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雙十一當日,邊喊“再買就剁手”邊下單的“千手觀音”們,一共為天貓貢獻了571億元交易額。
原本只是打折購物日,如今卻成了一場“全民狂歡節”。人們買的已經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一份“希望”——希望自己變得容光煥發,希望自己天天輕松省力,希望自己瞬間健康強壯。營銷者們個個深諳心理學,知道商品要從“能賣”變成“大賣”,光靠自身品質還不夠,必須再加上廣告販售“預期”。于是在廣告中,件件商品都有神奇魔力,只要花上一筆小錢,就能讓自己離幸福歡樂更近一些。
在美國,大概6%的女性和5.5%的男性罹患“強迫性購物癥”。這種“心理失調”本質跟酒癮毒癮賭癮一樣,都是一種上癮行為。
2010年,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的心理研究者發現,面對老虎機給出的“差點就贏”的結果時,普通人的大腦活動模式跟“徹底輸了”時的活動模式相同,而賭博上癮者的大腦模式卻跟“贏了”時的活動模式一樣,對他們而言,這不是輸,而是“本該贏的”。
賭博上癮者渴求的是“贏”,購物上癮者渴求的是“預期中的幸福”。?笪(游識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