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巖
理賠“真空期”事故責任之爭
文/高巖
李磊下午剛為車子投了交強險,不料晚上便與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杰克駕駛的摩托車發生碰撞,導致杰克受傷入院治療。因距離合同保單約定的“次日零時生效”還有三個小時,保險公司便拒絕賠償。為此,杰克將李磊和保險公司告上法院。2013年12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認定保單自出單時即時生效,保險公司需在交強險限額內擔責,今年3月,二審法院依法維持了原審判決。
剛滿20歲的杰克2010年便來到上海某知名大學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活。為了方便起居,杰克購買了一輛摩托車作為交通工具,時常穿梭于校園中。
2012年10月30日晚上,杰克騎著摩托帶著“老鄉”從外面返回學校,不料行車至嘉定區曹安公路花園路路口時,與一輛普通客車發生碰撞。事故導致兩車損壞,杰克和“老鄉”也不同程度受傷。
不久之后,交警出具了事故認定書:杰克和李磊對事故的發生都存在過錯,杰克因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未按規定實施登記的機動車且違反信號燈規定通行,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李磊駕駛客車通過路口左轉彎時未靠路口中心點左側轉彎,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事故發生后,杰克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共住院16天,花費醫療費3.9萬余元。此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對杰克損傷后的傷殘等級、休息、營養、護理期限等進行鑒定,并于2013年6月出具了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顯示,杰克因交通事故造成右腕、鼻骨、上頜等多處骨折,右眼外傷性淚囊炎,目前遺留右上肢活動功能障礙、右眼溢淚癥狀分別構成十級、十級傷殘;其傷后可予以休息六個月,營養三個月,護理三個月。
雖說無證駕駛是不對的,但身在異國他鄉,受傷住院給自己身體和物質上帶來的損失是十分痛苦的,出院之后,杰克的心情也一直十分陰郁。
一天,杰克突然從朋友的口中得知,即便在交通事故中承擔了主要責任,自己也是能得到一定賠償的。隨后,杰克在朋友的幫助下查閱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到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杰克心想,自己購買的摩托車雖然未按規定登記和購買保險,但在事故處理時,看到過對方的保單。
為此,杰克便找到李磊、保險公司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但保險公司卻拒絕賠償。無奈之下,杰克于2013年年底將李磊和保險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
杰克向法院起訴要求,兩被告賠償其醫療費、營養費、精神損害撫慰金、殘疾賠償金、交通費等共計15萬余元。上述費用,要求由李磊投保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先行賠付11.7萬余元,超過部分由李磊承擔30%的賠償責任及律師代理費3000元、鑒定費1800元。
法庭上,李磊對事發經過和責任認定都沒有意見,并同意依法賠償杰克保險理賠范圍以外30%的損失,但既然自己投了保,保險公司就應該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他說,自己于2012年10月30日下午向保險公司投了保,當時交了錢就在一張白色的單子上簽了字。
李磊還說,當時保險公司的服務人員還向其詢問,是否需要在下個月1號生效,自己明確告知可以當天生效。為此,李磊提供了購買交強險的發票及保單,發票及保單上的日期均為2012年10月30日。在李磊看來,交強險是國家針對機動車出臺的專門性強制保險,具有非常強烈的社會公益性和法定性,如果保險公司單方面約定了較為嚴苛的生效時間,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無疑加重了消費者的風險,也是極其不公平的。
對于李磊提供的證據想要證明的問題,保險公司未予認可,在他們看來,“保險合同的生效”與“保險責任的開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李磊交完保費,公司出具保單后,保險合同已經生效,但是保險責任并沒有隨之開始。該起止時間在合同中有明確標明,即2012年10月31日零時起至2013年10月30日24時止,李磊對此并未提出異議,應認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該時間約定亦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合法有效。
保險公司還認為,李磊的上一份交強險到期很久之后其才購買了該份保險,其作為司機,應當知道沒有交強險的車輛是不能上路的,李磊本身就存在過錯,故不同意在交強險限額內先行賠付。
隨后,李磊又向法庭表示,事發后自己先行墊付的費用及產生的修理費希望一并在本案中處理,并向法庭出示了相關費用發票,以證明自己在事故中所受損失。
經雙方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法庭認為案件的爭議焦點主要有兩個:被告李磊與被告保險公司簽訂的交強險合同生效后,保險責任是否隨之開始;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應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法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根據李磊提供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正本)中記載的簽單日期為2012年10月30日,故確認該保險合同于2012年10月30日成立并已生效,而保險責任也由此開始。
保險公司出具的交強險保單雖載明保險責任自次日開始,但該條款系該公司提供的格式條款,免除了該公司合同成立當天的賠付義務,加重了投保人的責任,應視為免責條款。現保險公司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已采取合理方式盡到明確說明或提示義務,故該合同條款無效。而且即時生效也更符合交強險有效保障受害人的賠償權益、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的立法本意。鑒于案件所涉事故發生于交強險保單生效且責任開始之后,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對原杰克因交通事故受到的損失直接承擔賠付責任。
而超過交強險部分的責任承擔,根據雙方在交通事故中的過錯大小、交通方式的危險程度,杰克要求李磊承擔30%的賠償責任尚屬合理,法院予以照準。至于具體的賠償項目及金額,由法院依法確定。由于杰克同意在本案中一并賠償李磊因事故造成的損失,系當事人自主處分訴權的行為,于法不悖,且有利于節約訴訟資源,法院同樣予以照準。
據此,2013年12月10日,嘉定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保險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賠償杰克11萬余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1800元);杰克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扣除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的款項,李磊應賠償杰克余款3.4萬余元的30%及律師代理費2000元,與李磊先行墊付的1.5萬元及杰克應當賠償李磊的損失1萬余元相折抵,杰克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李磊1.3萬余元。
一審判決后,保險公司提出了上訴請求。2014年3月,二審法院經審理后維持了原判。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
法博士點評
我國設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目的,在于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時,使因事故遭受損失的受害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和救助。交強險要求所有機動車均應投保,其承擔的主要是社會責任,不能因保險公司的習慣約定,而規避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責任原則來看,交強險實行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被保險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負有責任,保險公司都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我國保險法規定,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李磊至保險公司營業廳要求投保交強險的意思表示應視為要約,保險公司接受其繳納的保費并出具保單的行為,視為該公司接受了李磊的要約,即為承諾,自此合同成立。
根據合同法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本案中,保險公司并無證據證明對“次日零時生效”盡到說明提醒義務,即保險公司并未說明保險責任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時間生效。
借此案提醒消費者,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條件或附期限。在日常生活中,保險經辦人很多時候可能并沒有主動提及保險生效時間的問題,不少車主對此也沒有特別關注,因此車險何時生效的問題往往被忽略。這時,就可能會出現保險理賠的“真空期”,投保人理賠目標往往難以達成。
所以,車主在購買車輛保險,尤其是商業保險的時候,在繳納保費前,除了要了解清楚保險公司哪些項目、哪些情況會拒賠之外,還要詢問清楚保險生效時間,盡量選擇“即時生效”的險種,以防萬一。而保險公司在出售保險時,也建議其向消費者出示書面風險提示告知書,對生效時間、事故風險、法律風險、保險風險等給予明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