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紅 王春仁 李士澤等
摘要 簡析了研究性教學的概念與特征,結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的實踐,闡述了研究性教學手段的實施內容與實施辦法,并簡析了實施效果與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研究性教學;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5-01585-02
研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以問題為導向,指導學生在獨立的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教學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吸收并利用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1]。自2005年教育部推出“研究性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的相關文件以后,國內不少大學都在進行本科生創新研究能力培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頗為理想的效果。目前“研究性教學”的理念作為我國大學教學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日益受到關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直非常重視本科教育教學的研究和改革,因此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首先實施了部分課程理論教學的研究性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效果后,又將其應用到實驗課程當中。筆者將對研究性教學在我校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實驗——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介紹。
1 研究性教學手段的實施過程
由于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不同,它開設的目的一方面是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考能力。因此,不應該全部照抄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的實施模式,而應考慮生源素質等基礎條件,力求找到適合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生理學實驗課程的研究性教學實施方法。
1.1 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的實施內容
本課程實驗原來共20學時,但是由于動物醫學專業進行了機能實驗改革,因此單獨的動物生理實驗一共是12學時,其余8學時轉向了動物機能學大綜合實驗。首先在機能實驗基礎部分,也就是動物生理實驗部分實施了研究性教學。動物生理實驗課主要分為5個大方向,具體如下:①神經-肌肉相關實驗(4學時):要求掌握神經肌肉標本制作方法,神經干動作電位傳導速度和刺激強度、頻率對肌肉收縮的影響。②蟾蜍心臟收縮曲線記錄(2學時):要求掌握心臟收縮的“全或無”特性、“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現象與“心肌細胞自律性”特點的相關實驗方法和原理。③家兔動脈血壓調節(4學時):要求掌握家兔動脈血壓的直接測定方法以及一些主要因素對家兔動脈血壓的影響與調節機制。④紅細胞和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滲透脆性、血沉和血型的測定(2學時):要求掌握上述實驗內容的測定方法及原理。⑤綜合設計性試驗(2學時):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與動物生理相關的實驗,這部分屬于自選內容,由于進行改革的時間較短,這部分目前不做硬性要求。
1.2 研究性教學的實施辦法
學校非常重視研究性教學在實驗課程中的實施,初步制訂了全校研究性教學的總體推進計劃,從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要求、實施步驟、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做出部署;學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開展研究性教學的具體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為了更好地達到改革效果,首先以動物生理學實驗開啟研究性教學改革,開展試點,爭取以點帶面是推進科研課程的研究性教學改革。
在開學初,把實驗計劃表發放給參加本門課程的學生,同時要進行分組。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組可依據學生自愿和教師指導的原則進行,每組以4~5人作為總負責組,設立1名組長負責全組。開學之初將任務分配給各組后,安排負責各組的實驗教師和助教(本專業在讀碩士)。各組學生可以依據實驗要求設計實驗小課題,設計課題過程中可以去請教實驗教師和助教,請教師和助教對其進行適當指導。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歸納整理出完成實驗所需要的信息。
這些完成后,在事先已經計劃好的實驗課中,總負責組學生首先給大家講解實驗的目的、意義、步驟和注意事項,并至少要向3位同學提問。教師和助教可以補充或糾正學生講解中落下的或者錯誤的內容,同時將實驗具體項目均分給各分負責組(即其他各組)學生。由于研究性教學對總負責實驗的學生要求很高,因此總負責實驗組一般都會提前來做預實驗,這樣在正式實驗時可以避免很多失誤,并且可以作為老師的助手指導其他學生完成實驗。這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也大大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當全體學生完成實驗后,各分負責組學生需要按照實驗順序講述結果,并進行分析;如實驗失敗,就分析失敗原因。然后該實驗總負責組學生再對大家所講述的結果及分析進行評價,如出現錯誤,教師再給予糾正和強調。近幾年,筆者一直在嘗試實行這一改革策略,效果來看,學生還是比較滿意的。經過考核,學生的實驗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關于綜合設計性實驗部分,由于改革的時間較短,這部分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目標等決定是否進行選擇,若選擇,教師也將全程進行指導。但從目前來看,對于普通高等學校來說,該部分的選擇率只能達到30%,盡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實驗藥品不夠、教師資源有限等,但總體實施效果較好。
2 研究性教學的實施效果及存在問題
2.1 實施效果
2.1.1 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生理實驗課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由于以前學生實驗課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實驗,然后學生進行實驗,完成后自己回去寫報告。一些學生的興趣不大,抱著應付的態度上完實驗課,再去抄襲別人的報告。這次改革從兩方面逐漸改變了這一點。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實驗結果寫完,并請教師查看,回去后再補寫其他實驗內容。同時,采取一組總負責、其他各組分項目負責制,即總負責組實驗前講解和實驗后總結,其他各組負責具體實驗項目結果總結。在進行上述步驟時,學生進行錄像,使全體同學都積極參與進去,提高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在研究性教學后期,讓學生走上講臺匯報研究成果,使“教”與“學”互換角色,不但讓同學有了“主人翁”的感覺,也大大激發了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
2.1.2 促進了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雖然學校在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研究性教學改革和傳統意義的研究性教學有所差別,這主要因為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所以此項改革計劃呈階段性進行。在動物生理學實驗中,通過教師研究性地教和學生研究性地學,尤其是學生自我設計實驗部分,促進教學和科研的結合。一方面有助于教師適當地將科學研究引入教學,實現教學和科研的結合,促進和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研究性教學有助于學生進行摸索、探究和嘗試各種實驗,也促進了學生科研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的提高。總體來說,大學研究性教學是由師生雙方組成的雙邊共同活動,師生通過相互交流、啟發、幫助,不僅使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積極的影響,而且使教師從學生那里獲取靈感,從而共同發展,教學相長[3]。
2.2 存在問題
由于實驗教師是由理論教師兼任,這些教師平時工作已經非常繁忙,既要負責理論課的講授,也要進行一些科學研究。同時他們還要抽出時間細致地指導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學改革,無形中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研究生雖然可以做助教,但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能力有限。因此,對師資隊伍的高要求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此外,雖然學校對研究性教學的實施給予了較好的支持,也建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這些對學校研究性教學的開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資金有限,購買藥品流程復雜等原因,有時候也限制了研究性教學在實驗教學,尤其是學生自選題部分的實施。教學評價,即學生成績考核的系統性和量化性也是保證研究性教學順利實施的一個必要條件。盡管近幾年已經建立了客觀量化的實驗課評價體系,但隨著研究性教學在實驗課中的引入,仍然需要與時俱進,進一步修改評價體系,使其更加客觀,以更好地促進該項改革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黃亞平,陳小鴻.研究性教學:理論與實踐[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2):177-180.
[2] 金其貫,劉霞.《運動生理學》課程開展研究性教學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5(6):112-114.
[3] 姚利民,史曼莉.大學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7(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