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玲 李建新 姜德軍
摘要 通過分析寧夏灘羊在放牧與舍飼條件下的繁殖記錄,發現灘羊繁殖規律發生明顯變化。繁殖季節由每年的1、2、3月及上年的12月變得分散,其他季節也有產羔記錄。同時,也比較了繁殖母羊不同胎次與羔羊不同性別對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的影響。結果表明,母羊不同胎次與羔羊出生重、日增重間存在顯著差異,而羔羊性別對出生重和日增重沒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 胎次;日增重;出生重
中圖分類號 S8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5-01409-02
灘羊是我國獨有的裘皮用綿羊品種,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內蒙古、陜西等與寧夏毗鄰的地區,但以寧夏境內黃河以西、賀蘭山以東的平羅、銀川、賀蘭等地區所產二毛皮質量最好,產區屬干旱半荒漠地區,氣候干燥,海拔為1 000~2 000 m,年日照時數為2 180~3 390 h,年平均氣溫為7~8 ℃。冬季寒冷,夏季中午炎熱,早晚涼爽,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為180~300 mm,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下形成了馳名中外的二毛皮——寧夏五寶之一。二毛皮有毛股彎曲整齊、花穗美觀、色白如玉、光澤悅目、輕柔保暖、不氈結等優點,不僅在我國地方產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國際市場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灘羊羔肉質細嫩,無膻味,作為寧夏羊肉的代表享譽全國。
放牧是灘羊傳統的生產方式,也被認為是形成灘羊生產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草場資源有限,限制著灘羊生產的發展,長期過度放牧更嚴重破壞了灘羊賴以生存的環境。自2003年開始灘羊中心產區全面實行封山禁牧和退耕還林,改變了灘羊傳統的生產方式,由放牧轉為舍飼養殖。因此,灘羊舍飼既是禁牧條件下所采取的對應措施,在可行的前提下也可成為擴大灘羊生產規模的途徑之一。為了了解放牧與舍飼不同條件下灘羊繁殖規律的變化以及對羔羊的影響程度,筆者以寧夏鹽池灘羊場核心群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對比分析,以期為今后科學組織生產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數據資料全部來自寧夏鹽池灘羊場。2009年3月,隨機選取了其中一群純種灘羊的4年記錄,分別為放牧條件(2010年、2011年)和舍飼條件下(2012年、2013年)的記錄。
1.2 飼養管理
1.2.1 放牧。2003年以前灘羊終年在外放牧,長期處于自然條件下生存,忍受干旱,酷暑,風沙和寒冷。每天日出出圈,日落歸牧。繁殖母羊單獨組群放牧,哺乳羔羊單獨飼養不進行放牧。冬春兩季歸牧后對產羔母羊進行補飼,以玉米為主。放牧時主要采食草地上的多種牧草。冬春季節補飼玉米。
1.2.2 舍飼。2003年以后,開始實行封山禁牧,由放牧轉為完全舍飼。冬季使用棚圈,夏季使用網圍欄式運動場,面積為棚圈的2~3倍,圈舍運動場每天清掃,冬季暖舍保留羊糞,配備飼槽,充足飲水。舍飼母羊白天與羔羊分開飼養,晚上混群,后備母羊和公羊分別組群飼養,大羊和羔羊補飼量分別為1.2和0.75 kg/d。每日飼喂2次,自由飲水,飼喂時先粗后精。在舍飼條件下,飼草主要為玉米秸、玉米秸粉、苜蓿粉。精料包括玉米、麩皮、油餅。同時,補充添加食鹽、微量元素等。日糧成分包括:玉米29.2%、麩皮12.5%、秸桿粉29.2%、苜蓿粉29.0%以及其他成分。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統計羔羊出生時間、出生數目、母羊胎次與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的關系及羔羊性別與出生重和日增重的關系。
1.4 統計與分析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放牧與舍飼條件下灘羊繁殖規律的變化
2.1.1 放牧與舍飼條件下產羔數。
在放牧條件下,2010年12月產羔數12只,2011年1月出生121只,2月出生17只,共計150只。2011年1月出生31只,2月出生91只,3月出生6只,共計128只。在舍飼條件下,2012年1月出生66只,2月出生37只,10月出生45只,11月出生7只,12月出生2只,共計157只。2013年1月出生105只,2月出生53只,3月出生8只,4月出生15只,5月出生43只,6月出生33只,共計154只。
2.1.2 放牧與舍飼條件下羔羊的出生規律。
放牧條件下產羔時間集中在1月、2月以及3月和上一年的12月。以1月產羔數最多,占總產羔數的55%;2月次之,占總產羔數的39%。舍飼條件下灘羊全年均有產羔記錄,其中以1月產羔數最多占總產羔數的34%;2月份次之,占總產羔數的17%,集中產羔數明顯低于放牧條件下,產羔時間變得分散。
2.2 母羊胎次與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的關系 由表1可知,不同胎次母羊羔羊出生重有顯著差異。母羊第4胎與第1、2胎的羔羊出生重存在極顯著關系,而與第3胎有著顯著關系,第2胎與第1胎不存在顯著關系,第3胎與第2胎也不存在顯著關系,第2胎與第1胎也不存在顯著關系。
母羊胎次與羔羊日增重有極顯著的差異。從第1胎至第3胎羔羊日增重依次增加,以第3胎最高,達到147.23 g。第4胎又開始下降。灘羊第3胎與第1、2、4胎日增重差異都極顯著,第2胎與第4胎差異不顯著,第2胎和第4胎對第1胎差異極顯著。
3 討論
3.1 灘羊繁殖規律的變化
對放牧與舍飼條件下灘羊繁殖規律的分析表明,舍飼后灘羊繁殖季節發生了變化。放牧條件下產羔時間集中在1月、2月以及3月和上年的12月。其中,1月份出生羔羊占總產羔數的55%,2月占39%,3月占2%,12月占4%。在舍飼條件下繁殖規律明顯分散。其中,1月出生羔羊占總產羔羊的34%,2月占17%,5月占13%,6月占11%,10月占14%,其他月份占1%~5%。與放牧條件下相比,產羔集中的1月下降了21%,2月下降了22%,同時其他季節也有產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舍飼條件下接受光照時間減少和不同季節營養水平保持均衡所致。
3.2 母羊胎次與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
母羊胎次對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都有顯著的影響。羔羊出生重以第4胎最高,平均出生重達到4.13 kg。母羊第4胎與第1、2胎的羔羊出生重存在極顯著關系,而與第3胎有著顯著關系,第2胎與第1胎不存在顯著關系,第3胎與第2胎不存在顯著關系。羔羊日增重從第1胎至第3胎依次增加,以第3胎最高,達到147.23 g,第4胎又開始下降。隨著胎次的增加,母羊繁殖性能也相應增加并達到高峰,同時母羊也達到體成熟,對各種環境適應能力增加,從而提高了羔羊的出生重和日增重。
3.3 羔羊性別與出生重和日增重
隨著胎次的增加,羔羊出生重也隨之增加,公羔在第3胎平均日增重達到高峰,為154.87 g。母羔在第4胎平均日增重達到高峰,為148.32 g。羔羊性別與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沒有顯著關系。舍飼條件下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均高于放牧條件下,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胎次與營養。在舍飼條件下,灘羊活動較放牧條件下減少,運動消耗能量下降,用于妊娠、泌乳的能量相對增加,從而提高了羔羊出生重和日增重。
參考文獻
[1] 趙有璋.羊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 明道旭.生物統計附試驗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