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
相敬如賓一詞是褒義的,但是用在夫妻關系上就不那么美妙了,因為它遠離了“親密”。
親密關系意味著夫妻雙方是敞開心扉的,彼此可以分享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能量可以自由交換。而相敬如賓的夫妻,界限分明,自我封閉,缺乏深度交流與互動。這樣的夫妻所營造的家庭,即使再富有也只是死水一潭。
一個家庭就好似一個能量交換站,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因能量的有效交換而更親密,從而產生愛的動力,促動每個家庭成員致力于各自價值的實現。
家庭動力系統學說創始人海靈格在《愛的序位》中說:在家庭中有一股強大的系統動力引領著每一個活在系統中的成員。因為男人與女人結合在一起,他們首先是伴侶,而后成為父母。所以伴侶關系是在父母關系之前出現的,具有優先權。
很多家庭,夫妻一方對孩子的愛遠遠超過了對伴侶的愛,也就是能量流動的秩序和方向出現了錯位與偏離,時間久了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家庭問題。
如果你擁有一個幸福之家,仔細體會一下你與伴侶、孩子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成員之間能量的流動與交換,潛藏在一個眼神、一個姿勢、一句話語里。那是一股暖暖涌動的暗流,于無聲處卻見驚雷——只有能量的流動被阻斷的時候,我們才注意到它的存在。就像呼吸,當我們呼吸道出問題的時候,才關注到呼吸,平時我們很少去注意它。
在能量自然流動交換的家庭,成員會感覺到安全、愜意和輕松。而一旦這種流動交換被阻斷了,家庭成員會產生不安、焦慮情緒。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可能消失,只可能轉化。外遇可以看作是夫妻能量流動與交換被阻斷后,能量轉移、尋求外援的結果。
在這個外遇越來越多的時代,女人一味地譴責男人花心,痛斥第三者,或者怪罪社會的不公,都將于事無補。
不如靜下心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家庭,是否因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是否缺乏愛的動力而死水一潭?如何重建家庭系統動力,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能量流動得以實現,才是我們挽救婚姻家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