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魁 楊漢欏
腎結石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癥,需采取積極的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經皮腎鏡取石術經行了改良,創立了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取石術,此技術具有微創、療效好、恢復快等優勢[1]。本院采用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術治療25 例腎結石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0 例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23~65 歲,平均年齡為(43.8±6.1)歲;病程2~21年,平均(8.3±2.1)年。其中右腎多發結石30 例,左腎多發結石14 例,雙腎多發結石6 例。結石大小為(2.0×1.0)cm~(4.0×3.5)cm。患者中有10 例接受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治療,有5 例患者存在腎切開取石手術史。患者術前均先進行CT、B超、IVU等檢查。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開放手術治療:患者于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取健側臥位,切口取于患者的患側11 肋間,將腎臟游離并顯露良好。如為腎外型腎盂結石行U型切開,將結石取出;如為下盞結石并嵌頓,需聯合腎盂腎盞切開,將結石取出;如為上盞、中盞結石并嵌頓,采用咬骨鉗將連接咬斷之后,從腎盞切口中將結石取出。并放置F7 雙J管,并將多孔引流管放置在腎周進行引流[2]。觀察組患者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治療,患者采用連續硬外麻醉,先采用截石位,將5 F輸尿管導管逆行插入患雙腔輸尿管內,患者改為俯臥位,通過輸尿管注入氯化鈉溶液。然后在彩色多普勒超聲監視引導下,采用18 G腎穿刺針對相應的腎盞集合系統進行穿刺,引流出現尿液之后,將斑馬導絲插入,從8 F筋膜擴張器以2 F遞增擴張的方式擴張至18 F后,置入操作鞘建立腎取石通道。采用輸尿管鏡觀察結石等情況后,把鏡下面看到的腎盞結石擊碎,然后進行沖洗,去除碎石屑。在手術中在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尋找腎盞內殘留的結石,在輸尿管內留置F5 雙J管,將F 16 腎造瘺管放置在腎造瘺口并固定。術后常規行抗感染治療,3~5 d后拍片,檢查結石取凈情況下,可于術后5~7 d將腎造瘺管拔除,如還有結石殘留,考慮術后1 周左右再行二期取石術或實施ESWL術。在術后1 個月可將雙J管拔除。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男 女 平均年齡 平均病程病情(n)右腎多發結石左腎多發結石雙腎多發結石觀察組 25 16 a 9 a 44.7±7.1 a 8.1±2.3 a 16 a 6 a 3 a對照組 25 15 10 42.9±5.7 7.9±3.2 14 8 3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患者手術次數、手術時間、出血量、結石清除率和輸血率等如表1所示。觀察組25 例患者中結石清除22 例,清除率為88.0%,其中有1 例輸血治療,輸血率為4.0%;對照租25 例患者中結石清除6 例,清除率為24.0%,其中有11 例輸血治療,輸血率為44.0%,兩組結石清除率和輸血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次數>1 次(n)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結石清除率[n(%)]輸血率[n(%)]觀察組 25 0 a 95.5±13.8 a 198.6±65.7 a 22(88.0)a 1(4.0)a對照組 25 21 138.5±23.4 402.9±85.6 6(24.0) 11(44.0)
腎結石是常見的多發病,目前其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3-4]。治療腎結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結石梗阻解除,將腎功能恢復改善,降低對機體造成的傷害[5-6]。采用開放手術會產生較大的創傷,而且用于具有開放手術史患者和復雜性腎結石患者中存在較大的難度,會造成腎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傷;目前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腎結石這種方法。由于患者的腎結石具有聲像圖顯示,很容易被彩色多普勒超聲發現,高頻度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探頭能夠全面地顯示出腎臟剖面,準確定位腎盂平面處,顯示患者前后腎盞和結石的關系[7-8],從而有效避免在手術中出現找不到結石及手術后很難找到殘留結石的情況。
在穿刺過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適時進行檢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穿刺途徑中腎臟和附近的器官,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擬定穿刺路徑,從而降低患者血管損傷率,有效避免進行直接穿刺而引起的尿瘺,降低損傷大血管而導致的大出血、腹腔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概率[9-10]。
總之,臨床對腎結石患者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結石清除率高,效果顯著。
[1]于安,趙彥良,盧慕峻,等.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6):665-666.
[2]顏志堅,白培明,羅廣承,等.輸尿管結石腔內鈥激光碎石術后雙J管留置時間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9):3339-3340.
[3]黃琦.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35):123.
[4]常叢旺.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新進展[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1):60-62,86.
[5]項海霞.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1,9(3):347-348.
[6]何秉勛,朱衛國,張孝國.超聲定位微創經皮腎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320 例[J].四川醫學,2012(1):202-203.
[7]楊立新,馬鳳巧.彩超引導下經皮腎微造瘺通道輸尿管鏡鈥激光治療腎結石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1):96-97.
[8]萬銀緒,張永富,趙陽,等.彩超定位微造瘺在經皮腎鏡取石術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2):116-117.
[9]黃后寶,蔡張愉,姜書傳.微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與標準通道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比較[J].安徽醫學,2012,33(1):182-183.
[10]方文革,關超,許海斌,等.微造瘺經皮腎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J].解剖與臨床,2011,16(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