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禮成 陳廣輝 顏麗賢
臨床醫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均很強的學科, 傳統的臨床醫學實習教學是以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模式[1]。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實習學生多處于被動狀態,缺乏主動參與意識, 較難形成獨立的臨床思維過程。為此,在本次研究中, 我們采用啟發式教學用于內分泌科實習教學,結果取得較佳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3級內分泌科學生為教學對象, 學生人數60名, 男生36名, 女生24名, 年齡20~26歲,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名, 男生17名, 女生13名, 年齡(22.9±0.8)歲;對照組30名, 男生19名, 女生11名, 年齡(22.6±1.2)歲。兩組學生的性別比、年齡等相關因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臨床實習時教師講解內分泌科疾病的病理體征、實驗室檢查等, 實習學生聽課、做筆記。
1.2.2 觀察組 在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采用啟發式教學。①課前病例預習:學生實習前, 先對科室內主要病例進行介紹。②問病查體:帶領實習學生臨床見習, 學生自主問病查體, 使實習學生對于疾病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發現問題。實習教師在旁, 適當補充講解。③病例討論:將病例資料發放給實習學生, 引導實習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并進行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癥狀特征, 產生該種癥狀特征的病理生理原因以及相應的應該做什么檢查, 應該與哪些疾病鑒別等。實習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 逐漸發現問題, 理清思路,獨立找到問題的答案。④答疑解惑:病例討論后, 仍然不能解答的問題, 由教師進行答疑解惑。這樣更有利于實習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記憶。⑤自我總結:實習學生對見習所學知識自行總結,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不同, 歸納出疾病的發病原理、主要特征等, 這樣更有利于實習學生自己形成對內分泌疾病的認識。
1.3 觀察指標 實習結束后從內分泌科考試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操作測試, 滿分為 100 分。同時以問卷形式調查學生自我學習評價, 問卷統一發放, 當場回收, 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 比較采用χ2或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理論及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觀察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理論及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s, 分)

表1 兩組學生理論及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s, 分)
組別 n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對照組 30 83.4±4.4 84.9±5.1觀察組 30 91.1±5.0 90.3±4.5 t 6.332 4.349 P<0.01 <0.01
2.2 兩組學習情況的自我評價 觀察組臨床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積極性提高情況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學習情況的自我評價比較[n(%)]
內分泌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 不但是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與其他學科及相關專業相互廣泛滲透[2]。隨著近年來,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 內分泌科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再加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 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 內分泌科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求有扎實的醫學理論基礎, 也要求要有較高的臨床思維能力及臨床技能。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內分泌科疾病臨床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臨床見習是醫學學習一個重要的環節, 是將醫學理論知識與臨床相結合的過程, 若有效利用好這個時間, 可以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習慣, 對于未進入臨床工作的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實習教學采用的多是教師授課、學生聽課記憶的模式, 實習學生主動參與較少, 被動接受較多, 知識多是死記硬背為主,對臨床疾病不能有很深刻的認識。張旭祥等[5]探討分析了PBL教學方法在內分泌專業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 認為PBL教學法在內分泌科臨床見習教學中具有較明顯優勢, 有利于調動內分泌專業臨床見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精神。
啟發式教學可以提高實習學生在臨床見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 有效提高實習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陳慧敏[6]研究分析了啟發式教學方法在內分泌科見習教學中的效果, 認為啟發式教學有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養成, 可以提高內分泌科見習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內分泌科見習教學中效果良好。劉璐等[7]觀察了啟發式教學法應用于ICU實習護士帶教中的教學效果, 認為啟發式教學法是一種能有效提高ICU實習護士理論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實踐方法,并認為啟發式教學法是提高ICU實習護士護理質量的良好路徑。張琦等[8]研究分析了啟發式教學方法用于醫學血液檢驗實習人員的具體帶教模式和教學效果, 認為啟發式教學法明顯優于傳統的血液檢驗帶教。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在觀察組采用啟發式教學, 在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結果觀察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臨床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積極性提高情況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推測可能原因是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教師起著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而且,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 加強了實習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提高了自我表達的能力。提示啟發式教學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 有利于學生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 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提高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內分泌科見習教學中效果顯著。
[1] 張振,楊蕾,張樺,等.PBL 為基礎的以教促學模式在內分泌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西北醫學教育, 2012,20(1):193-195.
[2] 穆攀偉,王庭槐,曾龍驛,等.PBL 在內分泌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9(2):13-15.
[3] 陳玉清,常亞杰.模擬教學結合問題教學模式在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高教探索, 2012 (1):102-104.
[4] 韓卉,尹艷艷,賈雪梅,等.以問題為中心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本土化的探討.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0,(11):63-64.
[5] 張旭祥,念馨,左帆.PBL教學法在內分泌專業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探索.中國醫藥科學.2011,01(09):156-157.
[6] 陳慧敏.啟發式教學方法在內分泌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分析.現代預防醫學, 2013,40(9):1800-1801.
[7] 劉璐,張麗.啟發式教學法在ICU實習護士帶教管理中的應用.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22(17):25-26.
[8] 張琦,張彥芬,甄志軍,等.啟發式教學在醫學血液檢驗帶教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09):213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