2〕卷二P616-617

2.厲行節儉,身體力行

張謇認為,節儉“可以立實業之本,可以廣教育之施”〔2〕卷四P81,只有節儉才能為實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才能在民智未開、財力支絀的條件下實現普及教育的目標。他不僅崇尚節儉,而且身體力行,生活十分儉樸。張孝若說乃父“穿的衣衫有幾件差不多穿了三、四十年之久,平常穿的大概都有十年八年,如果襖子、襪子破了總是加補釘,要補得無可再補,方才換一件新的。每天飯菜不過一葷一素一湯,沒有特客,向來不殺雞鴨。寫信用的信封都是拿人家來信翻了過來,再將平日人家寄來的紅紙請貼裁了下來,加貼一條在中。日常都用這翻過來的信封。有時候包藥的紙或者廢紙拿起來起稿子或者寫便條用。拿了口利沙的空酒瓶做了一個塞子,寒天當湯婆子,告訴人家適用得很。有時候飯后吃一支小雪茄煙,漏氣就粘一紙條再吃,決不丟去。平常走路,看見一個釘、一塊板都撿起來,聚在一起,等到相當的時候應用他。”〔1〕P344其儉樸不僅令那些揮金如土的豪門巨室為之汗顏,也讓普通百姓為之側目。

需要指出的是,張謇還主動減少自己的薪金,節約有限的行政經費。1920年2月,他出任江蘇運河工程局督辦,到任后即發表就職演說,要求把有限的經費用到刀刃上,“萬不能以地方人民之款稍涉浮濫,為酬應人情之舉”,并表示從自身做起,削減薪俸,僅支五成,而且還將其存于局中“為補助各員之用”,“庶于法定范圍之內,兼收挹彼注茲之功”,局內職員如有“提款及驗工各事發生,臨時派委出發,照給旅費,平日不支薪金。”他希望這一“節經費”的建議得到職員的諒解”,為減輕財政壓力作出一定的貢獻〔2〕卷二P457。

五、結語

張謇的財政思想是其長期關注財政問題的結果,也是其實踐的理論成果,主要包括開發財源的理財之道、發展生產的生財之道和崇尚節儉的用財之道等方面。他的財政思想少有對財政基本原理的論述,更多的是直面現實財政困難,努力解決財政問題的對策和方略,這使其財政思想帶有鮮明的實踐性。他強調要體恤民艱,反對橫征暴斂,體現其儒者情懷和以民為本的宗旨。他主張從中國國情出發制定財政政策,把國家財政建立在經濟繁盛、人民富庶的基礎之上,寓解決財政困難于積極發展社會生產力之中,強調政府在厲行節約的同時應切實履行職能,促進經濟發展,都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張謇的財政思想符合清末民初的基本國情和社會需要,符合財政建設的客觀規律,昭示了一條比較切實可行的財政建設道路,對克服當時的財政困難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對我們今天做好財政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 考 文 獻〕

〔1〕胡適.<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序〔G〕//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上海:中華書局,1930.

〔2〕張謇研究中心.張謇全集〔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3〕劉坤一.劉坤一遺集〔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張榮生.清末民初的鹽務改革家張謇研究中心.再論張謇——紀念張謇140周年誕辰論文集〔C〕//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5〕張廷棲.張謇的勤政廉政思想與實踐〔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責任編輯:張平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视频四区|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97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另类综合视频| 美女国产在线| www.亚洲天堂| www.91在线播放|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免费a级片| 欧美无专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久操视频|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九九热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天堂网2014|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 无码一区18禁|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97se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91在线精品| 丁香婷婷激情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色综合日本|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国产福利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