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知識講座第18期】
“瘦身”鋼絲繩的電梯安全隱患
本期話題:
現如今上海市的電梯總量已經超過17萬臺,成為了全球擁有電梯最多的城市。然而,面對電梯數量的快速增長,電梯的維修保養質量卻成了日益突出的問題。本期講座特邀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市特檢院”)機電類風險評價中心工程師虞烽從一次電梯風險評價中的限速器案例,為大家介紹相關的安全知識。

當電梯的運行速度超過額定速度一定值時,其動作能切斷安全回路或進一步導致安全鉗或上行超速保護裝置起作用,使電梯減速直到停止的自動安全裝置。

限速器動作時,使轎廂或對重停止運行保持靜止狀態,并能夾緊在導軌上的一種機械安全裝置。

圖1 限速器鋼絲繩摩擦塊磨損
2013年7月24日上午,上海市特檢院機電類風險評價中心在進行電梯風險評價過程中,發現一臺電梯機房內的限速器鋼絲繩完全嵌入輪槽底部。這會影響到限速器安全裝置的動作速度,同時可能加劇限速器繩槽和鋼絲繩的磨損。通過仔細觀察后,發現這一嵌入現象并不是因為限速器鋼絲繩磨損或者限速器輪槽磨損所致。
通過觀察和測量該小區內相同型號的電梯限速器輪以及限速器鋼絲繩后,判斷得出電梯限速器輪繩槽與限速器鋼絲繩不匹配。此型號限速器所選用的鋼絲繩直徑一般是8 mm,而該臺電梯限速器鋼絲繩直徑卻選用了6 mm,導致限速器鋼絲繩直接嵌入輪槽內。

圖2 4號樓A梯限速器鋼絲繩與繩槽不匹配
雖然該臺電梯所選用的6 mm限速器鋼絲繩滿足GB 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中的要求,但卻使該電梯單向限速器的主要功能失效了,即在下墜電梯達到下行動作速度范圍內時,起不到安全保護的作用。此主要功能失效已通過對電梯安全鉗——限速器聯動模擬試驗得到了證實,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因為6 mm鋼絲繩嵌入限速器,該鋼絲繩在平時正常運行時嚴重磨損了內側摩擦塊,使摩擦塊無法有效卡住限速器鋼絲繩,導致限速器鋼絲繩無法及時提拉安全鉗來制停下墜的電梯,其后果不堪設想。
對于電梯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的限速器,在電梯制造標準和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中都對其有很明確的要求,既要保證在規定的轎廂下墜速度范圍內動作,又要確保足夠短的響應時間,同時在制造、安裝、維護保養、檢查工作中對其有一定的要求,保證電梯能夠安全運行。
本次風險評估中出現的限速器鋼絲繩直徑小于原設計要求直徑,反映了電梯維修保養單位在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中馬虎大意,未能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認真做好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特別是沒有定期對電梯限速器進行檢查,導致電梯增加了新的安全隱患,隨時都有可能釀成事故。
為防止電梯限速器安全保護裝置失效,確保電梯運行安全,電梯制造、維護保養單位和電梯使用單位應嚴格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做好相應工作。

根據GB 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要求:
①限速器應由限速器鋼絲繩驅動;
②限速器繩的最小破斷載荷與限速器動作時產生的限速器繩的張力有關,其安全系數不應小于8。對于摩擦型限速器,則宜考慮摩擦系數μmax=0.2時的情況;
③限速器繩的公稱直徑不應小于6 mm;
④限速器繩輪的節圓直徑與繩的公稱直徑之比不應小于30;
⑤限速器繩應用張緊輪張緊,張緊輪(或其配重)應有導向裝置;
⑥在安全鉗作用期間,即使制動距離大于正常值,限速器繩及其附件也應保持完整無損;
⑦限速器繩應易于從安全鉗上取下。

電梯維保單位應嚴格依照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對所承擔的電梯實施日常維護保養,其保養項目(內容)和要求應對照附件A,在附件A表A-2的季度維保項目(內容)和要求中,提出應檢查限速器輪槽、限速器鋼絲繩是否清潔和有無嚴重油膩;根據表A-3的半年維保項目(內容)和要求,應檢查限速器鋼絲繩的磨損量、斷絲數;根據表A-4的年度維保項目(內容)和要求,應檢查限速器安全鉗聯動試驗是否工作正常。在日常管理中,應對電梯制定詳細的作業指導文件,加強對員工的保養工作質量監督、業務培訓等。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四條明確要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電梯作為特種設備,為公眾提供服務,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單位應對電梯的使用安全負責,應配備專職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使用單位還應當對電梯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對電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做好記錄。

(支持單位: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