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連家
聯合用藥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研究
周連家
目的 探討聯合用藥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0年3月~2013年4月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衛生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n=51)。實驗組給予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奧美拉挫藥量40mg,奧曲肽藥量0.1mg,采用靜脈注射方式治療,對照組給予單一的奧美拉唑治療,藥量40mg,通過與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進行靜脈注射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止血率效率、再出血量等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聯合用藥治療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對于單一藥物治療效果更為顯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老年消化道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聯合用藥
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嚴重疾病之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各種類型并發癥,其中急性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急性出血由于起病比較急,且病情發展非常迅速,若患者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導致出血過度而容易導致死亡[1]。因此,及時發現并進行止血搶救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治療老年性消化性潰瘍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主要因為老年患者體力比較差,難以承受內鏡操作。本研究分析聯合用藥在治療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2013年4月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衛生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4.5±12.5)歲;輕度出血、中度出血和重度出血分別有18、25、8例。對照組男36例,女15例;年齡59~84例,平均年齡(68.5±13.6)歲。輕度出血、中度出血和重度出血分別有20、26、5例。兩組患者出血部位均在胃部和十二指腸內。兩組在年齡、性別以及出血位置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進行常規檢查。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給予常規的止血搶救治療和常規的治療,比如在入院后出血還未得到有效控制前要先進食并盡快進行止血。
對照組:給予單一藥種治療。給予奧美拉唑(上海華氏制藥有限公司天平制藥廠生產,國字準號H19980124)40mg與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進行輸血和補液、同時還需要使用立止血或者凝血酶等加速止血速度。
實驗組:給予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奧美拉唑給藥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奧曲肽(Novartis Pharma AG生產,批準文號H20020229)給藥方式為融合5% 50ml糖水中融入0.1mg奧曲肽后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治療期間同樣需要只用立止血或者凝血酶等加速止血的藥物。
在整個治療期間,需要有專人對患者出血情況,用藥情況,不良反應出現情況,止血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2]。
1.3 療效判定標準 消化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療效判定主要以顯效、有效、無效以及再出血四種形式表示[3]。顯效:患者在治療24h后不再出現便血或者嘔血現象、各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內鏡檢查下確定未有再出血現象。有效:在治療48h后患者嘔血和便血的癥狀有明顯改善,脈搏和血液逐漸平穩。無效:在治療72h后患者便血或者嘔血的現象仍存在,生命體征變化幅度大、內鏡檢查下仍發現有血液滲出。再出血:指的是治療后嘔血和便血現象已經全部消失的患者突然間又有出血現象,在內鏡檢查下有新出血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顯效46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24h內止血20例,48h內止血31例,無再出血現象,再出血率為0%;對照組顯效36例,有效9例,無效4例,再出血2例,總有效率88.2%。24h內止血10例,48h內止血39例,再出血2例,再出血率3.9%;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有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2例(3.9%),實驗組3例(5.9%),均表現為腹脹和惡心。實驗組止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表1 兩組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老年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和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從表2可知,研究組在12h內就止血的就20例,對照組僅有10例。止血后研究組再出血未0%,而對照組再出血為3.9%。可見,無論在止血速度和止血效率方面研究組都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最常見的嚴重疾病之一,以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最為常見。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十二指腸潰瘍潰瘍、胃潰瘍以及食管潰瘍這種消化性潰瘍疾病產生的原因與遺傳、胃酸過多以及胃黏膜功能下降等多種原因有關。其中,胃酸過多是最主要原因也是潰瘍疾病產生的必然條件[4]。胃酸過多會造成潰瘍粘膜損傷,正常狀態下胃中的pH值應該≥4,如此才能夠在潰瘍出現時緩解疼痛和促進愈合,但是若胃中的pH值發生改變,造成胃酸過多,那么就會影響這種平衡,引發潰瘍產生并阻礙潰瘍愈合。除了胃酸是引發消化性潰瘍的最主要原因之外,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也是引發消化性潰瘍疾病的一個重大原因[5]。Hp感染主要是通過損害胃酸分泌的控制機制來達到影響影響潰瘍痊愈或者導致其復發的目的[4]。因此,為了更快地促進潰瘍傷口的愈合,降低潰瘍發生率,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解決Hp感染,真正根除Hp感染,實現根治潰瘍疾病的目的。目前,臨床上根除Hp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為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的聯合治療方法[6]。
臨床上消化性潰瘍患者中最常見的是老年人患者,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身體各種功能逐漸衰弱,各種代謝能力也逐漸變得緩慢,造成其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由于體弱多病,長期形成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所致。消化道出血時消化性潰瘍疾病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臨床上治療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內鏡下注射止血治療和藥物治療。本研究患者均為老年患者,基于老年人身體功能差、難以忍耐內鏡操作的問題,因此選擇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但是由于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比較多,單一用藥和聯合用藥產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而臨床上大多采用單一藥物治療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有效率仍不是很理想。所以,有專家提出聯合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想法[7]。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用藥的實驗組較單一用藥的對照組,其止血效率提高,且治療過程中未出現再出血現象。
本研究使用奧美拉唑和奧曲肽進行聯合治療,奧美拉唑本身具有拮抗胃酸分泌的作用,使人體胃酸pH長期>6,能夠幫助其他止血藥物創造一個加速止血藥效發揮的良好環境。奧曲肽具有阻塞靜脈血流的功能,從而實現止血目的[8]。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98%,24h內止血20例,48h內止血31例,無再出血現象,再出血率為0%;對照組再出血2例,總有效率88.2%,24h內止血10例,48h內止血39例,再出血2例,再出血率3.9%。兩組在治療期間僅出現腹脹或惡心的不良反應。可見,聯合用藥相對于單一用藥在治療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上效果更為顯著,且不良反應少。
[1] 段志波.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比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1(6):2449-2450.
[2] 盧小容.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臨床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7):790-791.
[3] 由遠革.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14(5):153-154.
[4] 徐樟文.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診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4):142-143.
[5] 陸福山,陳斌,黃靜紅,等.胃鏡下局部噴灑凝血酶雷貝拉唑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16(16):87-88.
[6] 楊敏,佟小強,王建,等.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內介入治療[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18(1):10-12.
[7] 周純.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0):147-148.
[8] 孟和.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0):83-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73
山東 262300 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衛生院 (周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