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丹,陳文戈,楊金成,郭文琦,譚耀輝
(1.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廣州 510006;2.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廣州 510090;3.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衛生局,韶關 512100)
長期以來,因我國藥品監管行政機構設置只覆蓋省、市、縣三級,藥品監管的觸角和網絡無法有效地延伸至包括鎮、村在內的廣大農村基層地區,致使這些地區成為我國藥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和最薄弱的環節。為此,近年來全國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了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的“兩網”建設工作[1-3],且取得階段性的成效[4-5]。但受我國農村基層地區地廣人稀、經濟落后、信息渠道不暢、農民藥品安全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目前農村地區的“兩網”建設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假劣藥充斥市場,藥害事件發生以后,散布在農村的問題藥品難追溯、封存;監管體制不完善、監管力量薄弱;供應網點管理不統一、供應渠道比較混亂;監管信息系統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流動較差等[3-6]。針對我國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目前處于信息網絡時代,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加強農村藥品安全電子化監管不失為有效的選擇。筆者擬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開發建設農村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平臺,以期為提升農村藥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水平及探索縣、鎮、村三級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科學管理模式作出有益的嘗試。
1.1 需求調研和分析 為了使設計開發出來的系統平臺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在系統平臺設計之前,由農村基層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組織項目組對縣、鎮、村各試點涉藥單位進行調研、溝通,明確項目需求,并梳理藥品流通企業監管的工作流程及制定相應標準,包括:農村藥店、衛生站等藥品上報流程及內容確定;日常監督管理流程及工作事項確定;涉藥單位檢查表內容及評價方法確定等。在此階段,通過與用戶交談、座談、咨詢、發放調查表、收集數據、報表以及閱讀有關文檔資料等方式,對用戶的功能需求及信息需求、相互關聯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并采用結構化分析方法,分析構造出系統邏輯模型,形成項目需求分析報告。
1.2 系統平臺設計
1.2.1 系統平臺設計原則 為保證平臺目標的實現,本平臺本著如下原則進行:以數據為中心的原則、數據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原則、統一結構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數據集約化管理的原則、數據開放的原則、與業務系統相互促進的原則。
1.2.2 系統平臺建設的技術架構及關鍵技術 本系統平臺建設主要采用架構在J2EE平臺上的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模式的 B/S體系架構,其中,MVC模式,可以開發出具有伸縮性、便于擴展、便于整個流程維護的平臺[7];應用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J2EE、EJB等基于JAVA的跨平臺技術、接口設計遵循XML技術規范、應用服務器技術、組件開發技術等。系統技術架構見圖1。
1.2.3 系統平臺整體功能架構及主要功能設計
1.2.3.1 系統平臺整體功能架構設計 本系統平臺是基于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現狀和需求,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所開發的一套覆蓋縣、鎮、村的農村藥品安全監管及信息服務系統,實現面向農村基層地區提供藥品安全監管服務、用藥安全信息服務、藥品供應單位業務服務等三大功能服務模塊。在該系統中,農村藥品“兩網”信息平臺中的相關數據庫(如藥品兩網人員信息庫等)、農村藥品信息資源標準數據庫、各農村藥店或農村醫療機構等涉藥單位基礎信息與用藥情況數據庫、各信息興農工程服務站點等構成農村基層藥品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為農村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系統提供數據支持,農村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系統則分別與藥品監管部門、各農村藥店、各農村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各農村信息服務站點等終端建立信息標準接口,實現信息無縫連接,并根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農民群眾、藥品供應單位(藥店和醫療機構)的各自需求分別實現相應的功能服務。如:為政府藥品監管部門實現藥政法規和監管信息發布、為藥店提供藥品供求信息發布、為農民群眾提供藥品質量信息查詢等功能。本系統平臺整體功能服務模型架構見圖2。

