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日等國不斷鼓噪中國“太空威脅”,而事實上,美日兩國政府正計劃在2014年末之前重新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南》,加強在宇宙監視方面合作。此外,日本還在著手創建宇宙監視部隊,推動太空軍事化;美日政府不斷針對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加強太空軍事合作,嚴重威脅地區和平。
美籌建“太空聯盟”監控東亞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美政府已經確定,將強化兩國在宇宙監視上的合作納入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南》之中,以真正推動“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美軍之間的情報共享。日本防衛省還計劃在自衛隊新設專門部隊,在未來接管JAXA的衛星監視業務。
報道稱,美國擔心,“中國衛星攻擊能力提高等原因,使得宇宙空間安全保障領域面臨的威脅正在提升”。因而,美國重視與日本等同盟國、友好國在相關領域展開合作。今后,JAXA則可能將研究和監視對象擴大到對他國軍事衛星或在安全保障上有重大影響的情報收集衛星等。
美國國務院主管日美宇宙合作事務的高官弗蘭克·羅斯不久前對《朝日新聞》稱,中國今年7月使用衛星攻擊武器進行了試驗,“(美國)非常擔心中國(相關)能力的提高”。他還強調:“(美國)正籌劃能夠應對新課題的合作同盟,宇宙監視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報道稱,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宇宙監視設施,美國軍方監視著距離地面3.6萬公里以內宇宙空間的衛星的安全。但由于國防費用被迫大幅削減,美國在東亞的監視能力“不甚充分”。
目前,JAXA通過位于岡山縣的雷達和大型光學望遠鏡等兩處設施,實施對宇宙的監視。日美兩國政府今年5月商定,日本以后會將上述設施的觀測數據提供給美軍“聯合太空作戰中心”(JSPOC),并開始實驗性運用。而從去年開始,美軍已經向日本提供非公開情報。此外,日本防衛省方面已經開始研究在自衛隊新設立監視宇宙的專門部隊,分階段地接管JAXA的相關業務。預計,在原定于年底修改的《日美防衛合作指南》最終修改報告中,將明確寫入“擴充日美間宇宙監視合作”等內容。
日本太空戰力不容小覷
值得關注的是,以往美日雖然在航天領域特別是航天情報偵察領域存在合作,但總體上是技術領先的美國說了算。在日美政府最近公布的《日美防衛合作指南》修訂工作中期報告中強調,日美將強化在“宇宙領域”的同盟合作關系。有分析認為,這還與日本不斷增長的太空軍事實力有關。
近年來,日本一步步放寬了其對太空軍事開發的限制。2003年,日本借著朝鮮導彈問題,事實上發射了偵察衛星。2008年,日本國會通過了《宇宙基本法》,規定日本航天技術可以被用于“專守防衛”的范圍。從而打破了日本航天開發僅限于和平目的的“非軍事利用原則”。2009年日本防衛省公布宇宙開發利用基本方針后,日本在擴大軍隊權力范圍、推動太空軍事化道路上邁出的實質性一步。2012年初,日本政府又修改《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設置法》(簡稱《設置法》),刪除其中有關“宇宙開發限于和平目的”的條款。名古屋大學宇宙物理學名譽教授池內了指出,“通過強調中國威脅,日本迅速推進軍事利用宇宙”。修改《設置法》是在《宇宙基本法》的基礎上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軍事能力“徹底解放”。
表面上看,日本的軍用太空開發活動依然受到嚴格限制,但軍民兩用技術項目的增加,凸顯了日本在太空戰略中以“民用”掩蓋軍事用途的事實。目前,日本的航天技術總體上與美國相差較大,在導彈預警、電子偵察等領域幾乎還是空白,但日本擁有發達的電子科技,日本的H-2A運載火箭技術先進,運載能力幾乎可以支持目前以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應用衛星發射任務。而在光學成像偵察衛星方面的成果,也顯示出日本在航天領域的潛力。美國可利用日本的衛星偵察中國、朝鮮的舉動,而日本則可借助美國的成熟技術,發展導彈預警、電子偵察等衛星。一直以來,美國為了利用日本為其服務,而縱容日本在太空軍事領域技術方面的發展。如今,日本的太空運載技術和控制技術已不可小覷,某些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階段。如果日本與美國在太空領域取得進一步軍事合作,將對中國構成一定威脅。
炒作“中國天空威脅”暗藏玄機
軍事問題專家鐵鈞指出,拿莫須有的鄰國威脅做擋箭牌,是美日政府特別是日本政府的慣用伎倆。事實上,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和太空軍備競賽,中方進行的太空試驗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方已向包括日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通報了太空試驗的情況。
美國在推出“重視亞洲”和“重返亞太”戰略之后,正節節推進對亞洲事務的深度、綜合軍事干預,宣揚“中國威脅論”是其維持在亞洲軍事霸權目的的不二選擇。每當美國人跑到日本扯一扯“中國威脅”,日本都會有人心領神會,迅速將美國人的心聲傳播到地區國際社會甚至全世界。近年來,美日一手挑起并渲染的所謂中國網絡威脅、東海防空識別區、火控雷達鎖定、海洋軍事進出活動、南海981鉆井平臺、軍機異常接近等等,無不如出一轍。在不久的將來,美日鼓噪和渲染的話題,可能會是太空領域了。?笪(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