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彬 鄭玉建 張愛玲 劉華 紀濤
烏魯木齊地區口腔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聶彬 鄭玉建 張愛玲 劉華 紀濤
目的 通過調查烏魯木齊地區口腔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分析烏魯木齊地區口腔衛生從業人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方法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采用自設式問卷調查。調查表并將調查表分發到自治區和烏魯木齊市衛生行政部門登記在冊的口腔衛生從業人員。結果 至2012年年底烏魯木齊地區在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或備案的口腔衛生人員共計1205人,其中口腔醫師962人,護士243人,醫護比為3.96∶1,牙醫人口比1∶4002。結論 烏魯木齊地區口腔衛生人力資源達到WHO建議水平,醫護結構不合理,學歷和職稱結構層次不合理,城區分布嚴重不平衡。為改善現有問題,衛生行政機構應合理設置口腔醫療機構已達到口腔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教育結構。
口腔衛生;人力資源;烏魯木齊
口腔人力資源的數量、結構和配置是口腔衛生服務發展的先決條件。其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口腔衛生服務的能力[1]。較發達國家的口腔衛生人力資源的研究相比,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烏魯木齊市作為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口腔醫療機構及人力資源相關信息自1988年第一次調查后還未更新。本次調查是為了獲得烏魯木齊地區最新的口腔醫療資源、人力資源的數量、構成、分布等情況;了解口腔醫療資源的分布特征,以及烏魯木齊市口腔服務能力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行政部門合理配置我市口腔醫療資源、提高口腔衛生服務能力提供科學依據。
1.1 一般資料 烏魯木齊市轄區內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或備案的口腔醫療機構,含烏魯木齊市口腔醫院、區(含兵團)、市屬綜合醫院口腔科、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科、私人口腔診所(部隊駐烏市醫院口腔醫療機構除外)。
1.2 方法 根據定性訪談結果,采用自設試定量調查問卷的方法。問卷由地方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分發到所有的口腔醫療機構。各口腔醫療機構按2011年12月31日的實際情況填寫表格。共發放問卷266份,收回有效問卷266份,有效率100%。利用EpiData3.02軟件建立數據庫錄入原始數據資料,結合EXCEL軟件進行數據篩選,SPSSl9.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
1.3 內容 本文從數量、質量和分布的角度對烏魯木齊市2012年口腔衛生人力資源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口腔醫療機構的基本情況;口腔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人員基本情況;口腔機構門診量、椅位數及醫用占地面積的情況。
2.1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人力資源數量 至2012年12月底烏魯木齊地區內在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或備案的口腔醫療機構,包括烏魯木齊市口腔醫院、區(含兵團)、市屬綜合醫院口腔科、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私人口腔診所(部隊駐烏醫院口腔醫療機構除外)共266所,從經營性質上,調查及評估266所醫療機構中,41所為公立口腔醫療機構占15.41%,209所為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占78.57%,其它16所口腔醫療機構占6.01%;從隸屬關系上,區屬(含兵團)8所(占 3.01%),市屬 33 所(占 12.41%),民營或個體209所(占78.57%),其它16所(占6.01%);從醫療機構類別上,專科口腔醫院1所(占0.38%),綜合醫院口腔科50所占18.80%,口腔診所 215 所(占 80.82%)(見表 1)。
至2012年12月底烏魯木齊地區內口腔衛生人員共計1205人,烏魯木齊市口腔診療機構共有專業從業人員1205人。其中口腔醫師962人,男405人,女557人;口腔護士243人,基于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市范圍內醫師和人口比例為1∶4002。

表1 烏魯木齊地區口腔醫療機構按隸屬關系分布情況
2.2 烏魯木齊市公口腔衛生人力資源結構
2.2.1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人員職稱結構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共有口腔醫生962人,護士243人。醫生、護士比例為4∶1;男女醫生比例為0.72∶1。口腔醫生中,高級職稱99人(10.29%);中級職稱290人(30.14%);初級職稱529人(54.99%);無職稱者 44 人(4.57%)。
2.2.2 烏魯木齊市口腔診療機構衛生人員學歷結構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的口腔醫生中,中專及以下學歷15人(1.56%),大專學歷 493 人(51.25%),本科 328 人(34.10%),碩士116人(12.06%),博士及以上9人(0.93%)。
2.3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地區分布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共有87.97%分布在中心城區(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水磨溝區)。共有92%的口腔醫生集中于此。中心城區口腔醫生中持有中專科及以下學歷者占50.17%,本科學歷占35.71%,本科以上14.12%。在郊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的64位醫生中,本科學歷持有者占16.88%,本科學歷以下占77.88%。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醫師和人口比為1∶1706,郊區比例為1∶5325。
2.4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門診工作狀況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2011年度的門診量為778997人,日均門診量2134人。
3.1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人力資源較全國水平相對充足2011年我國進行了一次全國口腔醫學專業人力資源現狀調查,中國口腔醫師數量從1949年的數百人發展到目前的136520人,中國口腔衛生服務的能力和口腔醫生的數量嚴重不足,每11000人僅有1個口腔醫師,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1988年,全疆第一次口腔衛生人力資源調查顯示烏魯木齊市有88位口腔醫生,醫師人口數比為1∶13321[2]。經過25年發展,醫師和人口比例上升了4倍,達到1∶3235,遠遠超出了2008年國內的平均水平(1∶10000)[3],并與2005年世界范圍內大部分發達國家主要城市的比例持平(1∶5050~1∶1706)[4]。根據2009年對7省市的調查相比,烏魯木齊市醫師與人口比例高于排名最高的北京市(1∶4685)廣東市 1∶7353(2004),遼寧省 1∶7680(2010),上海1∶5201(2012)。就此結果得出烏魯木齊市口腔人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排為前列[5]。
