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明
在生活碎片化的信息時代,人們對信息的關注力普遍缺少耐心,廣播專題節目因為深度報道、剖析,常常因為敘事時間、論述過程、采訪錄音時間過長而缺少聲音形態上的變化,容易造成聽眾的流失。近些年,廣播專題節目中 “片花”的運用,較好地解決了廣播專題節目聽覺形式上單一的問題,使節目彰顯出明快的節奏與靈動的活力,抓住了聽眾的耳朵?!捌ā币殉蔀楹芏鄡炐銖V播專題節目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片花”本來是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采用的手法,通指切換鏡頭時使用的轉場效果,它插播在片子中間或結尾部分,包括簡單的故事介紹、幕后故事等等,應用在廣播專題節目中,泛指為了增強節目的節奏感和強化某些內容,在節目前期專門制作的與宣傳主題密切相關的一段錄音。出于廣播的聲音傳播的特點,“片花”在廣播節目中呈現時,通常由文字敘述和人物原聲、音樂及特殊聲效等元素共同組成?!捌ā痹趶V播專題中的出現除了豐富聽覺感受,調整專題進程節奏之外,對專題報道內容會起到什么作用呢?
主體信息交代
專題節目一般都比較長,聽眾愿不愿意聽,最初的判斷往往在開頭的一分鐘。如果在節目開始,通過“片花”藝術化地交待時間、地點、人物等突出信息,那就能很好地拋磚引玉,這種類型的“片花”通常在故事人物專題之初使用,以紀實的風格介紹廣播專題要表達的人物及主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氣氛渲染鋪墊 營造特定氛圍,使受眾更快地進入情境。比如在大型直播節目《幸福鋼城歡樂年》中,筆者制作了《關于幸福這件小事》的“片花”:從一段自言自語的旁白開始,講述不同年齡段對幸福的理解,直到爸媽在電話另一端熱切地呼喚“包了餃子,等你回來”時,深深地感慨:“幸福就是和你們在一起!”歌曲《回家真好》緩緩揚起,整個“片花”如一首配樂敘事散文,營造了濃濃的親情氛圍,激起人們內心深處對歸家的渴盼,起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宣傳效果。再比如,有些事件的報道需要制造一些懸疑符號,激發人們對報道的好奇心。這類“片花”對信息量和故事情節交代甚少,常常表現為對前因后果的欲言又止,吊人口味。有的懸疑符號統領全篇,節目中可重復播發,有的分段進行,層層逼進。比如,在編輯廣播版的《老梁故事會》中就常常運用到這類“片花”,讓節目進程懸念不斷,扣人心弦。
主題概括突出
突出專題報道中的事件或人物,以特寫的手法串連起多個重要環節,或是多場景調度呈現,或是將整個事件中最高潮部分集合其中。對主題起到突出提示的作用。比如,在廣播專題節目《山村少年的音樂奇跡》的“片花”中,把主人公培養山村少年學音樂的幾個感人情節點概括串聯起來,然后,拋出主人公的名字和故事題目。這類“片花”的制作是對整個專題報道的主題內容做了一個精湛的概括,可讓隨時聽到的受眾對專題的重點產生濃厚興趣。
內容承上啟下
專題報道中常常有一些涉及重大轉折的情節出現,為了強化這種轉折和后續情節的發展,設置“片花”可以幫助聽眾梳理新聞事件的重點、人物故事的前后環節,讓聽眾對專題節目有更精準的領會。還有的“片花”是為了引出下面的某些獨立情節,由于與上一段缺少相應自然的關聯,“片花”發揮一個巧妙銜接的作用。
主題升華
通過有象征寓意或通感等手法,將節目主題升華為一種公益號召。比如,專題報道中講述一位大學生自主創業,歷經挫折與失敗,成功地實現了面包店的連鎖經營,節目的“片花”,采用了故事主人公采訪中流露的真情實感,加上詩歌般的演繹,將主題升華為對“自主創業,讓人生更精彩”的創業新理念來宣傳,提升了節目的思想高度,節目過后,此“片花”又作為公益廣告在節目中播出,因為它的自然性和真實性,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精彩的“片花”,可以為廣播專題節目起到潤化作用,但如果運用不當,也可能畫蛇添足。那么“片花”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播出時長要嚴格把握
有的“片花”鋪沉得過于拖沓,成為節目無意義的填充。筆者認為,“片花”要嚴格控制好時長,以一分鐘以內為好。要記住“片花”的應用原則:它是節目的點綴,既不能喧賓奪主,也不是時間的拖延,要盡可能地濃縮主旨,做到“辭達而已”的傳遞,這樣的“片花”才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運用的時間結點要合理
什么時候插入“片花”,也是一種藝術的選擇,要符合節目發展的節奏,否則,會影響節目的自然流暢和情境的深入。比如,對某個人物的訪談正漸入佳境時,不合理地安插“片花”,情感連續性、自然性的抒發被打斷,就難以實現人物訪談的真情效應,對節目反倒起了負面影響。
音樂的使用要恰當
音樂合理恰當的運用能夠與專題節目產生強烈的共鳴。音樂能帶動聽眾的情緒,產生共鳴,加深專題報道的感染力。如果所用配樂與主題不相稱,不協調,就會使“片花”的出現特別突兀,甚至對主題理解產生偏差。所以,要讓片花中的配樂與節目有珠聯璧合、水乳交融之感。比如,在專題節目《不會跌倒的青春》中介紹殘疾女孩自強不息的故事時,“片花”運用了大提琴配樂,深沉如訴的音符,配上幾段對女孩堅韌品格的視覺化描述,輕易就打開了聽眾心頭的悲憫情懷,燃起人們收聽的欲望。
多手段打造“片花”中的亮點
因為是先期錄制,片花的制作可以運用多種手段精益求精。如今,網絡為我們提供了太多的聲音資源可以利用,比如,有很多珍貴的歷史聲音資料,我們可以從網絡上信手拈來,經過剪輯加以利用,讓小小“片花”綻放光彩。比如,專題節目《愛的奉獻》報道郭明義愛心分隊在全國各地的活動時,我們的“片花”里運用了雷鋒當年演講時激情似火的聲音,結合鞍山各個時期英雄模范的聲音,層層遞進,銳利氣質彰顯其中,再輔以激情音樂的烘托,使“片花”極富向上的活力,讓聽眾感受到英雄模范精神歷久彌新的感召能量,“片花”為節目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為節目進程做了完美的鋪墊。
在廣播的創新發展中,專題節目的表現手段和播出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呈現出多層次的發展方向,“片花”的設計與運用無疑是這一趨勢中值得探索的新手段,愿以此文為序,引來同行的更多關注與創新研究。
(作者單位:鞍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