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偉平
繼教課堂
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篩查
賈偉平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一種或多種代謝紊亂,如肥胖癥、高血壓、血脂異常。伴隨著血糖、血壓、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體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將顯著增加。因此,2型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需要進行包括降壓、調脂、抗凝、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的綜合治療策略。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數年隱性糖尿病時期,在診斷糖尿病時已有相當比例患者存在1種或多種慢性并發癥。因此,對于初診患者,需要全面評估糖尿病的病情及并發癥情況,流程見圖1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診斷時有較高的視網膜病變風險。因此,在糖尿病確診后應盡快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其中眼底觀察指標有微血管瘤、視網膜內出血、硬性滲出、棉絨斑、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靜脈串珠、新生血管、玻璃體積血、視網膜前出血、纖維增生等。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推薦1~2年行1次檢查;輕度病變患者每年檢查1次,重度病變患者3~6個月檢查1次。
糖尿病腎臟病變
在確診糖尿病后每年均應做腎臟病變的篩查,包括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最基本的檢查是尿常規,觀察有無尿蛋白。該方法有助于發現明顯的蛋白尿,但是會遺漏微量白蛋白尿。通過檢測血肌酐可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和評價慢性腎臟疾病的分期情況。
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最簡單的方法是測定晨尿或隨機尿中UACR,UACR結果異常者,則應在3個月內重復檢測以明確診斷。如3次UACR中有2次升高(男性>2.5mg/mmol;女性>3.5mg/ mmol),在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后,可診斷為微量或大量白蛋白尿。24h之內運動、感染、心力衰竭、顯著高血糖及顯著高血壓均可使尿白蛋白排泄增多。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確診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篩查1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于糖尿病病程較長,或合并有眼底、腎病等微血管并發癥的患者,應該每隔3~6個月進行1次復查。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依靠體格檢查(如10g尼龍絲+音叉等)或神經肌電圖檢查來診斷。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
下肢動脈病變是外周動脈疾病(PAD)的一個組成成分。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病變通常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LEAD)。
對于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常規進行LEAD的篩查。伴有LEAD發病危險因素(即合并心腦血管病變、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至少篩查1次。對于有足潰瘍、壞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論其年齡,應該進行全面的動脈病變檢查及評估。具體篩查路徑見圖2。

圖1 糖尿病患者的診治流程
在已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是糖尿病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的目標,也是降低糖尿病致殘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這些實施均依賴于積極開展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篩査。
(摘自CDS網站)

10.3969/j.issn.1672-7851.2014.07.004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