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濤 楊道好
摘 要:隨著科技進步,中波頻點越來越多,很多單位都想增加頻點,來傳遞更多的信息節目。由于中波鄰頻存在交織干擾,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個原則,導致在設想和實踐中存在矛盾,花費了很多人力和物力而結果不理想。文章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經驗,供同行們交流。
關鍵詞:鄰頻;交織干擾;帶寬;諧振;駐波比
在2001年,我們電臺想再增加一套旅游廣播中波頻率,頻點為621KHz。由于我臺頻點資源有限,621KHz介于我臺已有的頻率540KHz與666KHz之間,三個頻點是鄰頻,按理論上是不易再增加此頻率。為了任務的需要,只有在我臺試驗此頻率。
我臺頻點實際情況:我臺現有1395KHz-50KW,1170KHz-25KW,936KHz-200KW,864KHz-50KW,720KHz-50KW,666KHz-50KW,540KHz-50KW。
根據中波邊帶的要求,666KHz上下帶寬為55.5KHz,也就是說666KHz的下邊帶為610.5KHz,621KHz的上邊帶帶寬經計算為51KHz,也就是說621KHz的上邊帶為672KHz。由數值我們可以看出,載波666KHz在載波621KHz的上邊帶內;同時載波621KHz正好落在載波666KHz的下邊帶。這樣發射機在工作是就會存在嚴重的鄰頻干擾現象。
試驗現象:666KHz 和621KHz兩部機器可以同時開啟。但是當兩部機器加音頻信號,兩部機器都會出現天線駐波比故障,發射機降功率。只要加很小的信號,或者降低發射機播出功率,勉強發射機能開起來。
現象分析:
不但造成了發射機無法加上信號,而且還會損壞機器。這種干擾的特點是:用儀器測每部機器指標也正常,單獨開一部機器也正常,當幾部機器同時開時在沒有加信號時也正常,一旦送上信號時,機器就開始保護,降功率。播節目時把發射機多用表打到駐波比指示檔,表針隨干擾節目而擺動,音量大時表針擺幅較大,駐波比越限報警指示燈亮時,開始降功率。這樣發射機的功率送到天線上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幅射出去。這與我們的要求滿功率優質播出想違背的。后來就沒有在我臺區上621KHz。
經驗總結:通過這次試驗,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科學理論是根據,這也為我們今后頻點的選取與分配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參考文獻
[1]廣播電視技術手冊.天線[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廣播發射與衛星傳輸理論基礎[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中波發送系統原理與維護[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