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雁
英語中有這樣一條諺語: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Let me try and I'll remember.字面意思就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展示給我,我可能記不住。讓我嘗試,我就會明白。”跟漢語的“實踐出真知”有異曲同工之妙。實際上,早在多年前就誕生的這條諺語恰恰昭示了當今備受推崇、廣為應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法。記得新課標中有這樣一段話:“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這和體驗式教學法不謀而合。
體驗式教學法倡導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適當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語言學習過程轉變成語言運用的體驗過程。其核心就是體驗,而想要讓學生每節課都能有所體驗,就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適宜的教學語境。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一直有個想法,如果可能的話,一切看得見、聽得見、聞得到、摸得到的事物都放在學生的面前。可想而知,那樣的課堂將是多么的興趣盎然,學生將是多么的翹首以待!那么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創設一定的教學語境,營造一種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體驗呢?
一、多種手段展示,創設詞匯教學語境
新改版的新目標英語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許多單詞都很容易展示給學生。如在教授學習用品、日用百貨、水果蔬菜等時可以運用實物進行展示。在教授家庭成員、體育運動、動物植物等時就可以利用圖片或簡筆畫進行展示。在教授交通方式、發明創造、職業愛好等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畫面進行展示。這樣,學生能直觀地理解單詞的意思,建立語境與語義之間的關系,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二、各類角色扮演,創設對話教學語境
人類的語言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把生活轉化為知識,然后又用知識去影響生活的過程。人教版新目標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話題”統領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話題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開始,向社會生活拓展。每個單元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口語示范對話,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是一個綜合的、具有真實語境的口語交流活動。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各類角色扮演。如在學習購物時讓學生扮作售貨員和顧客,在學習就餐時讓學生扮作服務員和食客,在學習旅游時讓學生扮作導游和游客,在學習就醫時讓學生扮作醫生和病人等。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該環節是學生的最愛,他們會樂此不疲,常常是都打下課鈴了還意猶未盡。它既能引起學生的熱情又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既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又提供充分表現的空間,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施以前所未有的體驗。
三、眾多活動設計,創設語法教學語境
在傳統的語法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和機械記憶,思維沒有得到充分地激發和調動,因此效率較低。其實教師完全可以花心思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取代枯燥的重復量很大的語法訓練。比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的時候可以模擬現場,在學習一般過去時的時候可以故事接龍,在學習情態動詞的時候可以才藝展示,在學習there be句型的時候可以有獎競猜,在學習被動語態的時候可以啞劇表演……此時語境所提供的線索能起到一種喚醒或啟迪智慧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比較強烈的情感共鳴,把抽象的語法知識轉變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這有利于引導學生發現其結構特征,總結語言規律。經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后,最終學生能在新的語境中運用該語法項目或解決新的問題。
四、別樣問題設立,創設閱讀教學語境
閱讀歷來是各種考試的重頭戲,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材中也涉及不少活動和任務來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其中適當問題的設立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和技能尤為重要。傳統教學中教師習慣大包大攬,所有問題全部事先列出。其實還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行討論問題,自己解答問題。教師只是一個顧問,一個裁判,一個引導者,一個參考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新課標特別強調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教師才能真正“授人以漁”。
總之,在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中語境的創設至關重要,必不可少。教師只有巧妙創設各種語境,才能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才能充分挑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架起教與學之間的橋梁,才能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感悟,才能讓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溫恒福.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
社,2003.
[2]汪源源.閱讀在小學生品德養成過程中的運用[J].邵陽學院學
報,2013(5).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三中學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