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起逛超市,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享家宴聊家鄉……這些私交往來讓嚴肅的外訪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專家表示,個人外交最重要的好處是,可以更加放開地、深入地談很多敏感問題和難題;兩國領導人建立友誼,則高層互動就會好一些,減少誤讀。
在中德兩國良好關系的基礎上,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見面頻密,兩國領導人因此被稱為“老朋友”。10月10日,在結束中德政府磋商后,默克爾總理陪李克強總理一同逛了位于柏林市的一家超市。默克爾和李克強提著購物籃,她不時向李克強介紹貨架上的商品,還搶著付款。正像是許久不見的老友一樣,默克爾專門在超市里挑選了兩張明信片送給李克強總理的夫人和女兒。在超市門口,見到兩國總理到來,路邊不少民眾圍了上來,默克爾隨即把李克強介紹給一位七八歲的德國小女孩,說道,“這是我的中國同事。”
兩國總理一起逛超市的外交活動不多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表示,兩國領導人的這一互動說明,兩國關系很好并且希望向世界宣示,兩國具有這樣良好的關系。
李克強與默克爾還共同促成了一次嚴肅的磋商會的“溫情開場”。超過30位部長出席的中德政府磋商會談開場,默克爾祝參會的一位中方農業部長“生日快樂”,而李克強總理則當場提議共同舉杯為這個特別的生日送上祝福。他風趣地說,祝福農業部長,意味著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
金燦榮表示,這種溫情片段有助于談判的氣氛,雖然大家仍會各自堅持立場,但如此一來,會愿意通過合作的方式,而不是通過對抗來解決問題。
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共同進行的小范圍晚宴也體現了李克強注重“個人外交”。10月13日晚,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專門邀請李克強總理做客自己位于莫斯科西郊的官邸——“高爾基-9號”別墅,并準備了豐盛的家宴,兩國總理在家庭餐桌上進行了兩個小時的“不打領帶外交”。?笪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