圖1 系統平臺分布式技術架構

圖2 系統平臺整體功能服務模型架構
1.2.3.2 系統平臺主要功能設計 如上所述,本系統平臺需為政府藥監部門提供農村藥品安全監管服務、為農民群眾等提供藥品安全信息服務、為藥品供應單位(藥店和醫療機構)提供相關業務服務等功能。基于這些功能要求,本平臺設計開發了三個子系統及一些接口程序,其中農村基層藥品安全監管子系統主要面向政府的藥品安全監管業務需求。農村基層藥店(醫療機構和信息服務站)客戶端管理子系統主要針對部分未使用信息系統管理藥品的農村藥店或村衛生站等終端,滿足它們藥品進、銷、存管理的基本需求,并能實現定期向農村藥品安全監管子系統自動上報進、銷、存數據的功能;對于已有信息系統的農村藥店、醫療機構或興農工程信息服務站點,則開發與農村藥品安全監管子系統可實現信息交互的客戶端接口程序。農村基層藥品安全信息服務子系統則主要面向基層食品藥品等相關企業、食品及醫藥相關企業從業人員及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藥品安全信息服務。本系統平臺主要功能設計見圖3所示。
1.2.4 系統平臺主要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平臺采用Power Designer等數據庫設計工具完成了主要數據庫的設計建模,鑒于篇幅限制,筆者僅以農村基層藥品流通監管子功能模塊為例,介紹數據庫設計的E-R模型,見圖4。
1.3 系統平臺數據接口及應用管理規范的建立
1.3.1 建立系統數據接口規范 本系統參考了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中心接口管理規范,編寫了《農村基層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平臺數據接口規范》;另外,為實現農村基層藥店或衛生站等醫療機構的藥品進銷存信息的電子監管,建立了以縣、鄉(鎮)、村三級統一的藥品電子監管數據上報規范,包括:藥品進貨記錄上報規范、藥品庫存記錄上報規范、藥品銷售記錄上報規范等。
1.3.2 建立系統數據應用管理規范 本系統中數據規范主要參考并應用了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編寫制定的《藥品分類與編碼規范》(廣州市地方技術規范(DBJ 440100/T 2-2007))、《藥品劑型分類與編碼規范》(廣州市地方技術規范(DBJ 440100/T 3-2007)),其主要內容有:藥品分類與編碼規范;藥品劑型分類與編碼規范。

圖3 平臺的功能樹
1.4 保證系統平臺運行的相關管理制度與規范的建立 為保證本系統平臺的良好運行,項目組編寫了《系統平臺運行管理規范》《農村基層地區藥品信息員、協管員管理制度》《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定期監督檢查制度》《農村藥品安全信息上報制度》《農村藥品質量定期檢查制度》《農村藥品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與公開條例》等管理制度及規范。
本系統平臺已開發成功且實現了圖3中所列出的各項功能,目前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廣州市蘿崗區、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等農村基層地區進行實際應用,應用效果良好。現以該平臺在韶關市曲江區的應用為例,韶關市曲江區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平臺的登陸界面及其操作主界面應用實例見圖5。

圖4 藥品流通監管E-R模型圖

圖5 韶關曲江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平臺操作主界面實例
農村藥品安全問題是國家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筆者結合我國農村基層地區藥品“兩網”建設的現狀及其對信息化監管方面需求,開發一套基于WEB環境的適合農村縣、鎮、村三級應用的農村基層藥品安全監管與信息服務平臺。該平臺采用統一門戶及權限管理,包括面向政府監管服務應用的“農村基層藥品安全監管子系統”;面向農村的藥店、村衛生站等應用的“農村基層藥店客戶端管理子系統”;面向農民群眾等對象的“農村基層藥品安全信息服務子系統”。本系統在韶關市曲江區等農村基層地區的成功應用,較好地兼顧了政府藥品安全信息化監管、農村藥品供應企業及農民群眾用藥安全信息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對提升我國農村藥品安全監管水平和信息服務水平及探索縣、鎮、村三級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科學管理模式作出了有益嘗試,可為其他地區相關部門提供有益參考。
[1] 陳和利,汪汛,王素珍,等.江西省農村藥品“監督與供應”網絡建設調查與評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22(7):411-412.
[2] 鄭風田,阮榮平.對我國農村醫用藥品供應網和監督網建設情況的調查[J].經濟縱橫,2010,26(4):47-51.
[3] 王春萍,段楊.對中國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問題的思考——以陜西省為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98(1):129-134.
[4] 鄭風田,阮榮平.我國農村藥品監督網建設投入、績效、問題與對策——基于全國868個縣級樣本和3個省級案例調查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32(4):64-74.
[5] 王娜,陽昊,張新平.我國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8,27(12):78-81.
[6] 趙嵐.我國農村醫藥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J].醫藥導報,2008,27(5):612-614.
[7] MCCLEAN S I,SCOTNEY B W,MORROW P J,et al.Knowledge discovery by probabilistic clustering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J].Data Knowl Eng,2005,54(2):189-210.
DOI 10.3870/yydb.2014.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