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驥揚 孫東原 孟暉 賴雪娜
Meek植皮術及微粒皮移植術在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治療中的效果比較
陳驥揚 孫東原 孟暉 賴雪娜
目的 比較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中Meek植皮術治療及微粒皮移植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確診治療的40例特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隨機平均分成Meek植皮術組和微粒皮移植術組,各20例,分別采用Meek植皮術及微粒皮移植術。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康復狀況:植皮融合時間、瘢痕情況及預后關節活動狀況等。結果 Meek植皮術組:皮片平均成活率為90.0%,植皮區創面平均融合時間為(25.3±2.2)d,瘢痕呈網狀增生且程度較輕,關節活動較好。微粒皮移植術組:皮片平均成活率為55.0%,植皮區創面平均融合時間為(36.4±3.1)d,瘢痕呈條索狀或片狀增生,關節活動較差。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患者,采取Meek植皮術進行治療,其效果顯著,費用少,治愈時間少,且減少患者的活動受限的痛苦。
燒傷;Meek植皮術;微粒皮移植術
臨床上對于特大面積燒傷創面的修復一直都較為棘手,而近幾年,Meek皮片移植術在大面積燒傷創面的臨床修復治療中作用十分顯著。1958年首先由Meek提出使用取皮植皮,之后其又提出擴展率較大的新型自體郵票皮片技術,由于當時該項技術為全人工操作,因此對Meek植皮技術的推廣產生一定的影響[1-2]。20世紀90年代,荷蘭率先推出了一種新型機械化微型皮片移植技術即Meek植皮術,可以1∶6或1∶9的比例將移植自體皮進行充分擴大直至封閉創面,通過有效實踐,明確了該項技術的具體療效,為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治療帶來了希望,該項技術迅速在歐洲得到推廣使用[3-4]。本研究旨在比較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中Meek植皮術治療及微粒皮移植術的各項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2月~2013年2月選取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確診治療的40例特大面積深度燒傷需進行創面治療的患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Meek植皮術(Meek植皮術組)及微粒皮移植術(微粒皮移植術組)。Meek植皮術組:共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齡18~45歲,平均年齡(31.2±3.8)歲;燒傷總面積80%~96%,平均面積84.28%;三度燒傷面積35%~60%,平均44.0%;微粒皮移植術組:共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齡19~51歲,平均年齡(31.4±2.7)歲;燒傷總面積70%~94%,平均面積86.2%,三度燒傷面積38%~75%,平均面積47.5%。并發癥:共出現20例吸入性損傷,6例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上述40例患者均無其他基礎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發生創傷后5~8d進行首次手術治療,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創面進行常規切(削)痂后,患者的具體手術方法為Meek植皮術和微粒皮移植術,兩種方法實施過程總結如下。
Meek植皮術組:20例患者均使用電動取皮機,獲得同樣規格的皮片,大小一致,約為長寬4.2cm、厚0.3mm的長方體,將采取的皮片平鋪于特質軟木盤上并將其放于Meek刀割機器中,垂直進行兩次切割,按照原先皮片的大小將其切割成196塊適合移植大小的小正方形皮片。將微型皮片粘合至聚酰胺薄紗上并將其貼于先行切痂的創面上進行包扎。聚酰胺薄紗可依照患者不同情況按需要進行1∶3~1∶9等比例擴展。實施手術后5~7d進行換藥。將外層敷料去除后,若發現積液則立即清除。觀察患者皮片成活狀況、愈合時間等。隨訪觀察并防止瘢痕增生。
微粒皮移植術組:采取厚0.2~0.3mm自體皮片并將其剪碎成<1mm的微粒。此組患者的皮片轉移方法為鹽水漂浮綢布轉移法,獲得微粒后將其轉移到患者的創面上,由患者自身規整、愈合,包扎后不做任何措施。與手術后7~8d進行換藥,檢查患者創面,以暴露或半暴露方式觀察創面微粒皮生長愈合情況。將小皮片移植至患者殘余創面上直至愈合。隨訪觀察并防止瘢痕增生。
1.3 觀察指標[5]觀察兩組患者創面植皮區融合時間、瘢痕增生度及關節活動。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植皮成功率及費用比較 兩組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后,Meek植皮術組患者治療過程時間少,在較短的時間愈合傷口,住院時間短,與微粒皮移植術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特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指標比較情況
2.2 兩組關節活動度情況比較 Meek植皮術組患者經過相應的鍛煉沒有出現關節活動障礙的并發癥,與微粒皮移植術組相比[30.0%(6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29,P<0.05)。
當患者發生特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的修復術,由于異體皮來源十分稀少,質量較差、費用十分高昂,因此,臨床修復治療十分困難[6]。而微粒皮移植術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逐漸發展為特大面積燒傷創面修復的常規手術。由于異體皮來源十分稀少,因此價格十分昂貴,從而間接限制了該項技術的開展。而1994年自荷蘭引進的新型植皮技術,使Meek植皮術得以在歐洲迅速得到推廣發展。直至2004年,引入我國,根據近幾年我國使用該項技術的情況,該項技術已逐漸顯示出其明顯的優勢。使用Meek植皮術能夠有效縮短患者實施手術的時間,且植皮效果、愈合狀況及費用等均明顯優于傳統微粒皮植皮術[7-8]。
本研究結果顯示,Meek植皮術組各項指標的比較上均明顯優于微粒皮移植術組,手術費用較低。使用Meek植皮術后患者皮片成功率較高且融合快、皮化快。使用Meek刀切割后的微型皮片約為3mm的正方形,比微粒皮稍大且抗感染能力高于微粒皮,因此術后成活率較高。微型皮片均勻分布于創面上后,向四周擴展生長成網狀,而分割未愈創面則最后融合,愈合較快的部位通常瘢痕較輕,愈合較慢的部位則較重,間接達到分割瘢痕的目的。在實施Meek植皮術后,其創面的愈合情況良好,較少發生嚴重的瘢痕粘連現象,患者創面由于皮片的平均分布增生現象輕,患者的關節影響不大,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實施一定的鍛煉,可在短時間內回復正常功能。微粒皮上皮化時間較長且分布不均,愈合后易出現條索或片狀瘢痕,關節部位易攣縮,影響正常活動,因此常需接受瘢痕松解植皮術。
綜上所述,Meek植皮術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成功率且瘢痕較輕,預后較好,手術時間短,費用較少,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心理壓力,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創面修復植皮術。
[1] 鄧勇軍,凃家金,周華,等.Meek植皮術在大面積深度燒傷治療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1):136.
[2] 徐建軍,林才.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在大面積深度燒傷中的應用[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1,6(1):111-117.
[3] 隋穎.Meek植皮術在治療特重度燒傷中的應用體會[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1,34(4):313-314.
[4] 李云霞,彭煉君,袁媛,等.重度燒傷深度創面Meek植皮術的護理配合[J].西部醫藥,2011,23(6):1154-1155,1158.
[5] 何國,鐘泉,曾婷苑,等.Meek植皮術在特大面積燒傷創面修復中的應用[M].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0,5(2):206-211.
[6] 劉洋,包校偉,袁華,等.Meek植皮術治療特大面積深度燒傷的臨床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55-56.
[7] 蘇永濤,隋穎,趙繼東,等.Meek植皮術用于特大面積燒傷患者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51):86-87.
[8] 鄭冬華,湯曉芬,谷迪丹.Meek植皮技術修復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1):4012-40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14
廣東 51806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陳驥揚 孫東原 孟暉)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婦產科 (賴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