3.2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公平性較差 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衛生資源充裕,而郊區資源匱乏。無論從醫師人員配備及職稱教育水平都有存在較大的差別。其中87.97%的口腔醫生集中在中心城區,所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持有者均在中心城區,并且中心城區醫師和人口比例高于郊區3倍。
3.3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人員結構比例失調 烏魯木齊市口腔衛生診療機構醫生、護士比為4∶1。與國際上建議的1∶2存在較大差異[1]。提示目前口腔醫療輔助人員資源不足。作為全國范圍性的問題,該結構比例失調使得簡單的處理工作占用了醫師的工作時間,使其不能高效工作,進一步降低牙科服務效率,最終造成口腔人力資源浪費。此外,世界范圍發達國家口腔醫師男女性別比持于4∶1[1]左右,本研究中的的比例提示男女醫生性別比例不均。然而男女醫生比例的國內外研究均較少,但鑒于男女性醫師口腔工作特點的不同,此研究將在未來的口腔人力規劃中起到重要作用。
3.4 烏魯木齊市口腔醫療機構結構不均 烏魯木齊市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數量大約是公立醫療機構的4倍,而從業人數和公立醫院基本相當。在這些口腔醫療機構中,民營機構215家(占81%),提示在烏魯木齊地區民營的口腔診所為解決群眾口腔疾病的主要場所。因其分布地點大多住居民區,工作時間較公立醫院靈活,服務態度好。治療費用低的優勢,民營機構被多數居民接受。然而,由于國家對民營口腔診所監管較弱,部分診所也存在追求暴利。服務質量缺乏保障,少數人員無證行醫。導致口腔醫療質績無法保障,影響民營口腔機構的信譽。
4.1 改善口腔醫生在全市內的合理分配 使得口腔醫生從相對比例密集地區去相對稀疏地區工作的將是近年來的工作重點與難點。然而,在市場經濟的剛性薪酬安排下,口腔醫生一般都不會自主選擇到基層與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工作。因此相關政策推動,經濟環境改善已迫在眉睫。如為邊遠地區醫療機構在各大醫學院校提供定向人員培訓是近年來較為有效的措施。此外,中心城區的醫生暫時調配也可減緩中心城區的就醫壓力以及郊區的就醫匱乏情況。
4.2 施行全疆范圍內的口腔衛生資源調查 通過對口腔衛生資源分析,烏魯木齊市醫生人口比例已到達全國領先水平。然而在2009年的全疆調查中,烏魯木齊市執業醫師每千人數高于全疆水平兩倍,同時高于比例較低的喀什以及和田地區三倍[6]。因此僅就烏魯木齊市水平與其他省市的縱向比較存在較大誤差,全疆的數據將會更具參考價值。
[1] 李剛.口腔醫療國外現狀[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1):3-4.
[2] 袁祥民,林兆,迪麗努爾,等.口腔疾病和口腔醫生現狀及其預測一新疆伊寧等地調查報告[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1988(4):230-231
[3] 趙麗穎,孫成,孫正.探索口腔人力資源管理的新途徑[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10,26(7):512-514.
[4] Kandelman D,Arpin S,Baez RJ,et al.Oral health care system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J].Periodontol,2012,60(1):98-109.
[5] 高寶迪,李剛,王伊,等.我國部分省市口腔醫生基本結構調查報告[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1,27(2):279-282.
[6] 楊艷新.新疆醫療機構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預測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2011.
Objectiv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urumqi region oral health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the status quo of the oral health practitioners in urumqi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Method This study 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a random questionnaire survey.Survey and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to autonomous region and urumqi city register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oral health practitioners. Results Until the end of 2012 in urumqi region registered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health or the record of oral health workers a total of 1205 people, including 962 oral physicians, nurses, 243 people, medical ratio was 3.96∶1, the dentist population than 1∶4002.Conclusion Urumqi region oral health human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WHO recommended levels,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medica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unreasonable level, urban distribution of serious imbala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agency should be reasonable setting of oral medical institutions has reached to beat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optimize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Dental;Manpower;Urumqi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01
烏魯木齊市衛生局課題(201201)
新疆 830028 新疆醫科大學公衛學院 (聶彬 鄭玉建)830002 烏魯木齊市口腔醫院(張愛玲 劉華 紀濤)
鄭玉建 E-mail:zhyujian6@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