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瑜 張萍
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乳腺癌逐漸成為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接近西方發達國家水平,這種現象引起我國衛生部和醫學專家的高度重視。而今超聲診斷在診斷乳腺疾病的發展十分迅速,高頻探頭的出現使超聲鑒別病變的良惡性成為可能。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之一。研究表明,年齡在50~54 歲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1]。乳腺癌已經成為社會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其致死率在50%以上,然而乳腺癌早期的治愈率可以達到90%。因此及早發現乳腺癌并對其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關鍵。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的主要技術是超聲診斷。本研究通過分析超聲診斷對乳腺癌的診斷效果,探討其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陜西省鎮安縣醫院2007年7月-2013年6月在超聲科進行乳腺體檢的女性患者2306 例,年齡40~55 歲,平均(50±5)歲。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 采用GE LOGIQ 5 PRO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12.0 MHz。
1.2.2 檢查方法 對2306 例乳腺腫塊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患者仰臥位,雙臂上舉,使胸部和腋窩充分暴露,涂耦合劑后探頭在乳頭四周以順時針或逆時針做縱切、橫切、斜切連續掃查,發現病灶是至少相互垂直的兩個切面或更多確認病變,并觀察乳腺腺體厚度,導管有無擴張等。
2306例患者中,1270 例可探及囊性包塊1366 個,1180 為單側單發,38 例為單側雙發,50 例為雙側單發,2 例為單側多發或雙側多發,平均囊性包塊大多外形規則,邊界清晰,考慮為乳腺囊性增生或積乳囊腫,囊性包塊占總患者的55.1%。1005 例乳腺內可及邊界清晰包塊1104 個,915 例為單側單發,37 例為單側雙發,50 例為雙側單發,3 例為單側多發或雙側多發,所有實性包塊邊界清晰,考慮為乳腺腺瘤,實性包塊占總患者的43.6%。另有31 例為可疑乳腺癌,占1.3%,9 例在檢查后做了手術治療,另17 例先做手術治療,余下5 例檢查后未做手術治療。26 例已治療患者乳腺癌病變小于2 cm,腋下未發現淋巴結腫大的現象。
本次檢查出的9 例及時手術的可疑患者,腫塊均呈“毛刺狀”,如圖1所示,這是個典型的惡性乳腺腫瘤在早期的特征,首先邊界不明顯,且腫瘤是浸潤型生長的,“蟹足狀”侵入到正常組織中,對超聲鑒別提供了鑒別證據。如果患者腫塊呈“毛刺狀”外形,應立即動手術治療,另外,乳腺包塊內的微小鈣化對乳腺癌的鑒別良惡性也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乳腺腫瘤中一旦發現微小鈣化,則84.8%的概率,該腫瘤為惡性腫瘤。圖2所示為超聲檢查出的小乳腺癌癥狀,腫塊很小,但可以明顯地看見血管進入腫塊內部。利用超聲檢查早期乳腺癌,以乳頭為中心,探頭在乳頭四周以順時針或逆時針做縱切、橫切、斜切連續掃查的手法,尤其對外上限應作重點檢查,有助于發現病變[2]。

圖1 惡性乳腺腫瘤早期患者的超聲影像學圖片,腫塊呈“毛刺狀”外形

圖2 乳腺癌患者的超聲影像學圖片,腫塊較小,可見血管進入腫塊內部
早期乳腺癌分為非浸潤性乳腺癌和早期浸潤性乳腺癌,TNM分期在Tis~1 期。臨床上是指腫瘤在乳房組織內直徑未超過2 cm,與皮膚筋膜無粘連,未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3]。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很重要,乳腺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檢查、CT、MRI、乳腺X線攝片、核素顯像等[4]。超聲檢查技術是高頻探頭結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現象的復合技術,其能檢查出乳房內組織的粘連、牽拉導致的腫塊邊緣或腫塊形狀不規則現象。研究表明[5],在所有治療檢查乳腺癌的方法中,超聲診斷技術最適用,超聲診斷的優點主要有快捷、靈便、安全、清晰,這些優點使得超聲診斷成為檢查乳腺癌的首要方法。超聲檢查分辨率高,清晰地顯示皮膚、腺體、皮下脂肪等組織,一旦發現腺體及周圍組織的微小病變,也能發現乳腺的各種細微鈣化,這種細微的鈣化對鑒別良性及惡性乳腺病變有很大的幫助。
乳腺癌的超聲特征:(1)乳腺囊性增生病毒超聲特征:超聲顯現明顯增大的乳腺,回聲變多增強,可以探查到光點或光斑在中不均勻分布,還經常能檢查到邊界模糊結節狀的回聲,若乳腺導管呈囊狀擴張的狀態,則可以探及囊性大小不均勻,偶爾囊的邊緣會出現毛糙狀光影。(2)乳腺囊腫的超聲特點:這類乳腺疾病大部分是單發的,整齊光滑,邊界的橢圓或圓形的腫狀物明顯,囊腫兩側顯得比較暗,即“側方聲影征”,內部為均質的無回聲區,囊后壁有明顯增強的回聲。(3)乳腺纖維腺瘤的超聲特點:乳腺回聲正常,可探及邊緣光滑、邊界有清楚的腫狀物,內部存在分布均勻的弱光點,后部回聲增強,如果后方出現聲影,是由于腫瘤出現鈣化,纖維腺瘤囊性變較大時,可查及液性暗區。(4)乳腺癌的超聲特點[6]:大多是不均質的回聲腫物,很弱,且不均勻,呈密集強回聲,邊緣不整齊,邊境模糊,其特點是后部回聲明顯衰減呈衰減暗區,有的腫塊邊顯示較強回聲暈帶,在乳腺癌的早期檢查中表現不明顯。
本次研究發現,乳腺癌早期應用超聲診斷技術診斷,正確率高,且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病死率低。超聲診斷技術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以作為乳腺癌的篩查和診斷的最基本手段,在臨床上,通過觀察超聲檢查結果,對腫塊位置、單發或多發、大小形態、輪廓、內部回聲、邊緣、微小鈣化的有無、血流信息等信息綜合分析,提高乳腺癌的診斷正確率。
[1]馬富成,張濤.乳腺癌病灶邊緣超寬頻超聲圖像表現的觀察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1,17(6):546-547.
[2]余立君.乳腺癌早期診斷設備及其進展——超聲、磁共振、核醫學乳腺成像技術進展(二)[J].中國醫療設備,2010,25(8):51-53.
[3]瞿國萍,孫健,紀宗萍,等.高頻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早期乳腺癌診斷價值分析 [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0,5(4):87-89.
[4]陳毓菁,覃麗虹,梁展鵬,等.鉬鈀攝片聯合彩色多普勒檢查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優勢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19):35,36.
[5]郭慶祿,葉志球,劉慶余.X線攝影、彩色多普勒超聲和立體定位穿刺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19(10):72-73.
[6]朱慶莉,姜玉新,孫強,等.超聲引導定位切除臨床觸診不清的乳腺腫塊[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1(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