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軍偉
摘 要: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建筑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為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隨著建筑項目的增多,人們對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越發的關注。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或多或少的都含有放射性物質,這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較大的危害,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需要加強對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檢測,確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安全性。文中從建筑材料放射性的來源與危害入手,對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檢測標準、檢測方法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加強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標準的執行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檢測標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住宅的要求已不僅僅是為了居住而已,更追求室內裝修的美感,這就導致市場上大量的新型材料不斷的涌現出來。這些材料給人們裝修帶來方便的同時,由于其材料內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質,從而也給居住在室內的人們身體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威脅。針對目前各種建筑材料的統計表明,這些材料中含有鐳、釷、鉀等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具有較強的放射性,對人體的危害較大,所以加強對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不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
1 建筑材料放射性的來源與危害
目前在我國的建筑物中磚、瓦、水泥、石灰及石材等建筑材料是極為常見的,而放射性物質也多來自于這些材料中,而且在這些材料中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質以天然放射性元素居多。特別是在石材中,由于其在衰變的情況下會產生鐳和鈾,而且石材衰度達到一定值時,則放射性的“比活度”則會處于較高的水平,給人體帶來的損害也最大。而且通過一項真實的抽樣檢查發現,在石材中放射性鐳和鈾物質含量最高而且放射性最強的為花崗巖。
建筑材料的中的放射性物質利用內照射和外照射兩種方式來對人們產生危害。內照射即是指在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會有射性物質及其子體形成;而外照射則是對人體的射線源進行照射,這種照射一旦達到一定的量或是累積低能量進行照射必然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的甚至會致死亡。通常情況下,放射性物質的損害主要會在人體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體現出來,而且射線如果損害了生殖細胞,則會導致下一代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質給人們帶來的損害不可小視,加強對建筑材料放射性進行檢測已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
2 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標準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建筑材料放射物質所給人們身段帶來的損害,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對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控制,許多國家都先后制訂了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標準,我國也不例外。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頒布了關于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檢測標準,但范圍較窄,只對直接用工業廢渣進行生產的建材商品進行檢測,不全面,所以在后來又進行了完善,將所有建材產品都涵蓋在內。但社會在發展,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后來又相繼對天然石及墻地、飾面等材料放射性檢測進行了一系列的規定,目前我國實施的建筑材料檢測標準不僅科學、合理、統一,而且覆蓋的面積較廣,更為詳盡。
3 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的方法
3.1 高電壓電離室法
高電壓電離室法的原理是在高電壓電離室受到輻射能量后進行充電、放電,再配合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靜電計的數據為檢測的依據。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高壓電離室敏度很高,達到了一定標準的穩定,十分適合伽馬射線外照射的測量。但是在建材放射性檢測中由于使用儀器規格不同或者操作方法不同,容易產生較大的誤差。
3.2 伽馬計量率儀法
伽馬計量率儀法的原理是因為伽馬射線是屬于電磁輻射,能夠從原子核的內部發射出來,當射線與探測器的探頭相碰撞時,光子本身將被吸收,釋放出光電子。而且伽馬射線的效應在探測器上形成的電子量與它的能量成正比,經過電子放大系統記錄下來,從而檢測出伽馬射線的強度。這種測量的方法的好處在于穩定可靠,操作十分方便,檢測出來的速度很快,而且成本低。因此在測量建筑材料表面被廣泛的應用。
3.2.1 檢測技術原理
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發射a、β的同時還發射?酌射線,利用其發射的?酌射線的能量不同。在能譜中,全吸收峰的道址和入射的?酌射線的能量成正比,是定性應用的基礎。全吸收峰下的凈峰面積與探測器相互作用的該能量的?酌射線數成正比,是定量應用的基礎。?酌射線作用于NaI探頭使晶體接受?姿射線后產生的光電效應強弱和能譜的差異經線性放大和前級放大,可在記錄儀表上顯示出不同能譜的道址峰,從這些特征峰道址位置和峰面積,就可以判定屬于哪種核素及其放射性強度。
3.2.2 檢測步驟
(1)樣品制備。將樣品磨碎,磨細至粒徑不大于0.16mm。稱重后將其放入與刻度譜儀的體標準源相同形狀和體積的樣品盒中,密封后待測量。
(2)創建標準譜數據庫。測量時間根據被測標準源或樣品的強弱而定,常規情況下測量時間為1小時。因建庫程序自動將測得的單核素標準譜數據扣除本底后,經歸一化處理存人數據庫中,故建庫時必須先測量并保存本底譜,再按天然刻度源參數提供的參數依次進行測量。
(3)能量刻度。能量刻度的具體做法是測量已知能量的標準源,按軟件要求在能量刻度子菜單中輸入峰位(道址)一能量,由軟件自動完成能量刻度。
(4)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當待檢建材中天然放射性衰變鏈基本達到平衡后,在與標準樣品測量條件相同情況下,采用低本底多道R能譜儀對其進行226Ra、232Th和40K比活度測量。
4 加強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標準的執行
4.1 加強開發商和施工方對建材材料放射性的重視,在施工中不僅要做好建筑材料放射性檢測工作,而且要確保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在選擇建筑材料時使用綠色環保型的產品。
4.2 監理人員加強現場對建筑材料的檢查
監理人員需要在監理工作中,對施工現場的建設材料的檢測證明進行檢查,嚴禁使用放射性超標的建筑材料,而且對于現場內的建筑材料來對其按照放射性的大小進行分類,以便于在施工過程中對這些建筑材料進行合理配置。
4.3 裝修時選擇具有檢測證明的材料
在進行房屋裝修時,選擇裝修材料時需要商家提供檢測證明,在合理選擇建筑材料的同時,還要確保一種材料不能在同一個房間內大量使用,而且裝修完成后要加強房間的通風,以便能有效的降低放射性物質的含量。
5 結束語
雖然建材料中放射性物質不同程度的存在,但由于在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存在是較為廣泛的,所以本底輻射是人們每時每刻都要經歷的事情,一定課題的輻射對人體是不會產生影響的,所以人們不必對放射性輻射在著強烈的恐懼心理。但建筑材料在進行使用前,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放射性檢測,確保材料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春杰,王寒竹.水泥質量波動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水泥,2010(10).
[2]宋建華,楊明亮.建筑材料放射性的不確定度評定[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8,35(4).
[3]張勛,王鵬,汪家勝等.建筑材料放射性測量中存在的技術問題[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