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芮朦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他們的情趣、態(tài)度等得到改善,美術素養(yǎng)得到提高,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開發(fā)。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用新的理念進行教學,在教學模式、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從學生對美術的情感入手進行教學,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促成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一、從情感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觀察力
(1)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情感。美術有著美的魅力,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要從美開始。教師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與審視美,能激發(fā)他們的美術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美學情感,讓他們樂于學習美術。如可以把教科書中的圖片內容用故事來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圖片的認識,也進行美育與德育,使學生很快進入到美術學習中來。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美術學習不能僅僅有模仿,模仿只能讓學生禁錮起來,美術的真正學習是對于想象作畫。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能力,引導學生想象,激發(fā)靈感。如在教學《我畫的海洋生物》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欣賞圖片,并結合故事,引導學生畫出未來海洋的景色,讓他們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海洋,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這樣,就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開發(fā)。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美術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形成寬闊的胸懷,形成優(yōu)秀美術文化,從而使美術課堂成為形成優(yōu)良品格的主要場所。美術學習離不開觀察,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讓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真情實景,通過觀察產生美術情感。如在學習《人與自然》一課時,教師可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畫出人與自然的景象,讓他們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形成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美術自覺性
(1)注重個體差異教學。學生對于美術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別,教師在教學時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而不是對放棄差生。讓每一個學生在美術學習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獲,享受到美術帶給他們的快樂,這也是我們每個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到的。筆者在教學中就從沒有放棄過每個學生,而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如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對他們進行分層教學,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注重學習方法指導。美術教學除了傳授知識以外,重要的一項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美術,對他們進行學法的指導。如在《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接著演示具體的繪畫方法和步驟,然后讓學生進行臨摹,嘗試去自己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變得大膽起來了,水墨面的基本的蘸墨、行筆技法等方法很快就掌握了。通過學習,學生在學習中嘗到了筆墨的情趣,感受到了中國畫的博大精深。
(3)讓學生掌握繪畫技巧。不同的畫有不同的繪畫技術,當然也有共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繪畫技術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技巧的繪畫就不能有較高程度的提高。同時,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素描、寫生、臨摹的不同特點,給學生講解要領,有針對性地講解繪畫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如在《我設計的書》的一課教學時,我運用學生以前的知識基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通過臨摹、速寫、水墨畫等方法讓學生設計一個封面,封面的內容要與書的內容相一致,能體現書的特點。學生的想象力令我驚訝,他們竟然能制作出這么精美的封面!這樣,就使學生的潛力得到了開發(fā)。
三、讓學生把美術知識進行實踐
(1)導入要運用生活知識與情景。美術與音樂都屬于藝術類,有相同的特點,二者可以相互促進。如我把音樂運用在美術教學的導入部分,讓學生懂得在美術學習時要學會聽音樂,把內容、思想一致的內容結合起來,用旋律美來刺激美術創(chuàng)作。這樣,既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fā),藝術效果得到增強,又讓學生感受了音樂與美術的雙重美。
(2)通過美術學習提高審美能力。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過多地講,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學到知識少。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做會抹殺學生對于美術魅力的理解。因此,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術,懂得欣賞畫的內在美,能讓學生從優(yōu)和劣上多角度進行分析。這樣既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創(chuàng)新能力能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地進行繪畫。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