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華,王學良,鄧 駿
(四川省自貢市中醫院外科,四川 自貢 643010)
膽囊疾病已經逐漸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高發疾病,由于不良的習慣或自身遺傳因素導致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此類嚴重疾病[1]。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患者劇烈腹痛,惡心嘔吐,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2]。因此,尋找新的治療膽囊疾病的方法迫在眉睫。過去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常使用膽囊切除術,但是在醫療水平進步的今天,臨床應用腹腔鏡保膽取石及取息肉術的手術方法[3]。腹腔鏡類似于胃鏡,醫生將腹腔鏡頭深入患者腹腔,通過攝像頭進行拍攝,臨床醫生觀察圖片制定適合不同患者的切除類型。為了總結分析腹腔鏡保膽取石及取息肉術的手術方法和適應癥,特選取我院60例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分析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手術的30例患者和采用膽囊切除手術的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16-70歲,平均年齡(42.5±12.5)歲。其中單純膽囊結石患者19例,膽囊息肉患者9例,膽囊結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17-71歲,平均年齡(43.5±11.5)歲。單純膽囊結石患者19例,膽囊息肉患者10例,膽囊結石合并息肉患者1例。這些患者在習慣上均無明顯差異,配合治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膽囊切除手術。實驗組患者入院后在患者腹痛減輕或消失、莫菲氏征陰性、肝功能及血象正常后,如果復查膽囊大小正常或者基本正常可以施行手術,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屬有保留膽囊的愿望,可進行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的手術。首先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取頭高足低、抬高右側肢體,儀器采用Storz電視腹腔鏡系列,Olympus P20型膽道鏡系列。28例患者在電刀作用下在膽囊底部切開0.5-2.0cm,切口處及時止血,出血量較多使采用可吸收線縫合。然后吸凈膽囊內膽汁,清洗膽囊。其中塊狀結石,采用直接鉗夾、套取、推擠等方法小心取出,細小泥沙類結石可用水流從膽囊中清除。另外2例膽囊結石從膽囊頸部切口取出。對于膽囊息肉患者在腹腔鏡下觀察用電刀沿息肉基底部緊貼膽囊壁進行清除,有出血部位用可吸收性線進行縫合。結石和息肉處理干凈后,用腹腔鏡反復檢查,確定無結石或者息肉殘留。手術后患者應堅持服用利膽藥物,選用太極利膽片,國藥準字Z51020217,生產廠家是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藥有限公司,用藥方法一次口服6-10片,每日3次,遵醫囑定量的準時服用。所有患者堅持復查,檢查結石或息肉是否復發。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結石或息肉的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各項指標的比較:經對比觀察,實驗組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詳情見表1。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實驗組30 108.25 ±33.66 70.44 ±10.61 3.34 ±2.12對照組30 200.65 ±35.33 110.67 ±9.45 9.45 ±2.29
2.2 兩組患者治療一年后的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手術一年后,實驗組復發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復發率(33.33%),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2。

組別 例數 復發(n) 復發率(%)對照組30 9 30.00實驗組30 1 3.33
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系統,近年來,膽囊疾病的發病率增高。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最為常見,膽囊在不正常分泌膽汁情況下無法消化吸收食物。導致腹痛,惡心,嘔吐,甚至水電解質紊亂,休克。過去常采用膽囊切除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但是大量臨床案例表明術后不良反應較多,影響患者恢復健康,影響生活質量[4]。所以我們執行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治療膽囊結石或息肉,并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腹腔鏡是處理結石和息肉的一種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小,傷口愈合快[5,6]。該手術方法沒有年齡限制,老年人消化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對于老年人更加適應[7,8]。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的患者,膽囊大小基本正常,不顯著的膽囊增厚、膽囊功能基本正常,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的適應癥主要包括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肝內結石,膽囊結石,膽結石,各種膽系結石等,均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9]。經對比觀察,實驗組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和取息肉術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一年后,實驗組復發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復發率(33.33%),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1]張寶善.腹腔鏡微創保膽取石的新思維新概念[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9,21(5):337-343.
[2]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行業公布內鏡下微創保膽手術取石(息肉)技術規范膽囊結石微創保膽治療規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9,19(18):2-3.
[3]祁夫魁.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與完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研究[J].四川醫學,2012,33(5):786-789.
[4]李傳升.腹腔鏡下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9):2759-2760.
[5]楊東方,李鴻寶,張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68例[J].中華全科醫學,2013,12(10):1595-1596.
[6]許建平,劉衍民,簿鋒,等.腹腔鏡與開腹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9,9(2):148-150.
[7]楊慶巖,劉德,田甜.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24 例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23):92-93.
[8]黃駿,汪志仿.不同手術方案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觀察與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3):1060-1061.
[9]楊傳志.袁治順,向國良.腹腔鏡保膽取石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對比[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