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軍
新聞報道、節目創辦都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實踐證明:越貼近,越真實;越貼近,越震撼;越貼近,越溫暖。
越貼近,越真實
以經濟廣播《美麗清晨》節目為例,這是一檔關心關愛中老年人的愛心公益節目,作為節目的編播,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老人家,如果不走進老人家們的生活,還真的不知道老人家的不易,的確是越貼近,越能聽到身邊老人的真實心聲。有的老人家和子女住在一起,外人看來有子女照顧那是再幸福不過的了,而當老人家哭著給我打熱線電話時,我才知道了老人家的真實心情,這也許代表了很多老人家的心聲。她說,自己80歲了,老伴兒去世了,自己住在女兒家,可心里總是不得勁兒,姑爺、外孫和她都不親,話都很少說,自己心疼女兒,想多為女兒分擔一點:做點飯,煤氣忘關了;洗點衣服,水還漏樓下去了。老人家很上火,想和別人說說,可又能跟誰說呢?每天早上在被窩兒里聽《美麗清晨》節目,老人家把主持人當成了親人,電話中把自己一肚子的苦水都倒了出來,經過勸解,老人家心情好了很多。這樣的老人家我在走社區采訪的時候也遇到不少,多走出去和老人家心貼心地嘮嘮,有了貼心,便有了貼近,有了貼近,便有了真實,有了真實才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聽眾的所想所需,從而把節目辦得更好。
越貼近,越震撼
如果不做這檔為老服務節目,也許我不會知道我國老齡化程度增長如此之快,特別是我們遼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遼寧人口老齡化程度居全國之首,我省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呈現“三快一高”特點,即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齡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比例增高。遼寧省人口老齡化的變化勢頭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至少提前了20年,如果不是貼近了解,不會給我們帶來如此震撼的心情:據統計,沈陽每兩個老人中就有一個是空巢老人,老人家們的養老、醫療、鍛煉、娛樂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節目中接觸到太多的老人家,天天一個人悶在家里孤獨寂寞,身體每況愈下。很多老人家都說,我們現在缺的不是吃和穿,是心靈上的慰藉,孤獨太可怕了。貼近了解,帶給老人家溫暖、快樂和幫助,讓《美麗清晨》節目更加走進全省老人家的心里,其實老人家生活狀況讓我們震撼的同時,節目也著實震撼了很多老人家,成為大家每天早上必不可少的心靈早餐。
越貼近,越溫暖
越貼近老人家,越讓我們更多了解到老人家的所想所需,想老人家之所想,急老人家之所需,提供正能量,讓老人家們感到久違的溫暖和感動。在節目中我們聯系了很多志愿者及愛心單位,實實在在地幫助老人家。有的老人家癱瘓在床,剪頭都費勁,想請人上樓理發,沒人愿意來。當聽到《美麗清晨》節目給主持人打個電話尋求幫助時,沒想到第二天志愿者就上門理發了,不但一分錢不花,還給老兩口一起理了發,感動得老人家淚流滿面,感到溫暖備至。有的老人家孩子在外地,自己一個人,去趟醫院都很難,志愿者主動攙扶著老人去醫院掛號、看病、開藥,讓老人不相信身邊還有這樣的好人。節目中還特別為殘疾老人著想,聯合省殘聯把最新的有關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及時告訴給大家,并且免費送給生活困難的殘疾老人盲杖,讓大家暖心。家住大連的李大叔,生活特別困難,年前給節目打電話說了自己的情況后,我們聯系了大連紅十字會給他送去米面油及棉被襯衣等救濟物品,他說真的沒想到,這么多年頭一次蓋這么輕巧暖和的棉被,穿著嶄新的襯衣,心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越貼近,越溫暖,溫暖讓很多老人家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少了埋怨,多了快樂。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既是辦節目的原則,也是辦好節目的助推器。因為“越貼近,越真實;越貼近,越震撼;越貼近,越溫暖。”也因此,《美麗清晨》節目被國家老齡委評為2013年度遼寧廣電系統唯一的“敬老文明號”。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