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琴
本文將對本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間前來就診的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給予臨床研究, 從而探討尤瑞克林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疾病臨床療效, 為提高此類患者治療效果與預后提供可靠依據, 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選取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本次研究, 其中男21例、女27例, 年齡49~82歲, 平均年齡(61.34±2.18)歲, 發病至治療間隔時間15~41 h, 平均間隔時間 (25.63±3.81) h。
1.2 方法
1.2.1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②患者病情于發病48 h后呈現出階梯式進行性加重情況;③患者無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腦栓塞病情;④患者本次治療均屬于首次發病, 或患者以往具有進展性腦梗死發病史, 但未造成肢體殘疾等后遺癥;⑤患者無腎臟、肝臟、心臟等機體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⑥患者無惡性腫瘤疾病;⑦患者無出血性疾病史或近期無出血傾向;⑧患者無精神疾病史;⑨患者未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⑩患者對尤瑞克林藥物具有良好耐受性, 可堅持完成治療;11患者治療前后均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所需調查問卷; 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具有知情權, 且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治療方法 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與尤瑞克林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性治療措施, 常規治療內容包括口服銀杏達莫、阿司匹林腸溶片, 根據其實際情況選擇使用甘露醇, 若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疾病, 則應給予相應對癥治療措施, 維持原發病情穩定。將0.15PNA單位尤瑞克林藥物加入、250 ml 0.9%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每日給藥一次, 連續治療兩周為宜。觀察并記錄進展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變化情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變化情況, 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3 療效評價 根據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評分變化情況判斷其臨床治療效果(1996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討論制定的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判斷標準):①基本痊愈:治療后評分較之前減少幅度不小于90%, 0度致殘;②顯著進步:治療后評分較之前減少幅度為46%~90%, 1~3度致殘;③進步:治療后評分較之前減少幅度為18%~45%, 3度以上致殘;④無效:評分較之前減少幅度小于18%或增加小于18%, 3度以上致殘;⑤惡化:治療后評分較之前增加, 且幅度大于18%, 3度以上致殘。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 對于計量資料用(±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經尤瑞克林藥物治療神經功能效果分析, 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經尤瑞克林藥物治療神經功能效果分析
由表1可知, 48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3.33%(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 神經功能改善情況較為滿意。
進展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腦部疾病, 其特點為患者發病初期腦部神經缺損癥狀程度較輕, 但病情呈現出階梯性進展性加重, 若發病48 h后仍持續加重病情則成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1]。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預后較差, 且死亡率及致殘率均較高,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2]。
尤瑞克林屬于糖蛋白, 又稱為人尿激肽原酶(組織性激肽原酶-1), 是臨床用于治療進展性腦梗死I類藥物, 由健康男性人群尿液中提取精制獲得[3]。機體中激肽原酶-激肽系統可對血管舒縮過程起到顯著調節作用, 尤瑞克林可促進激肽原提高激肽釋放量, 從而促進激肽與機體中相應受體結合, 具有激活NO-cGMP、前列腺素-cGMP作用, 從而對腦細小動脈進行選擇性擴張, 改善腦組織血液供應及氧供情況,促進生成缺血區新生血管, 獲得改善腦血管舒縮程度、能量代謝及血流動力學等最終目的, 達到治療疾病效果。
本文研究可知, 應用尤瑞克林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治療, 其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3.33%, 提示尤瑞克林是臨床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疾病的有效藥物, 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 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應用尤瑞克林治療可獲得滿意療效, 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 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孫靜.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16): 1757-1758.
[2] 陳莉,鄒東華,陳婭,等.尤瑞克林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療效.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9): 74-75.
[3] 李俊山,田野.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19):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