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剛
改良痔動脈結扎術治療Ⅱ~Ⅲ期內痔的臨床療效觀察
雷剛
目的 探析內痔Ⅱ~Ⅲ期實施痔改良結扎痔動脈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入選內痔Ⅱ~Ⅲ期患者202例,隨機分為兩組(n=101),觀察組采用改良結扎痔動脈術療法,對照組經傳統痔環切術,比較手術的臨床效果、術中引流管拔出時間(d)、切口大小(cm)、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各參數變化。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88.2%vs54.4%,P<0.05),觀察組的術中引流管拔出時間(3.8±0.1)d、切口大?。?.36±0.91)cm、術中出血量(38.65±5.23)ml、住院時間(5.3±0.7)d各參數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的術中引流管拔出時間(10.3±0.7)d、切口大小(11.03±1.12)cm、術中出血量(67.45±9.98)ml、住院時間(8.4±0.9)d,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內痔Ⅱ~Ⅲ期患者實施改良結扎痔動脈術療法,臨床效果確切,可靠安全,可作為手術治療內痔Ⅱ~Ⅲ期的首選方案,值得臨床推廣。
內痔;改良痔動脈結扎術
內痔Ⅱ~Ⅲ期是肛腸系統疾病,主要源于肛腸靜脈曲張或下移性肛墊,臨床較為常見[1]。我國是痔瘡的高發國家,素有“十人九痔”的說法。據2011年中華醫學會肛腸外科學分會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中年人(35~50歲)患有混合痔,與飲食結構、職業、不良排便等有直接影響[2]。內痔Ⅱ~Ⅲ期如不能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探析該病的最佳治療方案至關重要,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對內痔Ⅱ~Ⅲ期患者101例行改良痔動脈結扎術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101例內痔Ⅱ~Ⅲ期患者,年齡36~51歲,平均年齡(40.91±3.12)歲。入選標準:經臨床癥狀及體格檢查確診為內痔Ⅱ~Ⅲ期;患者的平均年齡、病變范圍、合并癥等基線特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患者基線特征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常規術前做肝腎功能、尿、血常規,心電圖,凝血功能等檢查,應用生理鹽水灌腸清洗,采用改良結扎痔動脈術,左側臥位,鋪無菌巾實施碘伏常規消毒,實施1%鹽酸利多卡因20ml局部浸潤麻醉,用兩食指擴張肛門3min,使內痔暴露充分,了解內痔出血及脫垂情況,正確啟動并連接痔動脈多普勒診斷儀與透明開窗肛門鏡,肛門鏡及肝門均用石蠟油潤滑。將肛門開窗鏡置入肛內,直腸黏膜齒線上2~3cm應用超聲多普勒探頭探查痔動脈搏動,對動脈的流速深度和定位進行探測,于最強搏動處實施8字可吸收線進行縫合,然后將縫線拉緊。探頭超聲復查如聲音消失或減弱說明已將動脈縫扎。打結后不可將縫線剪斷,后退肛門鏡1cm補縫一針,深度到達肌層黏膜以下。通常進行4~6處縫合,手術后將1粒太寧栓納入肛門內,術后無排便和飲食限制,抗生素常規靜滴3d,排便后清潔局部,并納入1粒太寧栓。對照組:實施傳統痔環切術,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局麻達效后,用組織鉗提起外痔皮瓣向肛內作一菱形切口,鈍性加銳性剝離痔核組織至齒線上0.5 cm,用彎鉗鉗夾內痔基底部,用帶7號絲線圓針于鉗下貫穿“8”字縫扎,剪除殘端。
1.3 判斷和評估標準 參照以下評分指標:術后并發癥0~5分,全身癥狀0~5分,肛門疼痛0~5分,肛門墜脹0~5分,肛門瘙癢0~5分,總分最高25分[3]。顯效:0~5分;有效:6~10分;好轉:11~19分;無效20~25分。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的百分比。
1.4 藥物與儀器 XNG-ZZ肛腸多功能檢查治療儀(廠家:山東樂陵信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復方角菜酸酯栓(商品名:太寧栓;批號:H20083150;廠家:西安楊森制藥)。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9.10% vs 66.34%,P<0.05,見表 2)。

表1 臨床效果比較(n)
2.2 兩組手術參數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參數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2 兩組手術及術后各參數變化
Ⅱ~Ⅲ期內痔是肛腸系統疾病,主要源于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不良排便習慣導致肛門靜脈叢曲張或下移性肛墊。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排便性出血伴脫出痔核,無法自行回納,甚至出現化膿、糜爛、感染及嵌頓性痔核等[4]。該病與患者的飲食結構、職業、個人衛生環境等有直接影響。該病可根據臨床癥狀和體格檢查來確診。目前的手術療法主要有痔環切術、外剝內扎術、結扎法及注射法等[5]。
本研究對Ⅱ~Ⅲ期內痔實施改良結扎痔動脈術,具有高度微創性,降低了術中的出血量,可完全性回縮痔核,無殘留皮贅,保護精細肛門排便功能。超聲多普勒監測下改良痔動脈結扎術可對痔動脈進行精準縫扎及定位,使痔動脈的血流供應阻斷,且本術式在齒線下無切口,術后無疼痛,操作簡單,術后無排便失禁、尿潴留及局部肛管狹窄、壞死、潰瘍等并發情況,實施改良結扎痔動脈術,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黏膜下層進行縫合,但不宜過深,女子則要在吻合器關閉前進行陰道檢查,避免形成陰道直腸瘺;(2)縫合位置如過高,會降低懸吊牽拉肛墊的作用;(3)嚴重脫垂者要進行雙層縫合;(4)術后觀察回縮痔核情況,進行血栓、皮贅切除,避免水腫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改良痔動脈結扎術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切口小,術中出血量小,引流管拔除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說明內痔Ⅱ~Ⅲ期患者實施改良結扎痔動脈術療法,臨床效果確切,可靠安全,可作為手術治療內痔Ⅱ~Ⅲ期的首選方案,值得臨床推廣。
[1] 徐楊榮.3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Ⅲ、Ⅳ期內痔的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3):150-151.
[2] 應曉明.消痔靈四步注射術治療Ⅰ-Ⅲ期內痔158例臨床療效[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6):702.
[3] 劉艷,張波.改良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痔動脈結扎術治療痔病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4):153-156.
[4] Tokunaga Y.Clinical Utility of Sclerotherapy With a New Agent for Treatment of Rectal Prolapse in Patients With Risks[J].J Clin Gastroenterol,2013,6(4):31-33.
[5] 張波,丁義江.改良超聲多普勒引導下痔動脈結扎術治療痔病24例分析[J].江蘇醫藥,2012,38(12):157-1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25
河南 463000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