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角色的轉換,形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關心融洽,師生互動,共同創建充滿活力與情趣的新課堂,讓學生快樂成才。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好一節課,設計一個好的開頭等于這堂課成功了一半,它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又能把學生很快引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我在教冀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旋轉與平移》第一課時,首先從問學生是怎么上學來的開始,自然地引出騎車、步行等運動現象,然后請學生觀察幾種運動現象,邊看邊做動作感受,接著分類、起名、建立表象,最后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用動作表現出來。教師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認知基礎、參與的熱情充分地調動了起來,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去做,在交流碰撞中積累平移和旋轉的感性認識。學生做的動作并不是真正的平移與旋轉現象,表達的只是一種粗淺的理解,但學生那充滿童真與童趣的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為引入新課開了一個好頭。
二、自主探索發揮自身特長,體現自身特色情趣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把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情況、運用條件和評價體系特點的前提下,讓學生發揮自身特長、體現自身特色,采用相應的教學模式。如我在教學《混合運算》一課時,首先依據導入部分找出的信息,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個性化的計算方法。在此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義,為后面的綜合算式作鋪墊。在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的同時,如果學生不能想出連乘算式,我可作為參與者提出:“能不能這樣列式呢?12×5×8。”當這顆小石子激起漣漪之后,我隱身退出,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放手讓學生探究“5×8×12”,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思考、交流、辨析、理解每一步運算的意義,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元化,然后合理安排運算順序,完成了自主探究的過程,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
三、小組合作探究充滿競爭情趣
有競爭,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提高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引入競爭機制,能激活課堂氣氛。如在課堂教學時先精心設計問題,然后鼓勵學生展開小組之間、男女生之間、同桌之間的競爭,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得分高,并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通過多變而不同的競爭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
四、課堂上角色換位創造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大膽地把師生角色互換,為學生創造課堂情趣。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收集各年份的年歷卡。課上教師作為其中一個小組的一員和其他組員一起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觀察、整理、填表等活動。對于判斷平年、閏年,各學習小組長組織學生經歷了猜測、假設、預測、證明的思維過程,掌握了判斷方法。教師親身做小學生和他們一起經歷整個數學活動的過程,為學生創造了課堂情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五、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情趣
多媒體等現代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科學運用,不僅使我們的課堂豐富多彩,而且充滿趣味。學生在這樣情景交融的環境中,各種感官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激發了學習的情趣和求知欲,而且對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等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新實驗教材應用的今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我們在堅持教學模式多樣化的同時,更應創建情趣課堂,讓學生快樂成才。
(河北省遷安市上射雁莊鄉平林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