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英,耿艷俠,孟 杰,樊子雙,貝雪艷
(1.承德護理職業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優質護理是指“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整體提升護理水平[1]。我院自2010年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來,骨科作為首批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首先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骨科病區開放床位38張,護理人員12名,其中護士長1名,護士11人,年齡24-42歲,平均31歲。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4人,護士6人。學歷:???人,本科4人,碩士研究生1名。責任護士4名,主管護師一名,護師兩名,護士一名,每名責任護士分管病人8-10人。科室月收治患者72人。
2.1 轉變認知,統一思想:責任制護理作為一項新的臨床護理制度,要想改變傳統的、很多年來根深蒂固的護理方法,首先要從思想上給護士滲透其先進理念及優勢。開展責任制護理之前,安排護士參加醫院各種關于責任制護理模式的講座,并派護士長外出學習先進運行及管理模式,通過PPT課件,形象而生動的為護士傳播北京、天津等大醫院成功運行實例、先進理念,結合當下護理發展的需要,逐步統一思想。
2.2 改變排班方法:減少交接班次數,簡化交接流程,實行雙班制。推行APN連續排班模式,改原來四班交接,為三班交接,將上班時間改為A班08:00-17:30,P班17:00-23:30,N班23:30-08:00,各班均有半h重復時間,以利于發現問題,改變匆忙交接而導致的交接不清,對病房情況了解不透徹的情況;實行雙班制,保證每班至少2名護士以上,尤其是夜間護士雙班,滿足了我科夜間急診病人多,工作量大的護理需求,避免了護理工作隱患的發生;并且根據科室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鼓勵各班次、各時間段的護士互相配合,查漏補缺,根據工作量、病人數、病人病情輕重等情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上班,不但節省了護士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證了高峰時間段的人力,保證了護理工作順暢進行,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2.3 責任護士,工作包干:病區實施護士長、責任護士兩級扁平式、包干式管理模式,責任護士直接管理病人,每個責任護士分管責任病房,護士長根據護士能力、護士休班人數、病房病人數、病人病情輕重等情況負責必要的調整,但相對來說責任病房固定,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持續性,統一性。
2.4 工作內容重新分配: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后的,工作內容改為以病人為中心,責任護士從病人入院開始不但要完成醫囑內的工作,還要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個性化護理,如健康教育等,護士在病房的工作始終圍繞著患者[2],加強病房巡視,減少呼叫鈴響次數,使護士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把護士還給病人。
2.5 簡化護理文書: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件書寫,根據醫院護理部的要求,取消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病人護理記錄二的文件書寫,大大減少了護理工作量,采用表格式護理文書,即使重癥護理、一級護理,能在體溫單上體現的客觀數據,不必重復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簡化護理文書的書寫,把時間還給護士。
2.6 重視細節管理:在實施責任制護理過程中,護士長分析了實施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不規范的環節,出現的具體問題,給予具體分析,設計了很多細節上的規范,如為了讓病人記住責任護士的名字,除了護士多次查房交流外,在入院時,責任護士把一張寫上責任護士、主管醫生名字的“護患溝通卡”交予患者,還在床頭貼上護士的名字,加上責任護士經常巡視病房,病人能很輕松的記住責任護士;針對薄弱環節-健康教育,護士長將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材料制作成標準化健康教育宣傳頁,材料生動使用,語言簡潔易懂,有的還附有功能鍛煉圖例,由護士結合該病人的實際情況予以相應的指導,還可交予患者閱讀。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
2.7 監督與反饋:護士長在下班前對各責任護士工作情況進行檢查,保證落實到位,并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和監督,科護士長、護理部進行定期隨機抽查,并及時反饋檢查結果。
2.8 效果評價:分析并比較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前后病房護理質量,患者及家屬滿意率、醫生滿意率、健康教育知曉率等。
2.9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前后護理質量比較(n=25,分,±s)

表1 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前后護理質量比較(n=25,分,±s)
項目 實施前 實施后 t值 P值病房管理85±6 98±4 10.26 <0.01基礎護理 86 ±4.2 99.1 ±2.2 12.38 <0.01消毒隔離 92.3 ±5 98 ±2.6 7.12 <0.01??谱o理 91.7 ±3.1 97.9 ±3.3 6.58 <0.01晨晚間護理 90±4 98±3 5.69 <0.01護理安全 89.8 ±5.2 97.8 ±1.8 8.2 <0.01患者病情掌握情況91.2 ±2.1 97.8 ±1.5 6.2 <0.01
3.1 護理質量比較: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后,護理質量明顯提高(P <0.01)。見表1。
3.2 患者健康教育情況及醫生人員滿意度比較: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后,提高了醫護人員滿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曉率(P<0.01)。見表2。

表2 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后滿意度及健康教育情況比較 (%)
4.1 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內涵: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實施責任制護理模式后,增強了護士的服務意識與責任心,護士通過為病人提供周到、細致的護理服務,滿足了病人的心理及病情需要,讓病人感到了溫暖,增進了護患感情,提高了病人滿意度,使病人身心恢復到最佳狀態,從而達到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目標[3]。
4.2 提高了工作效率:APN排班、文件書寫的簡化、工作內容的合理分配,改進了護理工作流程,使各個工作環節緊密銜接,做到連續、無縫隙,減少了各種不安全因素,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有效落實,保障醫療護理質量。
4.3 激發了護理的潛力和能動性:責任制護理模式對護士的服務態度,專業技術,知識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護士首先必須掌握疾病的各種知識,督促了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在制健康教育宣傳頁的過程中,為了讓病人易于理解和記憶,護士也各抒己見,形成了護士主動學習,積極要求進步的良好氛圍。
4.4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推行責任制護理后,全體護士對護理質量有了新的認識并更加重視,在護理部每月質量檢查中,有了持續的改進,如病人對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4],護士-患者相互的知曉度,病人指甲長等問題都有了明顯的改善,真正提高責任制護理的內涵質量。
4.5 存在的問題
4.5.1 護理人員編制不夠:根據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要求,每名責任護士所管病人不能超過8個,在我科工作中,按要求至少需要5名責任制護士,而我科僅有4名責任護士管理,一旦有護士請假,便覺得工作吃力。
4.5.2 護士專業知識水平仍有待提高:表現在護士對疾病的臨床專業知識、康復鍛煉方法等方面掌握不夠。在康復鍛煉方法上,應結合病人損傷程度,年齡,耐受程度等實施個體化指導,要經常和醫生溝通,更好的為病人提供正確的治療,在這方面存在著護士不敢指導或指導力度不夠,或指導不符合要求等,整體來說不夠理想。
4.5.3 非責任護士服務意識降低:新的排班模式使倒班護士不再承擔責任護士職責,觀察發現:倒班護士的責任心、主動服務的意識降低,個別護士存在推諉、工作敷衍、事不關己的不良風氣,在今后的工作中需監督和改善。
[1]羅躍全,郭繼位,王慶梅,等.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做法及成效[J].西南國防醫學,2012,22(10)324-325.
[2]歐春紅,古利麗,李海靜.護士床邊工作制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6):695-696.
[3]周明英,黃美秋,韋桂源,等.骨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1,25(9):2426-2427.
[4]顧明莉.小組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