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包海蘭
[摘 要]近年來,常州市小學的心理輔導工作有了較大的發展。文章分析了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思考,以便為今后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心理輔導;發展性心理輔導;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5 — 0174 — 02
發展性心理輔導是一種以全體學生為對象,根據其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輔導措施,為學生提供一些成長所必需的經驗,以達到發揮學生自我潛能,完善個人人格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活動,它已經成為全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基本理念。近年來,常州市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以生命教育為抓手,以關懷每個個體生命、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為宗旨,大力開展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
筆者采用訪談的形式,走訪了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和常州市鐘樓區、天寧區、新北區、武進區10所小學,發現近年來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工作有了很大發展。
一、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現狀
(一)建立了縱向聯合的發展性心理輔導組織管理機構
2010年,常州市成立了“常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指導常州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以“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為核心,學校心理教育和咨詢為根基,市級心理治療機構為支持的縱向聯合的發展性心理輔導三級服務網絡。
1.第一級——學校心理教育和咨詢
該機構負責本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監控,建立與管理學生心理檔案,甄別高危學生群,對輕度適應不良的學生進行個別和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轉介到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根據常州市《關于開展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學校評估驗收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教育局從2010年至今已開展了兩批“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學校”評選活動。目前全市已有119所學校被評估為“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學校”,其中合格小學50所。
2.第二級——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由市教育局每年核撥專項經費開辦的完全公益性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是一個集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專業培訓為一身的、當前常州市小學心理輔導的主要領導機構,負責全市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監控,對校級心理教育與咨詢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接受各校轉介來的有心理障礙學生,鑒別有嚴重障礙的學生,向市醫學心理治療機構轉介。
3.第三級——市級心理治療機構
市級心理治療機構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2醫院及常州德安醫院等,它們負責對有嚴重心理障礙學生的康復治療,由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負責聯系轉介。
(二)不斷加強專兼職心理輔導師資隊伍建設
常州市小學心理輔導的師資隊伍主要包括“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輔導團隊和各學校的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1.注重提升 “中心”全體心理輔導師資的專業水準和工作能力
“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借助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和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來保障。“中心”的兼職心理咨詢師有四個層級:心理咨詢師、助理心理咨詢師、助理心理教育講師、見習心理咨詢師,他們都是經過公開招聘、經筆試、專家面試及綜合評審選拔錄用的。據調查,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目前有心理輔導老師26位,都具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質,平均年齡35歲左右,分布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及高校各個學段里,他們中間有高校知名教授,有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有學校知名心理老師。
為更好地服務于全市學生和家長,“中心”非常注重心理輔導老師的專業成長,將每月一次的專業內訓作為重要的常態工作之一,還成立了專業成長小組,包括神經癥小組、行為訓練小組、學習心理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定期開展各項主題活動,心理輔導老師在活動中各自收獲成長。 “中心”專業內訓既體現務實的要求,又能緊跟當前心理輔導的前沿理論和方法。
2. 注重培訓與指導全市各學校心理輔導師資
“中心”負責對全市各校教師包括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進行培訓、督導。經調查分析,近三年常州市小學教師接受心理輔導講座培訓的主題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適合全體教師的心理保健、情緒管理、自我成長方面的培訓;二是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理念的普及,幫助教師在學科教學、班級管理、主題班會教學等各項工作中滲透心理輔導工作的培訓;三是對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進行心理輔導理論、技能、案例、專業成長等方面的培訓。近三年來,“中心”與市教師培訓中心聯合舉辦多期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專兼職心理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萬人次,以此推廣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心理服務專業技能和水平。
