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華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在妊娠期貧血中較為常見,據(jù)相關研究調查,目前臨床妊娠疾病中IDA發(fā)病率為94%,而該病是引起孕產婦臨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本文研究中,選取福清平醫(yī)院2009年-2012年期間收治的65例妊娠期缺鐵性貧血患者中的治療組(35 例)使用多糖鐵復合物進行治療,臨床療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轉血液科診治的2009年-2012年期間的65 例妊娠期輕中度缺鐵性貧血患者,本文病例中年齡為23~39 歲,平均年齡為(28.2±3.1)歲;孕程為26~37周,在本文研究中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35 例)與對照組(30例),治療組患者中,輕度貧血11 例,占 31.43%;中度貧血19例,占 54.29%;重度貧血5 例,占14.28%。對照組患者中,輕度貧血8 例,占26.67%;中度貧血18 例,占60.00%;重度貧血4例,占13.33%。兩組患者在年齡、孕程、貧血程度、RBC(紅細胞)、Hb(血紅蛋白)以及MCV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本文臨床診斷均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制定并執(zhí)行,臨床表現(xiàn)需符合以下標準:癥狀較輕者為眼瞼、口唇黏膜、皮膚等蒼白;病情較重者表現(xiàn)出頭暈、納差、乏力等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MCV(紅細胞平均體積)<82 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6 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0.32;血片中可見紅細胞體小、中心淺染區(qū)擴大;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多正常或輕度增高;RBC(紅細胞)<3.5×1012/L;Hb(血紅蛋白)<100 g/L;SF(血清鐵蛋白)<15 μg/L;SI(血清鐵)<10.0 μmol/L。
1.3 治療方法 臨床治療中,治療組患者均給予多糖鐵復合物膠囊,150 mg/次,2 次/d;對照組則給予硫酸亞鐵、維生素C,0.3 g/次,3 次/d[2]。兩組患者經藥物治療后,觀察患者記錄癥狀變化和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本文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如下: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紅蛋白>110 g/L;有效:臨床癥狀改善,血紅蛋白上升值>20 g/L;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者加重,實驗室檢測血紅蛋白上升值<20 g/L[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比較,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兩組經臨床藥物治療之后,療效統(tǒng)計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者為25 例(71.43%),總有效率為94.29%;對照組顯效者為9 例(30%),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實驗室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其 RBC、Hb、MCV檢測值均有明顯改善,其中治療組患者檢測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測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測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RBC(×1012/L) Hb(g/L) MCV(fl)治療組 35治療前 2.92±0.68 91.21±8.80 61.40±7.52治療后 3.81±0.23 118.62±12.37 85.15±8.85對照組 30治療前 3.11±0.33 110.25±9.12 76.48±7.59治療后 2.88±0.76 90.90±8.52 60.30±7.50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中,治療組出現(xiàn)惡心者1 例;對照組則出現(xiàn)4 例牙齦黑染,9 例分別出現(xiàn)納差、惡心等不適癥狀[4]。兩組中的不良反應患者經減少服用藥物劑量后癥狀自動緩解,均能堅持5 周的藥物治療。
在妊娠期臨床疾病中,IDA屬于較常見的一類多發(fā)病。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增加及胎兒生長等需求,導致增加了對鐵的需求,尤其是妊娠后期這種需求量達到最大值,若在此階段孕婦未攝入足量的鐵元素或者營養(yǎng)不良等,引發(fā)孕婦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病癥,也導致孕婦出現(xiàn)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不良現(xiàn)象[5]。
目前,臨床治療IDA一般是采用口服鐵劑,有多糖鐵復合物和硫酸亞鐵片等多種藥物。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需要選擇安全、快速、高效和不良反應較少的藥物劑型[6]。多糖鐵復合物安全性好,多數(shù)通過腸粘膜吸收閥調節(jié)鐵元素的吸收量而控制血藥濃度,不易導致機體鐵吸收過量中毒,適合于孕婦服用,故對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7-8]。在本文研究中,筆者通過對治療組與對照組分別給予多糖鐵復合物與硫酸亞鐵、維生素C,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示:治療組顯效者為25 例(71.43%),總有效率為94.29%;對照組顯效者為9 例(30%),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RBC、Hb、MCV檢測值均有明顯改善,其中治療組患者檢測結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同時,兩組患者中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減低。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多糖鐵復合物在治療缺鐵性貧血孕婦中具有治療效果好,不良反應率極少,服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1]樂杰.婦產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54-155.
[2]王艷,胡傳來.孕期缺鐵性貧血干預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18(5):380-382.
[3]孫淑珍.多糖鐵膠囊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療效觀察[J].用藥研究.2011,4(4):55
[4]修新紅,萬愛華,袁麗,等.育齡婦女缺鐵性貧血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20(2):115.
[5]單丹.貧血對中晚期子宮內膜癌化療療效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9):93-94
[6]沈秀芳.孕產婦貧血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4):65-66.
[7]姚麗艷,范青,薄曉莉,等.力蜚能治療婦產科缺鐵性貧血47 例療效觀察[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2(11):1564-1565.
[8]許建飛.孕婦貧血狀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 0 0 5,20(24):3323-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