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峰
摘 要: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非常快速,在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施工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加大,因此,為了更好的滿足市場發展需求要不斷提高和改善建筑施工技術。文章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和后澆帶施工技術以及建筑節能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后澆帶;建筑節能
1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1.1 混凝土的配置
1.1.1 配合比的換算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能嚴格按照實驗室中得到的結果來進行配制,在實驗室過程中,骨料的飽和面非常好,但是,在實際施工中,使用的骨料在飽和面方面無法達到和實驗室的一樣,因此,就導致了混凝土的配合比經常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在進行混合料配比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超遜徑顆粒,因此,在實際施工中,要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換算,在進行換算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將超徑量和遜徑量相加,然后減去次一級超徑量和上一級遜徑量之和,然后將實驗室的配比轉化為施工配比。
1.1.2 提高和易性
在對混凝土綜合性能進行表述時,通常使用混凝土和易性,其中包含著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流動性等性能。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避免出現離析和振搗不實的情況,因此,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非常必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的施工技術人員為了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在進行混凝土拌制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降低含水量或者改變振搗方法的情況,這樣能夠改變混凝土的質量,但是,在施工中經常會出現蜂窩麻面以及孔洞的情況,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過摻入高效的減水劑,這樣能夠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進行澆筑的時候也能提高振實效果,能夠避免出現離析以及泌水的現象。
1.2 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澆筑和振搗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旦出現澆筑和振搗過程中的問題,就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以及氣孔的情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即使這樣也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監理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理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混凝土及時和連續振搗,在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測的時候,要應用先進的技術,這樣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
1.3 混凝土的變性和裂縫
混凝土出現變性情況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在荷載作用下出現的變形,溫度變化導致的變形,濕度變化導致的干縮變形以及自生體積方面出現的變形。混凝土出現干縮變形的問題主要和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的養護工作不到位有很大的關系,混凝土在澆筑以后要及時采取必要的養護措施,這樣能夠避免出現水分快速蒸發的情況,避免出現內部應力變化的情況,導致裂縫出現。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構件在受到地基或者墊層的束縛以后也是會出現干縮裂縫,同時,混凝土配置比例不合格以及振搗強度過大都會導致干縮裂縫的出現。
2 后澆帶施工技術
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經常會出現將高層主樓和低層的裙房進行連接,這樣就出現了很多的高樓被裙房包圍的情況,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施工中要設置變形縫,但是,為了保證建筑的美觀性,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并沒有進行變形縫的施工,取而代之的是后澆帶施工技術。
2.1 后澆帶的分類
后澆帶施工技術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為后澆沉降帶、后澆收縮帶以及后澆溫度帶,后澆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裙房和高層建筑之間存在的沉降問題進行解決,這樣能夠避免出現混凝土收縮過程中出現的變形情況,同時,也能避免出現溫度變化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后澆帶施工技術具有變形縫施工技術的很多功能,在設置過程中,要對其功能進行重視。后澆帶施工技術表現形式是一個帶,而不是縫,后澆帶施工會在建筑物的基礎以及上部結構預留很寬的縫,這樣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能夠將出現的高度不同情況進行解決,同時,還能避免出現永久變形的情況。
2.2 后澆帶的做法
2.2.1 后澆沉降帶的做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層建筑和低層裙房的基礎施工同時進行,在施工中能夠更好的保證建筑場地的平整性,同時,在施工中上部結構也能為施工提供便利。上部結構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施工,而且,要預留施工后澆帶,這樣在主體部分施工結束以后,能夠保證后澆帶施工順利進行。在后澆帶施工中,可以使用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這樣能降低高層建筑和裙房之間的沉降差異。
2.2.2 后澆收縮帶的做法。施工后澆帶的施工應該在主體結構完成之后兩個月之后進行,因為在主體結構施工結束之后兩個月混凝土的收縮已經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后澆帶的施工位置應該設置在梁板變形縫的反彎點附近這些位置的結構受力較小,并且剪力和彎矩都不大。后澆帶也可以設置在彎矩大、剪力小的梁、板的中部。對于施工后澆帶的配筋也有要求,當梁板的跨度較小時,可以一次設置鋼筋;如果跨度較大,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以及規定將鋼筋斷開,但必須在混凝土補齊之前焊接好。后澆帶配筋的設置是為了職場混凝土由于陳靜差異而產生的結構應力。對于施工后澆帶的寬度設置也應該以施工方便為原則,一般設置在700到1000mm之間。為了保證施工后澆帶混凝土的連接牢固,施工后澆帶的斷面形式通常設置為直縫。對于板。可以設置為斜縫,梁和基礎設置為企口縫。
3 墻體體保溫技術在節能設計中的應用
在進行綠色節能的建筑設計時,通過對外墻、幕墻、外窗等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可以起到良好的節能效果。通過對節能技術的深入挖掘和創新,不斷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改善建筑環境,節能減排,為居民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生態的生活環境。
3.1 雙層智能型幕墻
隨著幕墻骨架體系的發展以及玻璃溫室理念的提出,雙層幕墻也不斷發展起來并在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突破依靠建筑的使用空間來給使用著帶來舒適感的局面,在建筑節能維護結構的設計過程中,采用雙層智能型幕墻技術與中空玻璃鋁合金窗外窗的有機結合。
3.2 中空玻璃的使用
在建筑綠色節能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在進行墻體的設計時,除了改善墻體材料以外,采用中空玻璃可以起到更好的節能效果。中空玻璃通過使用性能穩定、導熱系數低于空氣的氬氣、疝氣和氪氣,考慮到經濟因素,經常使用氬氣來填充中空玻璃,來達到保溫隔熱的作用。
墻體保溫技術在建筑節能施工技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溫技術包括外保溫、中間保溫和內保溫三種類型。為了做好墻體的節能設計首先要從墻體保溫做起。墻體保溫技術使墻體在承重、隔聲的同時起到了保溫隔熱的作用。較為常用的保溫技術是有機與無機材料相間復合而成的墻體,而這種墻體除了傳統的承重、隔聲要求外,還增加了保溫隔熱的要求。除此之外,使用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來填充內外墻同樣可以起到保溫節能的作用。
4 結束語
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非常快速,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建筑企業面臨的競爭和挑戰也在不斷加大,因此,施工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一定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文章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并且對后澆帶施工技術以及建筑節能技術都進行了探討,這樣對建筑行業長遠發展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外墻外保溫應用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高海峰.淺談后澆帶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及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1.
[3]白竣竹.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資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