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艷
摘 要: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逐漸由政府控制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由市場主導,政府監管的市場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眾多企業紛紛興起,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奠定了基石。特別是2001年中國最終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之一,使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中國打開貿易大門,貿易需求的急劇增加促使我國的企業迅速成長,經濟發展步伐更加飛速。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使得企業的進步和發展遇到了新的阻礙。文章立足于經濟發展前景良好的基礎上,主要探討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方面的內容,希望為經濟發展和企業進步提供一定的方案。
關鍵詞:市場經濟;會計核算;含義;問題和相關方案
前言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經濟環境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企業發展與否關乎國民經濟命脈,關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尤其是21世紀經濟多元化時代使得企業面對經濟、政治、文化和環境等挑戰和機會,更加需要企業決策者主動發現問題,制定方案,促進企業跟上時代發展大潮。
1 會計核算的含義和意義
1.1 會計核算的含義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贏利,所以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需要進行經濟考核和評估,會計核算主要就是針對企業會計核算而言。會計核算屬于整個會計的一部分,會計核算也可以稱為會計反應,專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利用貨幣計量手段,核算正在進行和已經完成的資金活動。由于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會計核算的范圍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會計核算現在可以對經濟活動進行初步預算,引導重要決策的方向和范圍,保證企業和社會的整體利益。
1.2 會計核算的意義
核算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是會計監管和審核的必備條件,在整個企業會計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算要求具有準確性、真實性、唯一性。一方面,企業資金和財產核算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反應企業基本經濟活動,資本金流動情況,固定資產保值和折損趨勢,企業投資者的收入和利潤,可以計算出企業半成品和成品成本,費用和利潤,可以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企業發展前景和盈利趨勢;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會計核算,相關的企業經營者和決策者能夠及時、有效、有根據的調整決策方針,合理避免企業和投資者、經濟和環境的矛盾,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2 會計核算出現的問題
2.1 會計核算的主體和內容模糊
簡單來說,會計主體就是企業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明確會計主體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必要前提。但是我國是由計劃經濟迅速過渡為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社會。企業類型主要是私企數量占主要份額,這就帶來了一個明顯的問題,企業一般是家族式企業,幾乎沒有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公司和企業,個人資產和企業財產劃屬不清。尤其是中小型私有企業,管理人員主要是家里輩分高、經驗比較豐富的老人,財務是企業一切活動的命脈,掌握財務的必然是自家人。因此,個人財產和企業資產很難劃清界限,長此以往,該企業的會計核算會出現嚴重的問題,阻礙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
2.2 相關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知識不牢固
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私人企業中專業會計人員的會計知識不牢固,對會計核算的重要程度不了解,往往會掉以輕心,尤其是初期會計人員的招聘比較隨意,造成沒有從業證的人員也進入會計領域,一點也沒有會計專業需要的嚴謹和細心,這無疑給企業會計核算造成了難度;另外,一部分專業知識扎實,素養較高的會計人員進入某些企業工作后,企業沒有指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相應提高對專業人員的專業要求,導致他們的專業知識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防礙了企業的發展和經濟安全。
2.3 企業內部關于核算監管的不完善
一方面,企業創立初期,經濟業務比較單一,經濟活動比較簡單,由于沒有長久的計劃,企業創立者指定的會計監管政策比較簡單,漸漸不再適應現階段企業的發展和規模,尤其是對企業資金流向的分類和控制核算,這樣一來給企業空賬和壞賬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工作態度不誠懇,指定的目標沒有前瞻性,對企業內部監管制度的制定存在很多問題,進而導致相關會計人員核算工作不認真,導致企業核算不準確。
3 關于改善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建議
3.1 加強政府對于企業會計核算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執行
作為國家行使其宏觀調控職能的一種強制而有效的工具,對企業會計核算的監督與控制同樣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應加強對企業會計核算方面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力度和執行強度,這對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的管理,解決企業資金核算不規范問題以及企業工作人員積極性不夠的問題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3.2 完善企業會計核算內部監督管理制度
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制度的建立對解決企業會計核算混亂的問題至關重要。企業應參照國家與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與自身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建立具有本企業特色、有針對性的會計核算制度,完善會計核算監督體系,以此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企業自身不斷進步。同時,企業還要建立與會計核算制度相配套的監管制度,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全程地監督,約束和規范會計核算人員的行為。
3.3 提高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專業素養
企業會計核算人員作為會計核算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穩定發展。企業應加強對會計核算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的重視力度,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整體上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為企業創造一個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資金流動監管環境。具體來說,企業應定期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加強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積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還可以請高級的會計人才在企業內部開展專業講座,宣傳會計制度和相關的政策法規,培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理念和認真對待工作的態度。
3.4 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管理
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在會計核算工作上也會有所差別。所以,在企業會計核算中,要確定一個準確的會計核算對象。不僅要適合企業生產技術與生產組織的特點。還要滿足企業對于加強會計核算的管理需要,用適合的方法進行核算。對于生產的不同產品的種類和規格,應該運用系數法核算出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成本,并運用適當的方法把它們分別計算。對于種類較多的副產品,也可以把它們按照種類的不同分別計算。在成本核算中,對于成本要有一個戰略管理,也就是成本的發展要適合產品在市場的需求。
4 結束語
企業會計核算方式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在企業會計核算中如何有效節省企業的成本,是每一個企業目前研究的重要內容,所以我們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加強優化企業會計核算的方法與措施,提出科學有效的對策,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這樣才有利于企業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才能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蓮鴻.淺析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財務與會計,2012.12.
[2]郭峰.如何處理會計核算中常見的弊端[J].財經界(學術版),2010.1.