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斗機高技術密集,其研制、生產、訓練、作戰,無不以巨大的金錢為代價,是不折不扣的“燒錢機器”,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世界各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研制的第二代戰機,采用噴氣式發動機,全金屬外殼,開始裝備雷達等電子系統,單機價格基本在百萬美元級別。代表機型:F-102(美國),120萬美元;F-5(美國),160萬-208萬美元;米格-21(俄羅斯),150-300萬美元。
第三代戰斗機無論是研制過程、機體結構,還是發動機、雷達電子火控系統,都發生質的飛躍,研制和采購費用水漲船高,價格是二代機十倍甚至數十倍。代表機型:F-18(美國),7030萬-9100萬美元;蘇-35(俄羅斯),5000萬-8500萬美元;陣風(法國),6200萬-9030萬美元;梟龍(中國),1500萬-2020萬美元。
四代機更是邁入了“億元俱樂部”。代表機型:F-35(美國),1.1億-2.4億美元;F-22A(美國),1.77億-3.4億美元;T-50(俄羅斯),預計1億美元左右。
此外,戰機飛行成本也高的驚人。戰斗機飛行成本主要由航空燃油、零件損耗和維護費用組成。現役戰斗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在10萬-45萬人民幣不等。還有,戰斗機飛行員也是錢堆出來的,培養成本驚人。飛機掛載的彈藥也都價格不菲。?笪(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