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述麗
今年十四歲的兒子寧寧可謂初長成:一米七的個子,乖巧懂事,作文好,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是朋友同事眼里的乖乖男。身邊幾個家有叛逆女兒的同事向我討要教子秘訣,我坦言,媽媽的言傳身教,良好的教子心態和孩子習慣的養成等方面,對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做家長,做媽媽是一門學問。而我,不過是把做個好媽媽,培養個快樂健康的孩子當做事業來做。
生活中,我總是注意向孩子傳輸正能量,努力做孩子的榜樣,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該如何去做。比如在孝敬老人方面,我從物質、精神上去關注老人,體貼老人。通過這些行動讓孩子明白,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做子女的必須做到。前不久,婆婆生病,我給婆婆送去了錢,并包攬了接送她來我校校醫處打點滴的任務。這些,兒子看在眼里,也影響在心里。那次,兒子發了稿費,喜滋滋地拿出了幾百元,說要孝敬姥姥和奶奶。于是,他買了營養品送到老人們的手里,表達了自己的一片孝心。
在工作上,我用自己的認真和負責去告訴孩子,什么叫干一行愛一行。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特別忙,常有一些臨時性的任務需要做,有時候還要加班,回家很晚。當兒子不高興時,我告訴兒子,養家與立業并重的道理。孩子也明白了,事業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為了事業,我們應該努力去付出。所以,當兒子看到我捧著優秀工作者的證書時,他顯得比我還高興,因為他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在學習上,我和兒子一起努力。去年寒假,假期很短。看到身邊很多孩子迫于家長的壓力,違心地報上了輔導班,我征求兒子的意見,問他報不報輔導班。兒子堅決地搖頭,我認同地點點頭,并提醒兒子,既然不想上輔導班,但是預習還是必須的。兒子很同意我的看法,接著我們一起制定了預習數學物理化學三科的預習計劃。實踐證明,兒子雖然沒有上輔導班,但是預習任務完成得很好。當然,我“犧牲”了很多玩樂的時間,充當起了兒子的小老師,每當兒子有學習困難的時候,我總是現學現賣地去輔導他。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進步。并且,兒子在出色地完成預習任務的同時,寫作、游戲、走親戚等都不耽誤,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
平時,我也常與兒子一起打羽毛球、散步,交流生活學習的心得感悟。飯桌上、沙發上、小路上……都是我們心靈碰撞的好地方。常常,就一個問題,我們一家人能熱火朝天地議論開來。在我有什么煩惱或困惑的時候,兒子還一本正經地“開導”我,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我認為在當今時代,做孩子的朋友,是媽媽在孩子面前最重要的角色。要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必須首先成為那樣的人或者向那樣的人靠近。媽媽幸福,孩子才能感受到快樂。很難想象,在一個不和諧,不幸福的家庭里,能長出一朵可愛快樂的小花來。所以,我很慶幸自己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使兒子現在成為一個心態平和、豁達、陽光、快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