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起名愛“撞車”,綜藝節目也喜歡“撞臉”,這一點光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為綜藝節目起名講究不少,既要響亮好記有內涵,又要能引起觀眾共鳴,一些電視臺甚至還會迷信地采用同一種取名模式。名字起得好,不代表節目做得好,但是綜藝節目起名還是有一些玄機的。
綜藝節目名稱“大撞臉” 自從《爸爸去哪兒》開創了國內戶外綜藝的新模式,不少綜藝節目開始將攝像機搬到戶外,比如近期較火的《奔跑吧兄弟》和《極速前進》。
近幾年的綜藝節目,取名經常會“撞臉”。其中,“中國”“星”“夢”等字眼在綜藝節目名稱中出現頻率最高,還有些節目的名稱是這些熱門詞語的排列組合,如《中國夢想秀》《中國最跳躍》《夢想星搭檔》等。
在如此高的重復度中,觀眾也不難看出當下國內真人秀節目的特點:凡是冠以“中國”的,都希望節目大氣,大有一統江湖之勢,比如《中國最強音》《中國好商機》《中國夢想秀》等;凡是幫助草根實現夢想的,均以“夢”冠名,比如《夢想合唱團》《夢想直達》等,其中有幫貧困山區的兒童圓夢的,有助創業者一臂之力的,甚至還有助闖關成功者實現人生心愿的;若是有明星參加,則一定要有“星”字,比如《明星到我家》《全能巨星》《夢想星搭檔》等;如果是親子類節目,就必須有“爸爸”“孩子”“寶貝”“媽媽”等字眼,取名時倒不用一板一眼,而是多采用祈使句。
講科學也講心理暗示 有些節目名稱則為短語或者詞語,以求簡潔明了。《我們約會吧》和《女人好犀利》帶感嘆語氣,《誰能百里挑一》是疑問的語氣,這類名稱都是通過和觀眾“對話”來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的。
有時候,電視臺也有些心理暗示,浙江衛視最早被全國觀眾喜歡的王牌節目是《我愛記歌詞》。從此,節目策劃人就有點兒“固執”地相信,5個字的名稱能帶來好運。
浙江衛視總監夏陳安曾透露,已經習慣5個字的名稱了。“從字面的角度來說,我比較堅持起5個字的名稱,中間也有取過4個字的,就覺得很別扭,好像取3個字或4個字的名稱就不是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從品牌戰略的角度來說,統一成5個字的欄目名稱會比較好,逐漸使5個字成為浙江衛視的標志”。確實,浙江衛視起5個字名稱的節目都比較成功,而像《非同凡響》之類的就不是很成功。
不是名稱好節目就能火 在《非你莫屬》制片人劉爽看來,節目的同質化并不一定意味著找不到好名字。但這又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電視臺也知道,名稱過長,拗口不好記,但若有四五個字的限制,再加上類型相似,又難免想到一塊去。
不僅觀眾記不住這些節目“姓甚名誰”,投射到收視率上的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同樣被冠以“中國”之名,擁有羅大佑、鄭鈞、章子怡、陳奕迅豪華導師團隊的《中國最強音》冠軍夜收視率僅為1.621%。
當然了,所謂人如其名,國產綜藝節目的名稱缺乏想象力,節目也多是舶來品。什么時候類似《康熙來了》這類名稱多起來了,或許才能證明我們的創意能力有了提高。?笪(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