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揚
改良引流管固定在外科手術引流中的效果觀察
王光揚
目的 探討高舉平臺加井字法固定引流管在預防意外脫管的效果。方法 將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心胸神經外科術后需放置引流管>3d的患者32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16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引流管固定方法固定,實驗組采取改良式固定(高舉平臺加井字法固定)。比較兩組固定牢固性及意外拔管率。結果 實驗組引流固定后意外拔管例次發生率為1.2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50%(χ2=7.47,P<0.01);實驗組在變換體位時擔心引流管脫出、感覺不便、牽拉痛的患者比例分別為15.63%、6.25%及3.13%,顯著少于對照組的35.63%、28.13%及13.75%(P<0.05)。結論 改良式引流管固定較牢固,意外拔管率顯著低于傳統引流管固定方法固定,更利于患者術后床上活動及康復。
外科手術;引流管;改良固定;護理
顱腦術后行引流的目的是為了引流出顱腦內殘留的血性腦脊液和血液,從而可以有效地減輕殘留物對腦膜的刺激,達到預防蛛網膜顆粒閉塞及腦膜粘連的目的,同時還可減輕腦水腫的癥狀,因此,在術后進行有效的引流術對患者術后的恢復十分重要。然而,引流管由于其結構的獨特性,很難達到有效的固定,引流管固定后膠布彈起、固定不牢固、意外拔管在外科手術后引流中時有發生,是影響術后引流及增加患者痛苦的常見原因[1-2]。將主要探討一種改良的引流管固定方法,以達到對引流管很好的固定。最終實現對顱腦術后腦內殘留物的有效引流,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現將本文針對該臨床問題所開展的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患者,需放置引流管超過3d的患者32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依據患者住院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60例,對照組中男91例,女69例,年齡47~73歲,平均(58.5±7.3)歲,其中腦出血破入腦室94例,腦室出血57例,腦腫瘤術后合并腦積水3例,腦出血術后伴腦積水2例;實驗組中男83例,女73例,年齡45~69歲,平均(57.3±6.8)歲,其中腦出血破入腦室98例,腦室出血62例,腦腫瘤術后合并腦積水2例,腦出血術后伴腦積水2例。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傳統固定法,即用醫用膠布將引流管360°包裹后相互交叉黏貼與皮膚上。固定妥善后,加強護理,注意避免引流管扭曲、折疊、脫管等,并遵醫囑定期更換引流袋。
1.2.2 實驗組 采取改良式固定,即高舉平臺加井字法固定,具體操作如下:在常規360°包裹引流管后,于引流管下方用膠布相互對貼,對貼的膠布長度根據所用引流管的性質酌情留夠一定的活動度。之后所剩余膠布再黏貼于患者皮膚上,最后在黏貼皮膚的膠布上再進行“井字”加固。其余護理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引流管引流時間,觀察兩組患者引流管固定的牢固性,并比較兩組固定后意外脫管發生例次。同時了解患者固定期間舒適情況,主要包括詢問患者是否擔心引流管脫出,改變體位時是否感覺不便,是否有牽拉痛,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引流管留置時間及固定后意外拔管的情況比較兩組引流管留置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引流固定后意外拔管2次,意外拔管例次發生率為1.25%;而對照組發生意外拔管共12次,意外拔管例次發生率為7.50%。實驗組引流固定后意外拔管例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7.47,P<0.01,見表 1)。
2.2 兩組患者舒適情況比較 實驗組在變換體位時感覺不便、牽拉痛患者、擔心引流管脫出的患者比例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1 兩組引流管留置時間及固定后意外拔管發生率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舒適情況比較[n(%)]
外科手術后各引流管引流情況是判定手術療效及預后的重要依據,而妥善固定、預防引流管滑脫是確保引流順暢的前提[3-4]。因此,牢固固定引流管、避免意外脫管、減輕引流管留置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是術后護理的重點[5]。從本研究可以看出,傳統膠布固定只將引流管用膠布固定于皮膚上,雖然固定操作簡單,但固定后不牢固,意外拔管率較高,患者在床上變換體位時有28.13%的患者感覺活動不便,有13.75%的患者出現牽拉痛,有35.63%的患者擔心引流管脫出,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而改良式固定方法在常規360°包裹引流管后于引流管下方用膠布相互對貼,其對貼的膠布長度可根據所用引流管的性質酌情調節,從而抬高了引流管固定平臺、延伸了引流管活動度,使得患者活動范圍相對增加。而之后再將所剩余膠布黏貼于患者皮膚上后又對黏貼膠布進行了“井字”加固,從而使患者引流管固定更為牢固。結果顯示,改良式固定引流管方法較對照組意外拔管率顯著降低,提示改良固定引流管較傳統固定法更牢固可靠,變換體位時感覺不適、牽拉痛及擔心引流管脫出的壓力顯著減輕,更利于患者床上活動及康復。因此改良的高舉平臺加井字法固定引流管預防意外拔管效果顯著。
[1] 丁彩兒.引流管兩種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13-414.
[2] 方久英.引流管不同固定方法在膽總管術后的效果比較[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3):42-44.
[3] 馬立鑫,郭秀艷,傅水吉.改進引流管固定方式在側腦室外引流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11):676-677.
[4] 孟凡鵬,吳海遠.皮下潛行放置引流管在側腦室外引流中的作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11):704.
[5] 劉薇,沈姜津,陳娟.兩種傷口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10):9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35
云南 661199 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心胸神經外科 (王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