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
(河北省承德市衛生監督局,河北 承德 067000)
手足口病的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主要以發熱和在患者的手部,足部以及口腔位置發生皮疹和,發病年齡主要在5歲以下,由于患者的年齡較小,患者機體的免疫耐受能力較低,有的患者可以導致呼吸道感染,心肌炎以及腦膜炎等嚴重癥狀,且手足口病病情發展較快,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因此,手足口病對于兒童的健康生長有一定的威脅[1,2]。故對于幼兒家長對手足口病的防治認知需要一定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針對承德地區五歲幼兒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相關知識,進行研究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選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0例手足口病患者家長進行研究對象。將家長分為公立幼兒園家長組和打工子弟幼兒園家長組。其中公立幼兒園家長組600例,參加針對手足口病預防問卷調差中,男性200例,女性400例。年齡為25-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7±2.5)歲.其中教育水平達高中以上有500例,高中以下200例。打工子弟幼兒園家長組220例,參加針對手足口病預防問卷調差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齡為22-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7±2.6)歲,其中教育水平達高中以上80例,高中以下140例。
1.2 調查方法:對于調查者進行一定的培訓,以保證調查者的問卷能夠有一定的調查水平。針對家長的調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的預防手段以及如何獲得手足口病的認識來源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問卷調查。
1.3 統計學指標: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類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認知比較 n(%)
2.1 兩類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認知比較:針對兩類幼兒園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認知上進行比較,發現公立幼兒園家長在手足口病認知的正確率高于打工子弟幼兒園家長對于手足口病認知的27.5%,兩組患者比較有明顯差異(X2=8.79,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家長獲得手足口病知識來源比較:針對手足口病的知識宣傳,家長獲取主要途徑為學校,社區,和醫院為主,且對于宣傳手冊的獲得率比較,公立幼兒園家長獲得宣傳資料與打工子弟獲得宣傳資料的獲得率比較無明顯差距,X2=3.21,p>0.05,不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表2 家長獲得宣傳手冊的獲得率比較 n(%)
手足口病的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主要以發熱和在患者的手部,足部,以及口腔位置發生皮疹和,發病年齡主要在5歲以下,由于患者的年齡較小,患者機體的免疫耐受能力較低,有的患者可以導致呼吸道感染,心肌炎以及腦膜炎等嚴重癥狀,且手足口病病情發展較快,嚴重者可導致死亡[3,4].因此,手足口病對于兒童的健康生長有一定的威脅[5]。在本次的研究中發現,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較低,家長的教育水平跟與疾病的認知程度有較大的關系。在本次調查中,發現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能夠有一定的了解,而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的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不能很好的進行認知。因此對于不同的家長應該有不同的宣傳對策,例如,在家長接應孩子的等待區內,加以對于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的宣傳力度,把手足口病的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腔等一些部位有皮疹以及帶狀皰疹的癥狀。當幼兒出現以下癥狀時,要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以免耽誤病情[6,7]。由于手足口病主要是又腸道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因此在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方面,家長要監督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做到飯前洗手,便后洗手,減少患者接觸細菌的機會,此外對于生冷食物要進行一定的禁止,因為生冷食物沒有經過一定的高溫消毒,患者在進食的過程中很可能把細菌也帶進體內,從而引起疾病的產生[8]。因此在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上,家長和幼兒都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做到飯前洗手,便后洗手,以及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對于幼兒的生活環境要有一定的改善[9]。在本次調差中發現,公立幼兒園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基本認識比打工子弟幼兒園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認知度要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長的教育程度不同,其次在幼兒園進行對于手足口病的宣傳教育時,打工子弟的幼兒園的家長沒有認真接受教訓,從而導致了對手足口病認知的缺乏,因此在對于手足口病宣傳中,要針對不同的家長進行不同的宣傳教育。由于打工子弟幼兒園家長接受教育水平較低因此在對于預防手足口病的時候要把重點放在幼兒園教師上,如:①繼續開展由多種途徑的健康教育,利用新聞以及網絡的通道進行手足口病的認知教育;②針對孩子和家長開展放談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述手足口病的基本特征以及預防方式,要求家長保證孩子的飲食安全以及家庭衛生;③對于幼兒園這一個公共場所,要求老師教育孩子飯前便后洗手,對于兒童玩具,日用品以及被褥進行清潔以及在陽光下進行暴曬消毒。根據本次調差結果發現,家長目前對于獲取手足口病的認知主要是從幼兒園,醫院,以及社區等一些場所獲得對于疾病宣傳手冊,但是家長獲得手冊之后并不能很好的認知學習,所以我們要加強媒體的正面報道[10]。媒體以及醫療人員對于手足口病的疾病的基本表現以及如何防止的正確報道對于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緊張情緒以及正確認知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其次醫療人員也是大家較為信賴的權威健康信息發布者,采取這樣的方式更能夠被家長認可。因此,在對于承德地區五歲以下幼兒園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中,要采取多種渠道,以及不同的家長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
[1]周弋,王靜,楊黎明.上海市浦東新區部分居民手足口病基本知識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09,21(2):68-69.
[2]范晨陽.2008年北京市幼兒家長手足口病認知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10):749-751.
[3]沈旭娟,張寶津,陳國慶.杭州市余杭區部分兒童及家長手足口病知識與行為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10):774-776.
[4]許諶,楊文環.310例兒童家長及幼兒園教師手足口病相關知識及行為調查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0,39(9):1244-1246.
[5]王芳.手足口病的發病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467-468.
[6]李輝,胡茂紅,吳景文.南昌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33(2):436-437.
[7]王蕓,李明娥,張蕾,等.手足口病醫院感染的防控措施研究[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1,34(6):456-457.
[8]李傳明.98例手足口病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J].當代醫學,2011,17(26):155-156.
[9]Funnell MM.Investigation on the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bout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parents whose children under 5 years in Hainan Reclamation area[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3,28(30):5016-5019.
[10]林社潤.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