另外,各校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也可以通過公開選拔、考核競聘加入“中心”輔導團隊,通過師徒結隊、定期接受專業培訓等形式獲得專業成長。
(三)發展性心理輔導的載體豐富、形式多樣
調查發現,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的載體主要包括專題講座、學科滲透、活動體驗、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等。
1.專題講座
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工作的專題講座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市級層面的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的心理講座,包括舉辦“常州公開課”、“龍城心理講堂”等大型公益講座、龍城網校公益講座。每期聘請知名心理學專家、家庭教育專家及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擔任講堂的主講嘉賓,利用雙休日時間不定期在常州市少年宮為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提供免費系列公益講座。二是由“中心”列出“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心理講座一覽表”,“專題公益心理講座菜單”,凡有需求的部門和學校可與常州市教育服務中心聯系,由相關輔導老師或專家上門服務。三是由各學校根據各自實際需求開設的心理輔導講座。
2.學科滲透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不僅抓住了主渠道,也反映了整個學校教育對心理輔導的兼容與助推。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常州市小學在開展心理輔導工作中比較注重全員培訓,力圖通過對全體教師培訓,使教師能更深地理解學生,了解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營造積極、民主、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教學生學會欣賞他人,體驗成功快樂。
3.活動體驗與團體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作為一種低成本、易鞏固、感染力強的心理健康輔導方式在常州市小學生心理輔導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對近三年常州市針對小學階段的團體心理輔導菜單進行了匯總,分析發現常州市針對小學階段的團體心理輔導對象主要有四種,包括小學教師、小學生家長、小學生以及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輔導。輔導的主題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小學教師情緒輔導、小學教師心靈成長、小學生自我意識輔導、小學生情緒輔導、小學生人際關系輔導、父母成長、親子溝通。
4.個別咨詢
常州市各小學都設立了學校心理咨詢室,配備了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接待需心理輔導和服務的學生。經調查分析,面向小學生的心理咨詢主題主要包括學習困難類問題、人際交往類問題、個性心理類問題、情緒類問題、青春期問題、親子交往類問題、其他自感異常或困惑的問題等。
(四)多渠道結合開展發展性心理輔導
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的渠道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及互助教育,其中學校教育是小學心理輔導的主渠道,常州市主要通過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的教師,由他們來實施滲透在小學日常教學和校園生活中的心理輔導。家庭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小學生家長進行培訓,由小學生家長來實施的融入家庭生活的心理輔導。社區教育主要是“中心”開展的以社區為渠道面向小學生及其家長的心理健康宣傳和現場咨詢活動。互助教育主要是由“中心”開展的多渠道的心理健康輔導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面對面咨詢。“中心”每周向社會開放三天,接待學生、家長與其他求助者進行面對面的咨詢服務。
2.網絡宣傳。“中心”依托“常州市龍城網上家長學校”網站開設的《心靈驛站》欄目宣傳“中心”活動、傳播心理知識、交流工作情況。另外,“中心”還開通“心理咨詢網絡預約系統”,方便家長進行個別心理輔導的預約。
3.電話熱線。“中心”為了保證能為求助者提供及時的服務,開通了24小時有專業工作者值班的熱線電話。除了一般的電話咨詢,熱線還擔負著隨時接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求助,每天24小時都有專業的危機干預人員隨時待命,盡最大可能幫助求助者度過一時的危機。
二、對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的思考
(一)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缺乏整體規劃
當前,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主要通過“常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來統籌規劃,但在具體操作時,并沒有針對小學階段的心理輔導規劃,心理輔導仍然限于現有的師資所能夠提供的面向小學、初中、高中的講座主題和團體心理輔導主題,這其中適合小學階段的心理輔導相對較少。因此,常州市小學的發展性心理輔導工作今后要進一步分學段整體規劃。
(二)心理輔導的主題多以發展性為主要趨向
從近三年常州市小學生心理輔導的講座、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內容來看,心理輔導的主題多以發展性為主要趨向,主要包括自我意識、情緒管理、人際關系、性心理輔導以及學習、考試輔導等方面。這些主題的輔導符合當前常州市小學生心理輔導的發展性需求。
(三)學習輔導的主題相對偏少
小學生的發展性心理輔導需求由學習輔導需求、人格輔導需求兩個維度組成,這兩個維度又進一步細分為學習動機、學習技能、自我意識、自我發展、情緒管理、人際關系六個二級維度。調查發現,從我們對近三年常州市小學教師、小學生家長、小學生接受心理輔導講座培訓的主題的分析結果來看,人格輔導的主題相對較多,而學習輔導的主題比較少,這與小學生的發展性心理輔導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四)發展性心理輔導中學校教育渠道主導作用不力
常州市主要通過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的教師,由他們來實施滲透在小學日常教學和校園生活中的心理輔導。但在實際調查中,我們發現常州市小學生發展性心理輔導中學校教育渠道的主導作用發揮并不理想,各學校主要還是依靠“中心”的資源來開展工作。針對這一點,我們認為在小學開展發展性心理輔導,學校教育渠道應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學校教學滲透,二是班級輔導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曲連坤.心理健康教育要走正路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07).
〔2〕 杜清國.淺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9,(Z2).
〔3〕 吳增強.學校心理輔導通論〔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4〕 徐光興.學校心理學——心理輔導與咨詢〔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