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木楷
天高任鳥飛
文/陳木楷

在自然界中,鳥類是所有脊椎動物中外形最美、聲音最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的動物之一。“飛禽驚飛,浪花四射,百鳥歌唱,山巒齊鳴”的描繪,一定會將人們帶入美好的意境。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世界之巔的山脈,從波濤洶涌的海洋到枝葉繁茂的叢林,從寸草不生的荒漠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幾乎到處都有鳥類的蹤跡。經過長期的物種進化,鳥類的生存技能不斷優化。飛得最快的尖尾雨燕,時速可達360公里;飛得最高的大天鵝和禿鷲,能夠飛上萬米高空;飛得最遠的北極燕鷗,可往返南北兩極飛行4萬多公里。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夢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鳥類飛行啟發了人類飛天的靈感和智慧,人們從中找到了飛翔藍天的奧秘。人類懂得了飛機的機翼必須像鳥翼一樣,前緣厚,后緣薄,如此構成的曲面才能產生向上的升力,克服地球引力將飛機送上天空。依據這個原理,美國人萊特兄弟倆,于1903年設計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并在卡羅萊納州首次試飛成功,開創人類航空事業的先河。
令國人驕傲的是,中國人在人類航空史上也曾書寫輝煌的篇章。廣東人馮如,刻苦好學、抱負遠大,1907年在美國舊金山建立飛機制造廠,兩年后造出第一架中國人設計、制造的飛機并試飛成功。他因此被美國人稱為“東方萊特”。
一百多年來,世界航天科技突飛猛進,制造出了滑翔式飛機、螺旋槳飛機,后來發展到噴氣式飛機。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許多方面創造了世界第一,但是在飛機的設計制造方面,至今仍落后于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不甘落后的民族精神。從2007年開始,我國進行了C919大飛機的研制和生產。
質量是大飛機的生命。安全性是飛機質量最重要的體現,而可靠性又是大飛機安全的基本保障。可靠性遵循的是“乘法規則”,假設一個零件的可靠性為90%,則由10個這種零件組成的產品其可靠性就降低為31%。一架大飛機的零件有300萬至500萬個之多,可想而知,它對每個零件的可靠性要求有多高。
大飛機項目的實施,同時也為質量技術監督系統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極好機遇,我們應該主動介入,整合全系統的質量、標準、計量等技術資源,為保障大飛機質量作貢獻。據國家大飛機權威人士透露,中國C919大飛機已經通過風洞、吹風、結構摸底和強度研發等一系列試驗,與同一級別的波音737、空客320飛機相比,C919大飛機具有更安全、更經濟、更環保和更舒適的優勢。截至2013年10月,C919大飛機訂單已達400架,預計2015年正式試飛。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之夢,不久將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